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荣璋专利>正文

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5507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包括有一定子部与一转子部,定子部为中空环状结构,且具有多个用以缠绕线圈的凹槽,而该凹槽为斜向设计,且区分有多个凹槽组,各凹槽组分别具有多个凹槽,用以缠绕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转子部设置于定子部内,且转子部的表面环设有多个磁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子部的凹槽为斜向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启动容易,可改善传统因为磁铁对定子吸磁,造成启动不易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发电机的结构包括有转子部及定子部,其发电原理是在一定子部缠绕有线圈,并 在转子部装有多个磁铁,然后以一外力驱动转子部旋转,使发电机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而输出电力。然而,在传统的发电机结构上,其定子部上所设置用以缠绕线圈的凹槽为纵向的 设计,且传统的绕线方式大多为波绕、迭绕或是蛙腿绕。因此,位于转子部上的磁铁对于线 圈具有较大吸磁的磁力,造成启动时必须以较大的转矩才能驱动转子旋转而产生感应电动 势。而如何有效降低转子部启动时的转矩,成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公知的发电机所衍生的问题及不足,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 良ο本技术的设计人鉴于上述发电机所衍生的各项问题及不足,乃亟思加以改良 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凭借本技术将定子 部的凹槽改以斜向的设计,以减少转子部的磁铁对定子部的线圈的吸磁,以减低转子部的 启动转矩。可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包括有一定子部及一转子 部;该定子部为中空环状结构,具有多个用以缠绕线圈的凹槽,该转子部设置于该定子部 内,且该转子部设置有多个磁铁,其中该定子部的多个凹槽以斜向的设计,且区分有多个 凹槽组,用以缠绕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各凹槽组分别具有多个凹槽,该第一线 圈是于任一凹槽组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该第二线圈是于该 第一线圈所缠绕的凹槽组的末二凹槽与次一凹槽组的前二凹槽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 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该第三线圈于该第二线圈所缠绕的凹槽组的末二凹槽与次一凹 槽组的前二凹槽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较佳地,该转子部的表面环设有多个磁铁容置槽,多个磁铁设置于该磁铁容置槽。较佳地,该转子部的中心位置处具有一转轴插置孔,并在该转轴插置孔周侧具有 多个穿孔。当本技术于实施时,是以一外力驱动转子部旋转,则由设置于转子部表面的 多个磁铁与定子部的线圈相互激磁,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经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由于本技术的定子部上所设置的凹槽是 以斜向的设计,并配合本技术的定子部的绕线方式;由此,可以有效降低转子部的磁铁 对线圈吸磁的磁力,使本技术的转子易于启动,有效改善了传统因为磁铁对线圈吸磁的磁力过大,造成启动不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本技术的结合示意图;图3显示本技术的绕线示意图;图4显示定子部的凹槽组的示意图;图5显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_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1-定子部;11-凹槽;12a、12b、12c、 12d、12e、12f-凹槽组;2-转子部;21-转轴插置孔;22-穿孔;23-磁铁容置槽;3a_第一线 圈;3b-第二线圈;3c-第三线圈;4-磁铁;5-转轴;51-叶片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方便了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 够更为显现,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其显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低风速启动 风力发电机100包括一定子部1与一转子部2,定子部1为中空环状结构,且定子部1具有 多个凹槽11,用以缠绕线圈,且该多个凹槽11以斜向设计;转子部2设置于定子部1内,且 该转子部2的中心位置处具有一转轴插置孔21,并在转轴插置孔21周侧具有多个穿孔22, 而在转子部2的表面环设有多个磁铁容置槽23,用以设置磁铁。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5,图2显示本技术的结合示意图,图3显示本技术 的绕线示意图,图4显示定子部的凹槽组的示意图,图5显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 图。如图所示,当转子部2与定子部1结合时,将转子部2设置于定子部1内,定子部1的 凹槽11缠绕有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转子部2的多个磁铁容置槽23分 别设置有一磁铁4,用以在转子部2受驱动而旋转时,由磁铁4与定子部1的第一线圈3a、 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因相互激磁,使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因为激 磁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而在转子部2的转轴插置孔21插置有一转轴5,用以受外力驱动时, 带动转子部2旋转。当本技术在实施时,由一外力驱动转轴5旋转,由转轴5带动转子部2旋转, 使转子部2表面的磁铁4与定子部1的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相互激磁, 而使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且由第一线圈3a、第二线 圈3b与第三线圈3c将本技术所产生的电力与以导出。请再参阅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定子部1的绕线方式将凹槽11区分为多个凹槽 组 12a、12b、12c、12d、12e、12f,各凹槽组 12a、12b、12c、12d、12e、12f 分别具有四个凹槽 11。 当本技术在绕线时,将第一线圈3a于凹槽组12a绕两圈,然后间隔次一凹槽组12b之 后,再于次二凹槽组12c绕多圈之后,间隔次一凹槽组12d,再于次二凹槽组12e绕多圈之 后,从凹槽组12e末端导出。而第二线圈3b的绕线方式于凹槽组12a的末二凹槽11与凹 槽组12b的前二凹槽11绕多圈之后,间隔凹槽组12b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c的前二 凹槽11后,再于凹槽组12c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d的前二凹槽11绕多圈之后,间隔凹槽组12d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e的前二凹槽11,然后于凹槽组12e的末二凹槽11 与凹槽组12f的前二凹槽11绕多圈后,从凹槽组12f导出。而第三线圈3c的绕线方式系从凹槽组12b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c的前二凹 槽11绕复数圈的后,间隔凹槽组12C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d的前二凹槽11后,再于凹 槽组12d的末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e的前二凹槽11绕复数圈的后,间隔凹槽组12e的末 二凹槽11与凹槽组12f的前二凹槽11的后,再于凹槽组12f的末二凹槽11绕二圈的后, 从凹槽组12f导出。由于本技术的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的绕线为本技术 设计人所设计,故本技术设计人将此绕线方式命名为霍氏绕线法。其次,在图4的转轴5上具有一叶片结合部51,可供叶片(图中未表示)结合,而 叶片可受风力驱动旋转,而带动本技术产生感应电动势。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组12a、12b、12C、12d、12e、12f的凹槽11的数量为四个, 但是四个仅为实施方式的说明,使用者当可依照上述的数量而做其他改变。另外,虽然在图式中表示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缠绕于凹槽组 12a、12b、12C、12d、12e、12f的凹槽11时,分别于凹槽11缠绕两圈后,间隔次一凹槽组的后, 于次二凹组继续缠绕。然而,实际上实施时,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第三线圈3c分别 于凹槽组12a、12b、12c、12d、12e、12f的凹槽11缠绕多圈,而本技术的设计人为了使贵 审查员于审查时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第一线圈3a、第二线圈3b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风速启动风力发电机,包括有一定子部及一转子部;该定子部为中空环状结构,具有多个用以缠绕线圈的凹槽,该转子部设置于该定子部内,且该转子部设置有多个磁铁,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部的多个凹槽以斜向的设计,且区分有多个凹槽组,用以缠绕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各凹槽组分别具有多个凹槽,该第一线圈是于任一凹槽组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该第二线圈是于该第一线圈所缠绕的凹槽组的末二凹槽与次一凹槽组的前二凹槽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该第三线圈于该第二线圈所缠绕的凹槽组的末二凹槽与次一凹槽组的前二凹槽缠绕多圈,并间隔次一凹槽组,而缠绕于次二凹槽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荣璋
申请(专利权)人:霍荣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