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宏生专利>正文

复方龙首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10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方龙首冲剂,由龙胆、制何首乌、泽泻、柴胡、栀子、香附、鳖甲、当归、赤芍、荔枝核、五灵脂、甘草十二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临床资料表明其总有效率达86.4%,痊愈率为40%,治本、治标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妇科常见致病菌如金葡萄、淋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同时具有抗炎、镇病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散结益阴、清而不过、补而不腻之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保健药品,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并对患者起保健作用的复方龙首冲剂。妇女慢性盆腔炎,为妇女常见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带下增多、色淡黄或呈血性、月经量增多、行经周期长、下腹部疼痛伴下坠感。本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妇女的健康与劳动力,甚至影响生育能力。所以,加强对妇女慢性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达到防病治病、保障妇女健康的目的,实为妇女保健之必须。西药抗菌素不独用于医治盆腔炎,对人体其它炎症亦有效,缺少针对性,长期施用会造成真菌感染,且不能治本,与中医所推崇的“扶正先祛邪,邪去正自安”“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基本法则不相同,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病症上效果不能达到期产值,易反复。本专利技术依照中医清源正本的基本思路,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清散为主,滋养为辅,清养结合,既清既养的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用于妇女盆腔炎病症的复方龙首冲剂。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邪内侵,导致湿热瘀毒、潴留下焦,日久则气血瘀滞、络脉失和甚至结成瘀块。故治疗需以行气活血、清利湿热着手,原则是扶正祛邪。依据中医辩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盆腔炎分为四型湿毒壅盛型(I)发热恶寒或不恶寒、头痛、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增多,色黄或赤白带下、质稠、秽臭,口干喜饮,恶心纳差,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燥结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湿热蕴结型(II)低热,神疲肢软,下腹胀痛,拒按,腰酸纳差肛门坠胀,带下黄稠有臭味,大便燥结或不爽,小便短赤或黄、舌质红,苔多黄腻,脉细数。气滞血瘀型(III)小腹隐痛或胀、刺痛,腰骶酸楚,经期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月经量多或痛经,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舌质稍暗、苔薄、脉弦略涩。阴虚血热型(IV)少腹坠痛,午后潮热,心烦,月经量少或闭经,或月经失调,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本专利技术以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清泻下焦湿热,作为方中之君药。以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又以泽泻利水渗湿,清利下焦湿热,共为方中臣药。另选柴胡以疏肝解郁,香附疏肝理气而共解下焦郁滞;用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选用鳖甲散结滋阴,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当归养血活血,赤芍凉血活血,五灵脂活血化瘀而清血分之热。柴胡、香附、荔枝核、鳖甲、制首乌、当归、赤芍、五灵脂等诸药疏畅气机、散结益阴、活血止痛,共为方中佐药。再取甘草调和诸药之功效,缓和龙胆草、栀子等苦寒之性,为方中之使药。诸药配伍,在清利下焦湿热、行气化瘀的同时,滋阴养血,清养结合,清不伤正、养不助邪,共凑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散结益阴之功效。本专利技术由龙胆泻肝汤、失笑散、柴胡疏肝散等传统配方经临床实践加减综合而成,其特征是所述复方龙首冲剂由龙胆、制何首乌、泽泻、柴胡、栀子、香附、鳖甲、当归、赤芍、荔枝核、五灵脂、甘草十二味中药组成,每单位冲剂按如下配比配制龙 胆 11.19% 制何首乌 7.46% 泽 泻 7.46%柴 湖 8.96% 栀 子 8.96% 香 附 8.96%鳖 鱼 8.96% 当 归 7.46% 赤 芍 11.19%荔枝核 7.46% 五灵脂 7.46% 甘 草 4.48%在后面将要提供的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资料表明,本专利技术对盆腔炎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86.4%,疗效满意,与所设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对不同证型均有疗效。