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198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工程污水处理领域的源分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右侧后部设有进水管口,主箱体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口,主箱体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主箱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设置有轴端盖,主箱体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处设置有柱状转轴,柱状转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轴端盖连接,柱状转轴上固定有感流分离隔板,感流分离隔板在柱状转轴的带动下在主箱体内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且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工程污水处理领域的源分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式交 错流液-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环境保护污水处理领域中,常常将几种流量大小不同、水质不同的污水且不同 时排放的污水均排放至统一的调节池中混合,然后在进行处理。这种混合不仅造成处理难 度加大,处理成本上升且处理效果不稳定,不利于节能降耗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自动分离不同来源的污水,从而有效的减轻 后处理单元的水质负荷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右侧后部设有 进水管口,主箱体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口,主箱体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主箱体的顶 端和底端上分别固定有轴端盖,主箱体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处设置有柱状转轴,柱状转 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件分别与轴端盖连接,所述柱状转轴上固定有感流分离隔板, 感流分离隔板在柱状转轴的带动下在主箱体内转动。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伸入到主箱 体内并且调节杆的后端与所述感流分离隔板相抵靠,所述伸入到主箱体内的调节杆上设置 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感流分离隔板上,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紧固。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所述转轴连接件为球状滑轴或轴承。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在主箱体内且位于进水管口的内转角处 设置有导流板。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所述轴端盖通过多个端螺钉与主箱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所述感流分离隔板为弧形板、平板或折 板。本专利技术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水管口污水流 量的变化引起感流分离隔板冲力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分离挡板的位置角度,可以实现间歇 式不定期排放的两种污水的分离,从而有效的减轻后处理单元的水质负荷。弹簧能使分离 完成后的感流分离板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1、轴端 盖2和调节杆7,主箱体1的右侧后部设有进水管口 11,主箱体1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 口 12,主箱体1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 13,轴端盖2通过多个端螺钉21分别固定在主箱体 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在主箱体1内且位于进水管口 11的内转角处固定有导流板3,主箱 体1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 13处设有柱状转轴4,柱状转轴4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球状滑 轴5与轴端盖2连接,柱状转轴4上焊接有弧形感流分离隔板6,感流分离隔板6在柱状转 轴4的带动下在主箱体1内转动,调节杆7伸入到主箱体1内并且调节杆7的后端与感流 分离隔板6相抵靠,伸入到主箱体1内的调节杆7上固定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感 流分离隔板6上,弹簧8的另一端与调节杆7紧固。具体使用时,在轴端盖2、柱状转轴4和球状滑轴之间涂有润滑油,为了保持柱状 转轴4的灵敏度,主箱体1和轴端盖2构成了一个密闭液液分离装置,和在污水进入本分离 装置后,会给感流分离隔板6 —个压力,这样在不同冲力作用下,感流分离隔板6会出现转 动与不转动两种状态。当进水管口 11进入的A类污水流量较大时,水的流速也较大,冲力 也较大,感流分离隔板6在水流的冲力作用下与柱状转轴4 一起转动,感流分离隔板6下部 抵住导流板3下边沿,污水从大排放口排出;当进水管口 11进入的B类污水流量较小时,水 的流速也较小,冲力也较小,感流分离隔板6在水流的冲力作用下不会发生转动,污水从小 排放口排出,从而达到两种污水分类收集的目的。当进水管口 11进入的A类污水流量范围需要调大时,旋动调节杆7向内移动,与 调节杆7上的相连的弹簧8的弹性形变减小,此时,主排水管口 12排出的A类污水量增大, 同理,旋动调节杆7向外移动可减小主排水管口 12排出的A类污水流量的范围。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右侧后部设有进水管 口,主箱体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口,其特征在于主箱体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主箱 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固定有轴端盖,主箱体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处设置有柱状转轴, 柱状转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件分别与轴端盖连接,所述柱状转轴上固定有感流分 离隔板,感流分离隔板在柱状转轴的带动下在主箱体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伸入到主箱体内并且调节杆的后端与所述感流分离隔板相抵靠,所述伸入到主 箱体内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感流分离隔板上,弹簧的另一端与 调节杆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 连接件为球状滑轴或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箱体内且 位于进水管口的内转角处设置有导流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盖通 过多个端螺钉与主箱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流分离 隔板为弧形板、平板或折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工程污水处理领域的源分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右侧后部设有进水管口,主箱体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口,主箱体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主箱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设置有轴端盖,主箱体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处设置有柱状转轴,柱状转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轴端盖连接,柱状转轴上固定有感流分离隔板,感流分离隔板在柱状转轴的带动下在主箱体内转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且易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C02F1/00GK102050499SQ201010259650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周岳溪, 李楷, 杨利伟, 梁娟, 王海燕, 黄廷林 申请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隙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右侧后部设有进水管口,主箱体的左侧前部设有主排水管口,其特征在于:主箱体的前侧设有侧排水管口,主箱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固定有轴端盖,主箱体内部且靠近侧排水管口处设置有柱状转轴,柱状转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件分别与轴端盖连接,所述柱状转轴上固定有感流分离隔板,感流分离隔板在柱状转轴的带动下在主箱体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岳溪王海燕黄廷林杨利伟李楷梁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