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利荣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低阻力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867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低阻力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胶塞,推杆由本体和用于安装胶塞的安装头构成,胶塞内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头的空腔,所述胶塞的空腔沿推杆轴向方向呈中间大两头小,安装头上下两头的直径略大于空腔两头的直径,胶塞安装在推杆上后,安装头与胶塞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还留有空间,胶塞可沿推杆轴向方向相对于推杆前后滑动,胶塞顶部略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背,所述胶塞的外圆周面上一体成型有二道密封环,密封环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使得胶塞的纵截面外侧的四个角部都呈尖角状。采用这种结构的注射器,摩擦阻力降低到0.05(牛顿),从而达到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实践表明:该低阻力注射器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不合格率不到万分之一,适宜于大规模地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注射器,特别是一种能减小注射器针筒内壁与在其内 滑动的活塞之间摩擦阻力的一种低阻力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用具,尤其是在麻醉穿刺领域,已知的硬膜外麻 醉穿刺包至今还在使用着玻璃注射器,其注射筒体由玻璃制成,这种玻璃注射器的缺点是 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推杆因为是磨砂的,玻璃屑清洗不尽,铜芯失圆,就会产生漏液,造 成使用不理想,如果注射筒体采用其它材料替代,为了防止活塞周围的泄漏,得到一个良好 的防漏密封效果,活塞必须抵压筒体内壁,如果筒体与活塞过盈量过大就会影响滑动性能, 活塞就难于在筒体内自由移动,操作者须用较大的力才能使活塞移动,过盈量小的话就会 渗漏,麻醉穿刺要求滑动性能在0. 2牛顿以下,如何减小注射器筒体内壁与在其内滑动的 活塞之间在0. 2牛顿以下摩擦阻力的问题,成为现在注射器构造设计的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使用润滑剂来减小活塞与筒体内壁之间摩擦阻力,普遍使用的一种润滑 剂为硅油,但使用这种润滑剂并不受欢迎,因为这种润滑剂会弥散或溶解在药液里,从而使 药液受到污染,因此人们曾尝试探索不用润滑剂而注射器仍能防漏并使活塞容易滑动的方 法,这种尝试包括用各种不同的活塞外形,例如在活塞上设有一条或多条在筒体内向前或 向后伸出的肋,借以减少在活塞与筒体内壁之间接触面,达到减小其间摩擦阻力的目的。又 如中国专利95193831. 2 (公开号CN1152882A,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公开了一种 “低阻力注射器”,该注射器的活塞杆可使活塞变形,使其径向壁从筒体内壁上拉开,从而减 少活塞和筒壁之间的摩擦,但这些注射器均不能随筒体内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活塞和筒壁 间的密封度,不能有效降低活塞和筒壁之间的摩擦阻力,达不到较理想的效果。本技术 人申请的名称为“低阻力注射器”(专利号200510060714. 2),这种注射器与现有注射器活 塞相比,其灵敏度较高,筒体内压力一有变化,密封圈就会挤开涨大或回弹缩小,既保证了 密封圈与注射筒体内壁密封、不泄漏,又同时降低密封圈因受挤压与注射筒体内壁间产生 的摩擦阻力,从而达到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但这种注射器对模具精度要求较高,橡胶硫 化生产工艺难度较大,在摩擦阻力0. 1(牛顿)时产品的不合格率达万分之一以上,达不到 行业标准,无法大规模地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随筒体内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活 塞和筒壁间的密封度,有效减小活塞与注射筒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仍能保持与筒体 内壁密封的低阻力注射器。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阻力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胶塞,推杆由本体和用于安装胶塞的安 装头构成,胶塞内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头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的空腔沿推杆轴向方3向呈中间大两头小,安装头上下两头的直径略大于空腔两头的直径,胶塞安装在推杆上后, 安装头与胶塞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还留有空间,胶塞可沿推杆轴向方向相对于推杆前后滑 动,胶塞顶部略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背,所述胶塞的外圆周面上一体成型有二道密封环,密封 环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使得胶塞的纵截面外侧的四个角部都呈尖角状。所述胶塞空腔的高度略高于安装头的高度,推杆的安装头与本体之间也留有胶塞 滑动的间隙。