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高才专利>正文

一种植树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91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植树造林的新方法,通过将人口所产生的垃圾运送至荒山,挖约2m↑[3]的坑用垃圾做底肥,把难腐易腐大小搭配混合搀杂的垃圾合理填埋,沃土垫基种植树木,用混杂污浊水适量浇灌所种植树木,达到涵养水源,将地球上各类物质合理有效的充分利用的目的,以顺应发展,使水体、空气、环境污染的根源被截断,使其得到净化;同时把垃圾变废物为宝物,全面收积归顺树木转化,粪便易腐污物浊水归顺农作物转化;通过植树造林把一切荒废地域恢复生机,相应增加了土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持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的植树造林新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人类生活垃圾通常都是通过露天焚烧法、填埋法、堆集法、倾倒江河湖海法、资源化法、焚烧炉法、遗体火化法等五花八门的^L术来消除;人所排泄的粪便污物浊水都是由管道引入化粪池,经各种技术的污水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进行分化,造成各动静水体混杂污浊恶臭,环境污染后又大量使用系列化学药剂来消毒杀菌,除臭灭迹,强行搬迁、罚款、减排等各式各样的技术方法来处理;农作物的肥料主要依靠无机化学肥源,而大量有机肥料的使用造成了土壤的污染,诸如此类的做法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差。而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在于人类错误的把一切垃圾粪便污物浊水、有机肥源都统统当做既脏又臭完全无作用的废物,作为有毒有害的祸根来横加处置,反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并加大力度来彻底清除消灭,纯属颠倒是非。物质能量泛滥成灾造成环境污染后,通过大量使用系列化学药剂来解除,反而造成环境毒化对生命的毒害,犹如饮鴆止渴。在破坏毒化污染生态环境和消灭物质能量的同时,用来源有限的无机化学肥源取代来源无限的有机肥源,既导致生物链脱节失调紊乱又断绝了植物的养料来源。因而尽管古今中外植树造林群众性运动和植树节蓬勃开展,飞机大面积播种却不见大片森林出现,.反而森林面积却从原有约80亿公倾减至20亿公倾,并且每年还以12万公倾的速度消失。随着森林消失出现的严重问题有(1)沙漠化逐增现约占陆地1/4,并以每年约6万公倾增加;(2)土地农田缩减每年损失耕地21万公倾,地球上物质能量唯一来源的通道被阻截,转化功能组织机制网络瘫痪破碎,使整个生态环境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3)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目前地球上每年约有二万个生物物种灭绝,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形成速度的100万倍,物种开始大量灭绝无疑是给人类敲响了面临生死存亡的 一记警钟。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经济发展目标现已造成地球上生态严重失 衡,环境污染日趋恶化、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酸雨普降、空气污染、人口逐 增、森林锐减、沙化逐增、田地缩减、淡水短缺、物种灭绝、能源资源枯竭、 矿产毁于一旦、化学公害、海洋毒化、生态的、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经济等 等成千上万的重大问题不断涌现的恶果,归根结底是人类倒行逆施、反逆生态 法导致的结果。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解决目前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建立和谐的人类 生活环境的植树造林新方法,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树造林新方法,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将人口所产生的垃圾运送至荒 山,挖约2n^的坑用垃圾做底肥,把难腐易腐大小搭配混合搀杂的垃圾合理填 埋,沃土垫基种植树木,用混杂污浊水适量浇灌所种植树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垃圾混合填埋作为植树造林的养分肥料, 同时用污浊水浇灌树木提供树木前期生长所需的养料,解决了目前人类通过倾 倒、焚烧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性影响,消除了通过化学方法治理污染所带 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大面积植树造林能有效净化水源、净化空气,通过增加森 林覆盖率使是生态环境朝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生态环境顺势相生示意图。 