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盘的挡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902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气泡被带到板面的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开设在漆盘上的进漆口和回漆口以及设置在漆盘中的挡泡板,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过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挡泡板下沿的通长的长方孔改为间隔布置的过孔,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了气泡被带到板面,从而提高了彩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彩涂过程中用到的漆盘,尤其涉及到漆盘的挡泡结构
技术介绍
彩涂时,在将油漆从漆桶用气泵打到漆盘时,会产生很多气泡。为此,目前的 漆盘,在漆盘中增加了挡泡板,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高度为30毫米的通长的长方孔。但 是,挡泡效果不理想,涂装后的板面产生浮色,影响彩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加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气 泡被带到板面的漆盘的挡泡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 开设在漆盘上的进漆口和回漆口以及设置在漆盘中的挡泡板,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一排 间隔布置的过孔。所述的过孔为方孔,方孔之间的间距与方孔的宽度相等。所述的进漆口和回漆口的直径相等,其截面积均为所述过孔的截面积的40 55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挡泡板下沿的通长的长方孔改为间隔布置的过 孔,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了气泡被带到板面,提高了彩涂效果。另外,通 过调整过孔的数量和排布,进一步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除此之外,通过调整过孔与进 漆口和回漆口的大小,减小过孔的高度,增大进漆口和回漆口的直径,使进漆口和回漆 口的截面积是过孔的截面积的40 55倍,更进一步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提高了彩涂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2中1、漆盘,11、前面板,111、进漆口,112、回漆口,2、挡泡 板,21、方形过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开设在漆盘1的前面板11 上的进漆口 111和回漆口 112以及设置在漆盘1中的挡泡板2,如图2所示,挡泡板2的 下沿开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方形过孔21,方形过孔21之间的间距与方形过孔21的宽度相 等,通常在8 12毫米之间,其高度在4.5 5.5毫米之间,进漆口 111和回漆口 112的直径为45 60毫米,并且,进漆口 111和回漆口 112的直径相等,其截面积均为方形过 孔21的截面积的40 55倍。 实际使用时,挡泡板2下沿间隔布置的方形过孔21以及方形过孔21的布置结构 和调整尺寸后的进漆口 111、回漆口 112与方形过孔21,都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 阻挡了气泡被带到板面,从而提高了彩涂效果。权利要求1.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开设在漆盘上的进漆口和回漆口以及设置在漆盘中的挡 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过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孔为方孔,方孔之间的间 距与方孔的宽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漆口和回漆口的直径相 等,其截面积均为所述过孔的截面积的40 55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气泡被带到板面的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开设在漆盘上的进漆口和回漆口以及设置在漆盘中的挡泡板,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过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挡泡板下沿的通长的长方孔改为间隔布置的过孔,增加了漆液的流动性,有效地阻挡了气泡被带到板面,从而提高了彩涂效果。文档编号B05C11/11GK102009029SQ20101025834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向东 申请人:张家港市新港星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漆盘的挡泡结构,包括:开设在漆盘上的进漆口和回漆口以及设置在漆盘中的挡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泡板的下沿开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新港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