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主要包括有主体(1)、密封圈(2)、压盖(3)、法兰短管(4)、长螺栓(5)、螺母(6),密封圈(2)设于主体(1)与压盖(3)的间隙之间,法兰短管(4)设于主体(1)下端,并穿过压盖(3),长螺栓(5)穿过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一端设有法兰,所述的密封圈(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长螺栓(5)为全螺纹,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分别设有相应的按圆周等分的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的新型的双法兰传力接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接头,尤其涉及到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管道接头有多种结构,其密封性能也各有优劣,其中一种 常用的管道接头,由主体和短管组成,两者之间采用圆形密封圈,在实际使用中极易因管道 间的伸缩位移变化导致密封失效,而圆形密封圈一旦老化失效,就无法进行修理,以致造成 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密封性能好的新型的双法兰传力接头。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主要包括有主体1、密封圈2、压盖3、法兰短管4、长螺栓5、 螺母6,密封圈2设于主体1与压盖3的间隙之间,法兰短管4设于主体1下端,并穿过压盖 3,长螺栓5穿过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 一端设有法兰,所述 的密封圈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长螺栓5为全螺纹,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分别 设有相应的按圆周等分的螺孔。在压盖3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栓7。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之间的配合面均为斜面结构。法兰短管插入主体内,并且有一定的位移量,通过压盖压住密封圈,使其密封,再 通过全螺纹长螺栓把法兰短管与泵、阀门等设备的法兰固定,合其成为一整体,可根据现场 安装尺寸进行调整,在工作时,可以把轴向力传递到整个管道,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 对泵、阀门等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压紧螺栓和压盖对密封圈施加适当压力,使梯 形密封圈产生变形,使之形成一定的密封比压,实现传力接头的密封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的新型的双法兰传力接 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主要包括有主体1、密封圈2、压盖3、法兰短管 4、长螺栓5、螺母6,密封圈2设于主体1与压盖3的间隙之间,法兰短管4设于主体1下端, 并穿过压盖3,长螺栓5穿过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 一端设有法兰,所述的密封圈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长螺栓5为全螺纹,主体1、压盖3、法兰 短管4分别设有相应的按圆周等分的螺孔。在压盖3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栓7。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之间的配合面均为斜面结构。法兰短管插入主体内,并且有一定的位移量,通过压盖压住密封圈,使其密封,再 通过全螺纹长螺栓把法兰短管与泵、阀门等设备的法兰固定,合其成为一整体,可根据现场 安装尺寸进行调整,在工作时,可以把轴向力传递到整个管道,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 对泵、阀门等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压紧螺栓和压盖对密封圈施加适当压力,使梯 形密封圈产生变形,使之形成一定的密封比压,实现传力接头的密封效果。权利要求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主要包括有主体(1)、密封圈(2)、压盖(3)、法兰短管(4)、长螺栓(5)、螺母(6),密封圈(2)设于主体(1)与压盖(3)的间隙之间,法兰短管(4)设于主体(1)下端,并穿过压盖(3),长螺栓(5)穿过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一端设有法兰,所述的密封圈(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长螺栓(5)为全螺纹,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分别设有相应的按圆周等分的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压盖(3)与主体(1)之 间设置有压紧螺栓(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其特征在于主体(1)、压盖(3)、法兰 短管(4)之间的配合面均为斜面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主要包括有主体(1)、密封圈(2)、压盖(3)、法兰短管(4)、长螺栓(5)、螺母(6),密封圈(2)设于主体(1)与压盖(3)的间隙之间,法兰短管(4)设于主体(1)下端,并穿过压盖(3),长螺栓(5)穿过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一端设有法兰,所述的密封圈(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长螺栓(5)为全螺纹,主体(1)、压盖(3)、法兰短管(4)分别设有相应的按圆周等分的螺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的新型的双法兰传力接头。文档编号F16L23/036GK201748073SQ201020259438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良伟 申请人:李良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