图2是目前生态环境逆势发展示意图。图3是生态平衡原理图,其中实线代表相生,虚线代表相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l所示,纵观人类发展,总结得出影响生态平衡关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为人口、垃圾、荒山、树木、水源五大事物。本专利技术中将这五大事 物根据各自特性、作用、功能、位置诸多方面融会贯通,按顺势和逆势的方向依次排列,按照逆势方向排列则形成如图2所示的具有破坏性的逆势发展图, 按照顺势方向排列则形成如图3所示的顺势连环锁控强化机制图。 逆势相克示意图Z^人口 ^^树木^t立圾A水源A荒山A人口即人口克树木,树木克垃圾,垃;及克水源,水源克荒山,荒山克人口,人 口.......都是相克的关系。相克就是相互制约、克化、克制、遏止的意思,因为有相克关系存在,五大事物自身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限制,地球上一切生物和 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都要受到限制约束。顺势相生示意图=t人口^>垃圾J荒山i^树木M^水源JiiVv口即人口产生垃圾,垃圾改变荒山,荒山种植树木,树木涵养水源,水源造 化人口,人口......都是相生的关系。相生就是相互促进,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意思,因为有相生关系存在,五大事物与万物都才能绵绵不绝运动、生化、 转化,地球上一切生物和人类都才能相互依靠永续生存繁衍。该顺势图通过生物的同化作用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地球上物质能量惟 一来源的新陈代谢与陈腐转新的交替转化变换,协调互补,周而复始,从而使 生命流生生不息万代永存。地球上的生物除原始构造形成外,其他物质能量的 唯一来源,只能是依靠植物接收太阳能转化形成。无论是远古时代由生物体演 化而来的煤碳、石油、天燃气,还是当今人类和一切生物统统都是植物的产物。 植物在接收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同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 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养料及微量元素,累积贮存在机体中。植物属腐生就是以 腐殖质为生,植物特性在于能把有毒害物质转变成无毒害物质,把无生命力的 事物转生成有生命力的事物,把有效范围内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转变成自身的 机体,释放出新鲜氧气和物质能量,因此植物就是地球上物质能量唯一来源的 陈腐转新的转化器。生物都是物质能量的载体,显然在图1中可以清楚看出污 染物质和一切垃圾、机体残骸粪便污物浊水一律都是植物的食物或肥料,是植物来源无限的有机肥源。在强化机制作用下引起五大事物直接与间接的微弱变 化,就能引起复杂的生态环境各组织功能、机制网络一连串的良性转变,引起水圏、大气圈、岩石圏、生物圈四大圈阈的巨大变化,连锁反应;可以实现以 小治大、以弱治强、以一持万,促使万事万物归顺还原,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 环境改恶性变良性的方向发展,无限良性循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环锁控强化机制如图3所示,由人口、垃圾、荒山、树木、 水源五大事物构造成。具体是将人口所产生的垃圾运送至荒山,因地制宜挖深 度为1.5-2m体积约2m3的坑用垃圾做底肥,把难腐易腐大小搭配混合搀杂合理 填埋,沃土垫基种植树木,用混杂污浊水适量浇灌;其中垃圾是树木来源无限 的有机肥源,树木是物质能量陈腐转新的转化器。釆用此法垃圾逐渐发酵腐烂成腐殖质,土壤疏松、肥沃、保墒、增加各种 成份养料及微量元素,固体垃圾转化液体和气体都不会外泄流失,都被树木根 系群层层包围,延伸消化吸收强行转化成树木,再常用混杂污浊水适量浇灌, 为树木幼苗时期提供充足富裕的养份和宽松助长极有力的条件,促使树苗茁壮 成苗长成粗壮高大阔的树木,形成林网后就有了预防抵御自然灾害和养料自给 自足的能力,机体残骸枯枝花果落叶归根,迅速转变成森林植被,释放出新鲜 氧气和物质能量,涵养水源,充裕的淡水资源就造化了人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人口是指地球上的所有人;垃圾是指人和自然所产生的一切 垃圾,包括工农业、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遗物、有机物、混杂物、毒害物、机 体残骸、腐朽烂物、粪便、泔脚、冲洗刷的臭污水、污泥浊水等;荒山是指石 山、荒漠、盐碱地、沟壑、荒岛、逶迤漫长海岸线,凡失去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口所产生的垃圾运送至荒山,挖深度为1.5-2m体积约2m↑[3]的坑用垃圾做底肥,把难腐易腐大小搭配混合搀杂的垃圾合理填埋,沃土垫基种植树木,用混杂污浊水适量浇灌所种植树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才
申请(专利权)人:徐高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