冲剂对各型疗效依次是湿毒壅盛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阴虚血热型,其中对湿热蕴结型疗效尤佳。本专利技术从治本、治标两方面进行了药效学试验。治本作用中的抑菌试验选择妇科常致病菌5种金葡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厌氧的疮疤丙酸杆菌及白色念球菌进行液体试管抑菌试验,发现本专利技术对它们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1000,250,125,62.5及500mg/ml,进一步的杀菌试验证实,对大肠杆菌及疮疤丙酸杆菌具杀菌作用,最小杀菌浓度为500及125mg/gl。这为本专利技术临床辅助治疗盆腔炎症提供了依据。治本作用中的抗炎试验分别测试了复方龙首冲剂对急性及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的抑制作用。试验证实3g/kg(生药片)药物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急性炎性肿胀。抑制大鼠慢性琼脂性肉芽肿形成效果明显,在2g/kg及1.5g/kg的较低剂量下就可显效,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常伴有盆腔等部位血管慢性充血,为此我们还进行了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结果表明2.0及1.5g/kg药物可明显抑制醋酸性腹膜炎造成的炎性充血渗出。治标作用中的镇痛试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可能伴有慢性疼痛,我们进行了小鼠醋酸扭体试验,3.0g/kg及2.0g/kg剂量复方龙首冲剂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示本专利技术具有一定镇痛作用。治标作用中的免疫试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P.C.A)结果表明,3.0g/kg剂量复方龙首冲剂使试验中皮肤烂斑直径明显缩小。提示本专利技术可抑制这种由1gE介导的免疫反应。此外,3.0g/kg本品尚可增加正常小鼠脾指数。毒理学试验中的最大耐受量试验分别给小鼠及大鼠一次性灌胃复方龙首冲剂的浸膏75g/kg(生药计),相当于临床用量150倍,动物无任何毒性反应,故判定小鼠、大鼠对复方龙首冲剂的最大耐受量为75g/kg。毒理学试验中的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选用SD系大鼠连续灌胃复方龙首冲剂25g/kg或5g/kg3月,停药后检查,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各指标及病理学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提示本专利技术应用较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实施例1、在9380克所述冲剂中按如下组方和配比备料龙 胆 1050g 制何首乌 700g泽 泻700g柴 湖 840g栀 子840g香附(醋制)840g鳖 鱼 840g当 归700g赤 芍1050g荔枝核 700g五灵脂700g甘 草420g2、备料的前处理(1)将处方药材除去泥土杂质,切成饮片备用。(2)何首乌制法同九0片药典制何首乌。(3)鳖甲捣碎后投料。(4)五灵脂勿需粉碎。3、按图1示工艺流程操作4、制备工艺将处方药材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小时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50-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精3份,糊清1份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成湿粒,80℃干燥,整粒,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方龙首冲剂经湖北省中医附院、湖医大附二、省妇幼三医院试用于临床,并设花红片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总结,表明所述冲剂有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所选病例为经省中医附院、湖医大附二、省妇幼三大医院按照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筛选合格病例170例,其中门诊病例125例,住院病例45例,随机单盲分治疗组11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年龄22-45岁,对照组年龄20-42岁,治疗组病程为4天-7年,对照病程为2天-6年。治疗前后两组病例均查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一、治疗前两组证型构成比较及主要症状构成比较表1治疗前两组证型构成比较组别 I型 II型 III型IV型合计治疗组155034 11 110对照组1126201 60合计 267654 14 170经X2检查,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龙首冲剂,由龙胆泻肝汤、失笑散、柴胡疏肝散等传统配方经临床实践加减综合而成,其特征是:所述复方龙首冲剂由龙胆、制何首乌、泽泻、柴胡、栀子、香附、鳖甲、当归、赤芍、荔枝核、五灵脂、甘草十二味中药组成,每单位冲剂按如下配比配制: 龙胆 11.19% 制何首乌 7.46% 泽泻 7.46% 柴湖 8.96% 栀子 8.96% 香附 8.960% 鳖鱼 8.96% 当归 7.46% 赤芍 11.19% 荔枝核 7.46% 五灵脂 7.46% 甘草 4.4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宏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