菌根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36016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根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属于菌根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的工业产品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其生产工艺为:在室温下处理共生粘土使其适于真菌培养,将待繁殖的丛根真菌接种于共生粘土后,放入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在地下一起跟主植物种子混合,通过施肥与浇水,繁殖出大量菌菇,通过调节形成孢子,用湿筛法分离并制成工业品;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植树造林,可以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促进植被恢复,同时应用于重新造林、林地改建、土地改用、问题地点种植和有价值树木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根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菌根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菌根 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菌根是土壤中植物根系和真菌形成的一种共生联合体。根据统计地球上大约有 90%的高等植物与菌根真菌(简称菌根菌)形成共生关系。在这一共生关系中,植物为菌 根菌提供碳水化合物,而菌根菌则通过其庞大的菌丝网络提高植物对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吸 收。菌根菌与植物之间建立相互有利、互为条件的生理整体,并各有形态特征,这是真核生 物之间实现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菌根的作用主要是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 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菌根菌菌丝体既向根周土壤扩展,又与寄主植物 组织相通,一方面从寄主植物中吸收糖类等有机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又从土壤 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植物。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简称AM真菌,它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 最广泛的一类真菌,至少可以与200个科的20万个种以上的植物行共生生活。现有技术大 多能人工培养出AM真菌的菌根,但是其孢子制成工业品的工艺,文献中并未报告。若制成 工业品,则保存方便,增产并提高品质。现有的有关菌根的文献和专利的报道可以大致概括为(1)某一种真菌的菌根培 养及培养出相应产品的有针对性的应用,如申请号为02159722. 7,名称为“生产丛枝菌根真 菌菌剂的方法”;(2)人工培养出一种真菌的菌根,应用到某一种特定的领域中,如申请号为 200310123406. 0,名称为“应用菌根技术恢复金属尾矿植被的方法”;(3)有关如何培养人工 菌根的一些改进方法,如很多专利文献公开的有关培养基的改进,提取方法的改进,检测方 法的改进等等。在公开的文献中也存在相应的缺陷,如(1)针对性过强,只是公开了一种真菌制 成菌根的方法,并且这种菌根应用在一种特定的
的应用,兼容性不高,产品作用比 较单一;(2)对市面上已经培养出的菌根应用到新领域的局限性较大;(3)很多菌根产品都 是生产出液体产品,由于液体产品容易被污染,不适合大量的工业生产。根据上述的文献报道,如果能生产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菌根固态工业品,并且应用 在某一领域的各个方面,则适合大量生产,应用性和市场推广型极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根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 的应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菌根制成固态工业品,可以包装使用,外观颜色纯正,无杂菌 污染;并且解决了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问题,包括重新造林、林地改建、土地改用、问题地 点种植和有价值树木复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菌根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 的(1)在温度为15-22°c,相对湿度为60% -70%的条件下进行粘土的扩大,使粘土 大小达到2-4mm,并放入培养基中,室温安放;将待繁殖的AM真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同所述培养后的AM真菌进行混合,再与主植物种子一 起播种于地下,使菌菇繁殖;(2)对生长的植物进行施肥与浇水,使植物根穿透了扩大后的粘土,也把菌菇扩散 到整个生长的植物根部,达到菌菇的最佳繁殖后,通过改变培养方法使植物死去,菌菇在粘 土的坳里形成真菌孢子;(3)采用湿筛法从粘土中分离出真菌孢子,分离后的粘土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真 菌孢子制成颗粒状,包装制成固态工业品。所述培养基为泥碳沙土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和所述粘土的质量比为1 1。