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629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所述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对应相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电池的蓄电量充足,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长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蓄电池总成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 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 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1. %的稀硫酸作电解质。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 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 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总成,结构设计合理,电池的蓄电量充足,蓄 电池的使用寿命增长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 件,所述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对应相 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的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结构 设计合理,电池的蓄电量充足,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长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1,电池壳体1内设置有正极板组 件2、负极板组件3,正极板组件2、负极板组件3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4、负 极接线柱5对应相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 6,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7。权利要求1. 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 柱对应相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所述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对应相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电池的蓄电量充足,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长了。文档编号H01M2/36GK201898177SQ201020262188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海涛, 吴用 申请人:马鞍山市海鹰蓄电池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总成,包括有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组件、负极板组件分别与电池壳体的上端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对应相连,蓄电池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涛吴用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海鹰蓄电池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