所述胶塞空腔的纵截面为中间大两头小的腰圆形。所述安装头的纵截面大致呈工字形。所述胶塞外圆周面上的二道密封环与针筒过盈配合,静态时过盈量为8-12丝。采用这种结构的注射器,一方面它与针筒体内壁间的接触面较小,另一方它与针 筒体内壁间的接触面会随针筒体内空气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其灵敏度较高,筒体内压力一 有变化,胶塞就会挤开涨大或回弹缩小,既保证了胶塞与针筒体内壁密封、不泄漏,又同时 降低胶塞因受挤压与针筒内壁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降低到0. 05(牛顿),从而达到 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实践表明该低阻力注射器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不合格率不到万分 之一,适宜于大规模地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胶塞的纵截面视图;图3为抽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注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新型低阻力注射器,包括针筒(1)、推杆(2)、胶塞(3),推杆(2)由 本体和用于安装胶塞的安装头(211)构成,胶塞(3)内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头(211)的空腔 (311),胶塞(3)的空腔(311)沿推杆⑵轴向方向呈中间大两头小,参见图2,由图2可知 胶塞空腔(311)的纵截面(沿推杆轴向方向)为中间大两头小的腰圆形。安装头(211)上 下两头的直径略大于空腔(311)两头的直径,胶塞(3)安装在推杆上后,安装头(211)与胶 塞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还留有空间,胶塞(3)可沿推杆轴向方向相对于推杆前后滑动,设计 时胶塞空腔(311)的高度略高于安装头(211)的高度,推杆的安装头(211)与本体之间也 留有胶塞滑动的间隙,胶塞(3)顶部略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背(4),胶塞的外圆周面上一体成 型有二道密封环(5、6),密封环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使得胶塞(3)的纵截面外侧的四个角 部都呈尖角状(7)。胶塞外圆周面上的二道密封环(5、6)与针筒过盈配合,静态时过盈量为 8-12 丝。在静止状态时,胶塞(3)与针筒内壁的接触面为最小值,其过盈量为10丝,此时 推杆的安装头(211)位于胶塞(3)的中心位置(参见图1),抽液时推杆后拉,在负压的作 用下,胶塞⑶向前运动,安装头(211)位于胶塞(3)的下方(参见图3),由于胶塞(3)的 空腔(311)沿推杆(2)轴向方向呈中间大两头小,推杆的安装头(211)由内向外挤压胶塞4(3),使得胶塞下面一道密封环(6)的尖角(7)与针筒内壁的接触面加大,胶塞(3)的过盈 量增大,过盈量可达到70丝以上,可有效防止注射液泄漏,随负压值的减小,胶塞(3)向后 运动,胶塞回弹,与针筒体内壁间接触面减小,与针筒内壁间的摩擦阻力也减小;注射时推 杆前推,在正压的作用下,胶塞(3)向后运动,安装头(211)位于胶塞(3)的上方(参见图 4),推杆的安装头(211)由内向外挤压胶塞,使得胶塞上面一道密封环(5)的尖角(7)与针 筒壁的接触面加大,胶塞的过盈量增大,过盈量可达到70丝以上,同时胶塞的拱背(4)也被 压直往四周挤开,进一步加大密封环的尖角(7)与针筒内壁的接触面,随筒体内空气压力 降低,胶塞回弹,与针筒内壁间接触面减小,与针筒内壁间的摩擦阻力减小,用该种胶塞与 现有注射器胶塞相比,一方面它与针筒体内壁间的接触面较小,另一方它与针筒体内壁间 的接触面会随针筒体内空气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其灵敏度较高,筒体内压力一有变化,胶塞 就会挤开涨大或回弹缩小,既保证了胶塞与针筒体内壁密封、不泄漏,又同时降低胶塞因受 挤压与针筒内壁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该从而达到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实验表明注射器 起始力达到0.2N(牛)最小力0.1N(牛),平均力0.15N(牛)。注射器在300Kpa液压(30 秒),不产生水滴泄漏。为了使作为活塞用的胶塞调节的灵敏度加强,设计时安装头(211)的纵截面大致 呈工字形(参见图5),使得推杆的安装头(2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低阻力注射器,包括针筒(1)、推杆(2)、胶塞(3),推杆(2)由本体和用于安装胶塞的安装头(211)构成,胶塞(3)内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头(211)的空腔(31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的空腔(311)沿推杆轴向方向呈中间大两头小,安装头(211)上下两头的直径略大于空腔两头的直径,胶塞(3)安装在推杆上后,安装头(211)与胶塞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还留有空间,胶塞可沿推杆轴向方向相对于推杆前后滑动,胶塞顶部略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背(4),所述胶塞的外圆周面上一体成型有二道密封环(5、6),密封环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使得胶塞的纵截面外侧的四个角部都呈尖角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利荣
申请(专利权)人:余利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