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器,特别是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自动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的灌溉问题,由于绿化带为长带,采用喷、滴灌造价高,且 用人多,泵站多,投资大,因而建设维护费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维护费用低且节水、节能和节约人力的高 速公路绿化带自动给水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速公路绿化带自动给水系 统,其特征在于在高速公路的绿化带的地面内设有集雨槽,在绿化带两侧的路边石 外侧的高速公路面设有集雨池,此集雨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与所述路边石中的孔相通, 在绿化带的集雨槽两侧分别设有管,此管的两端分别与路边石中的孔和集雨槽的上部的 孔连通,设在绿化带植物根部的竖向的毛细给水器的下端与集雨槽的下部出水口连通, 所述毛细给水器由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组成,在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设有具 有吸水性能的纵向纤维束,所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 0.04mm的径向孔。所述纤维束为棉纤维束或者化学纤维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 较具有投资省、节能、节水和节省人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速公路绿化带自动给水系统示意图,图2 ...
【技术保护点】
高速公路绿化带自动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速公路的绿化带的地面内设有集雨槽,在绿化带两侧的路边石外侧的高速公路面设有集雨池,此集雨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与所述路边石中的孔相通,在绿化带的集雨槽两侧分别设有管,此管的两端分别与路边石中的孔和集雨槽的上部的孔连通,设在绿化带植物根部的竖向的毛细给水器的下端与集雨槽的下部出水口连通,所述毛细给水器由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组成,在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设有具有吸水性能的纵向纤维束,所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0.04mm的径向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夫,宋毅夫,刘战东,南纪琴,陈玉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宋毅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