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094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增密效果的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它包括由保温筒(5)组成的炉膛,保温筒(5)内设有主发热体(4),其特征是保温筒(5)内还设有辅发热体(3),辅发热体(3)内形成辅工作区(2),主发热体(4)与辅发热体(3)之间形成主工作区(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了增密炉增密质量,减小了增密炉内增密工件之间的质量特性值的差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具体地说是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材料,由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组成,具有密度低,比强度 高,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粉末冶金及太阳能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 泛。这种新材料通常先用碳纤维做成骨架,然后将其放进通入碳源气体的增密炉中,在高 温下碳源气体裂解产生热解碳,对骨架进行化学气相增密,使碳纤维骨架密度逐步增加而 成为碳/碳复合材料。目前,增密炉通常为圆型立式炉,炉内发热装置只有一个发热体, 该发热体也为圆筒形,位于耐火保温筒之中,工件放于发热体中间。增密炉工作时,主要 靠发热体发射的热辐射产生热量,保持炉内高温,以完成增密过程,较适宜的增密温度为 Iioo0C 士30°C。当炉膛直径较大时,炉内温度差别较大,一个炉膛内径为1米的增密炉,其 工作区中间区域的温度较工作区边缘的温度低150°C左右,这样,同一炉内的不同工件,由 于所处位置不同,其温度差异较大,增密效果就会不同,质量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影响了 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增密效果的化 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 置,它包括由保温筒组成的炉膛,保温筒内设有主发热体,保温筒内还设有辅发热体,辅发 热体内形成辅工作区,主发热体与辅发热体之间形成主工作区。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和辅发热体由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制成。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和辅发热体均为圆筒形。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与辅发热体的形状和耐火保温筒的形状还可以均为 方形、或方形与圆形、或圆形与方形组合。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有效减 少了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了增密炉增密质量,减小了增密炉内增密工件之间的 质量特性值的差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目前常用的圆型立式增密炉炉膛内的发热装置仅有一个发热体4,它 位于保温筒5之内,工件就放在工作区1。因工作区1中心区域的温度较工作区边缘的温度 低,这两个区域中所放置的工件的增密效果就会出现差异。由图2可知,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它包括由保温筒5组成的炉膛,保温 筒5内设有主发热体4,保温筒5内还设有辅发热体3,辅发热体3内形成辅工作区2,主发 热体4与辅发热体3之间形成主工作区1。辅发热体3的温控系统可独立于主发热体4,根 据情况独立地通电或断电,故炉膛的温度较为均勻,同炉工件的增密效果较为一致,工件的 质量特性值较为集中。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4和辅发热体3由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制成(本实 施例为碳/碳复合材料)。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4和辅发热体3均为圆筒形。本技术所述的主发热体4与辅发热体3的形状和耐火保温筒6的形状还可以 均为方形、或方形与圆形、或圆形与方形组合。权利要求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它包括由保温筒(5)组成的炉膛,保温筒(5)内设有主发热体(4),其特征是保温筒(5)内还设有辅发热体(3),辅发热体(3)内形成辅工作区(2),主发热体(4)与辅发热体(3)之间形成主工作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发热体(4)和 辅发热体(3)由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发热体 (4)和辅发热体(3)均为圆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发热体 (4)与辅发热体(3)的形状和耐火保温筒(6)的形状还可以均为方形、或方形与圆形、或圆 形与方形组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增密效果的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它包括由保温筒(5)组成的炉膛,保温筒(5)内设有主发热体(4),其特征是保温筒(5)内还设有辅发热体(3),辅发热体(3)内形成辅工作区(2),主发热体(4)与辅发热体(3)之间形成主工作区(1),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炉膛内工作区的温度差别,提高了增密炉增密质量,减小了增密炉内增密工件之间的质量特性值的差异。文档编号C04B35/83GK201626920SQ20102025919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廖寄乔, 王跃军, 邰卫平 申请人: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气相增密炉发热装置,它包括由保温筒(5)组成的炉膛,保温筒(5)内设有主发热体(4),其特征是保温筒(5)内还设有辅发热体(3),辅发热体(3)内形成辅工作区(2),主发热体(4)与辅发热体(3)之间形成主工作区(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寄乔王跃军邰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