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暑降温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72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暑降温茶,属人体饮用茶领域,包括:麦冬、沙参、五味子、银花、薄荷、桔梗、石斛、干青果、胖大海、山楂、白茅根、淡竹叶、甘草中药材混合组成。本防暑降温茶具有明显的养阴清热、生津润喉、清利湿热、益气、生津止渴、防暑降温之功效。能及时补充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和柠檬酸、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等有机成分。具有清凉润喉、酸甜爽口、无毒副作用、存放时间长等特点。本品剂型为袋泡茶,携带方便,清洁卫生,寓防暑降温于日常饮水之中,饮用方便,具有冷饮热饮均可,可反复冲泡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饮用茶,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暑降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中暑是由于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大量出汗,微量元素随汗排出体外,体液减少,造成头晕、心慌、口渴进而发生中暑甚至危及生命的病症。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伤津,令人咽干口燥,烦热多饮;二是夹湿,令人胸闷、脘痞、身重;三是伤气,令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故治疗和预防暑热,除多饮水外,当以清热利湿、养阴益气为大法,所以,防暑降温最有效的方法除多喝水外,还需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因此,冰糕、汽水、饮料都不可能满足机体的这一需要,且这些饮料中多含有防腐剂、色素等化学成分,大量饮用对人体易产生副作用,而根据清热生津的原则由银花、薄荷、麦冬、大海、青果、山楂组成的一般防暑降温饮料,均忽略了暑邪伤气、夹湿的主要特点,致使暑邪所致的正气耗散,倦怠乏力,湿困脾胃、腹胀等常见症状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即使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生脉散”也同样存在着生阳助火之弊,与清暑的大法相违,不利防暑降温之需要。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养阴清热、生津润喉、清利湿热、益气的防暑降温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暑降温茶,包括:麦冬沙参五味子银花薄荷桔梗石斛干青果胖大海山楂白茅根淡竹叶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牧陈家骅刘芳田李金龙李斯宁李兴芳王跃华张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铁路分局济南西铁路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