所述感染性粘土是酸碱度控制在pH值是5-7,湿热灭菌1-2小时后形成的粘土。所述菌菇的最佳繁殖,是通过控肥、控水和杀虫除草的调节,在播种3-4个月后, 达到的菌菇一种状态。所述通过改变培养方法使植物死去是通过调节浇水的次数实现的。所述湿筛法筛选出来的真菌孢子pH值控制在5-7。所述分离后的粘土内含有细小的树根,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将所述分离后的粘 土在15%的含水率下烘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广泛使用,无局限性,而且是固态工业品,适合大量生产,浓缩度高,菌种犯罪 体数量累计速度高,侵染率中等,产品纯净;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在植树造林中,重新造林、 林地改建、土地改用、问题地点种植和有价值树木复生都可以使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和在植树造林上的应用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在温度为15°C,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粘土的扩大,使粘土大小达到 2mm,并放入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调节使泥碳沙土培养基和所述粘土的质量比为1 1,室温 安放;将待繁殖的AM真菌菌种接种于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粘土的酸碱度控制在 PH值是5,湿热灭菌1小时,形成感染性粘土 ;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同所述培养后的AM真菌进行混合,再与主植物种子一 起播种于地下,使菌菇繁殖;(2)对生长的植物进行施肥与浇水,使植物根穿透了扩大后的粘土,也把菌菇扩散 到整个生长的植物根部,通过控肥、控水和杀虫除草的调节,在播种3个月后,达到菌菇的 最佳繁殖后,通过调节浇水的次数从而改变培养方法使植物死去,菌菇在粘土的坳里形成 真菌孢子;(3)采用湿筛法从粘土中分离出真菌孢子,分离后的粘土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真菌孢子制成颗粒状,包装制成固态工业品。其中湿筛法筛选出来的真菌孢子PH值控制在5 ; 分离后的粘土内含有细小的树根,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将所述分离后的粘土在15%的含 水率下烘干。实施例2(1)在温度为22°C,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粘土的扩大,使粘土大小达到 4mm,并放入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调节使泥碳沙土培养基和所述粘土的质量比为1 1,室温 安放;将待繁殖的AM真菌菌种接种于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粘土的酸碱度控制在 PH值是7,湿热灭菌2小时,形成感染性粘土 ;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同所述培养后的AM真菌进行混合,再与主植物种子一 起播种于地下,使菌菇繁殖;(2)对生长的植物进行施肥与浇水,使植物根穿透了扩大后的粘土,也把菌菇扩散 到整个生长的植物根部,通过控肥、控水和杀虫除草的调节,在播种4个月后,达到菌菇的 最佳繁殖后,通过调节浇水的次数从而改变培养方法使植物死去,菌菇在粘土的坳里形成 真菌孢子;(3)采用湿筛法从粘土中分离出真菌孢子,分离后的粘土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真 菌孢子制成颗粒状,包装制成固态工业品。其中湿筛法筛选出来的真菌孢子PH值控制在7 ; 分离后的粘土内含有细小的树根,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将所述分离后的粘土在15%的含 水率下烘干。实施例3(1)在温度为19°C,相对湿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粘土的扩大,使粘土大小达到 3mm,并放入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调节使泥碳沙土培养基和所述粘土的质量比为1 1,室温 安放;将待繁殖的AM真菌菌种接种于泥碳沙土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粘土的酸碱度控制在 PH值是6,湿热灭菌2小时,形成感染性粘土 ;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同所述培养后的AM真菌进行混合,再与主植物种子一 起播种于地下,使菌菇繁殖;(2)对生长的植物进行施肥与浇水,使植物根穿透了扩大后的粘土,也把菌菇扩散 到整个生长的植物根部,通过控肥、控水和杀虫除草的调节,在播种4个月后,达到菌菇的 最佳繁殖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根工业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的:(1)在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粘土的扩大,使粘土大小达到2-4mm,并放入培养基中,室温安放;将待繁殖的AM真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将感染性粘土作为起发点,同所述培养后的AM真菌进行混合,再与主植物种子一起播种于地下,使菌菇繁殖;(2)对生长的植物进行施肥与浇水,使植物根穿透了扩大后的粘土,也把菌菇扩散到整个生长的植物根部,达到菌菇的最佳繁殖后,通过改变培养方法使植物死去,菌菇在粘土的坳里形成真菌孢子;(3)采用湿筛法从粘土中分离出真菌孢子,分离后的粘土保存为菌菇的一部分,真菌孢子制成颗粒状,包装制成固态工业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