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4438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若干双排针夹具体组与相应的传动丝杆和与传动丝杆连接的驱动装置,双排针夹具体组包括夹具体Ⅰ和夹具体Ⅱ,夹具体内设有传动丝杆,夹具体上设有夹具针,驱动装置包括外侧齿轮对和内侧齿轮对,外侧齿轮对的主动轮与伺服电机连接,从动轮设在传动丝杆Ⅰ的端部外侧,内侧齿轮对的主动轮设在传动丝杆Ⅰ的端部内侧,从动轮设在传动丝杆Ⅱ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夹具体的数量,进而增加了夹具体上的夹具针的数量,增加了一次加工的胚料数量,提高了生产率,同时,简化了多组夹具体的传动装置,降低了功耗,减少了产品的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超硬脆性材料的切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天然宝石、人造仿宝石、 立方氧化锆石、硅产品、水晶玻璃等的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超硬脆性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夹紧装置一般采用单排蜗轮蜗杆 旋转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820138436. 7、名称为一种磨抛加工设备的技术专利, 包括基座、两个支架、磨轮、抛轮、上主悬臂、下主悬臂,上主悬臂及下主悬臂与两个支架相 连一端设旋转装置,上下主悬臂结构一致,上主悬臂包括悬臂、夹具体,夹具体上设工装夹 具,工装夹具上设夹具针,上主悬臂上设丝杆I,悬臂一端设伺服电机II,伺服电机II与丝 杆I 一端相对应,两者之间设转向齿轮,夹具体下端设套筒并内置丝杆II,丝杆II一端设伺 服电机III,工装夹具内置螺母并内设丝杆III,丝杆II与螺母相配套,丝杆III 一端设伺服电机 I,夹具针根部与丝杆III接触,由于夹具体上的夹具针只有一排,一次加工胚料的数量不 多,生产率较低,同时,对装置的动力输入要求高,存在高功耗,低效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胚料加工数量少、设备功耗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 一种夹紧精确度高、胚料一次加工数量多、生产效率高和设备功耗低的超硬脆性材料工件 夹紧装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若干对双排针夹具体组与相应的传动丝杆和 与传动丝杆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双排针夹具体组包括夹具体I和夹具体II,所述夹具 体I内设有传动丝杆I,夹具体I上设有一排夹具针I,所述夹具针I的尾部设有螺纹,所 述螺纹与传动丝杆I的牙纹相吻合,夹具针I与传动丝杆I蜗轮蜗杆连接,所述夹具体II 内设有传动丝杆II,夹具体II上设有一排夹具针II,所述夹具针II的尾部设有螺纹,所述螺 纹与传动丝杆II的牙纹相吻合,夹具针II与传动丝杆II蜗轮蜗杆连接,双排针夹具体组的 使用使一次加工的胚料较多,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排针夹具体组为1 3组,可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多对双排针 夹具体组。作为优选,所述的夹具体I和夹具体II为镜向对称结构,夹具体I和夹具体II对 向锁紧连接并与所述的底板固定,夹具体I和夹具体II形成一个双排针夹具体组,简化了 夹具体的传动系统。作为优选,所述夹具体I内设有一侧开口的空腔,空腔两端设有丝杆定位座,所述 丝杆定位座与空腔相吻合,传动丝杆I设在丝杆定位座内,空腔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一 排上下对应的针孔,所述针孔与夹具针I相吻合,夹具体I两端的空腔侧面上设有紧固螺 孔,所述紧固螺孔内设有丝杆紧固螺栓,所述的丝杆定位座通过丝杆紧固螺栓与夹具体I连接,夹具体I的侧面还设有贯通的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设有对向锁紧螺栓,夹具体I与 夹具体II通过锁紧螺栓对向锁紧固定,夹具体的底部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底板上 的固定孔相对应,安装孔内设有固定螺栓,通过传动丝杆I和夹具针I的蜗轮蜗杆设计,使 夹具针I在相应针位上定位并旋转,完成夹具针I上的胚料的磨抛加工,通过丝杆紧固螺 栓的作用,可准确调整传动丝杆的安装距离,提高加工精度,满足生产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外侧齿轮对和内侧齿轮对,所述外侧齿轮对和内 侧齿轮对均为伞齿轮,外侧齿轮对的主动轮与伺服电机连接,外侧齿轮对的从动轮设在夹 具体I的传动丝杆I端部外侧并与传动丝杆I键槽连接,内侧齿轮对的主动轮设在夹具体 I的丝杆I端部内侧并与传动丝杆I键槽连接,内侧齿轮对的从动轮设在夹具体II的传动 丝杆II端部并与传动丝杆II键槽连接,外侧齿轮对将伺服电机的动力传输到夹具体I的传 动丝杆上,并通过内侧齿轮对将动力传输到夹具体II上,使一台伺服电机能同时控制两个 夹具体的转动,提高了功率的传输效率,伞齿轮对的使用,减少了由于两根传动丝杆的不平 行度和间距对齿轮传动效率的影响,简化了驱动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夹具针I垂直于传动丝杆I的轴线并沿传动丝杆I的轴线排列成 一直线,夹具针I通过传动丝杆I的蜗轮蜗杆传动而旋转,使设置在夹具针I上的胚料旋 转完成磨抛加工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针II垂直于传动丝杆II的轴线并沿传动丝杆II的轴线排列成 一直线,夹具针II通过传动丝杆II的蜗轮蜗杆传动而旋转,使设置在夹具针II上的胚料旋 转完成磨抛加工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夹具体的数量,进而增加了夹具体上的夹具 针的数量,增加了一次加工的胚料数量,提高了生产率,同时,简化了多组夹具体的传动装 置,降低了功耗,减少了产品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外形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是双排针夹具体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夹具体I,21.传动丝杆I,22.夹具针I,23.紧固螺孔,24.丝杆 定位座,25.锁紧孔,26.固定孔,3.夹具体II,31.传动丝杆II,32.夹具针II,41.外侧齿轮 对主动轮,42.外侧齿轮对从动轮,43.内侧齿轮对主动轮,44.内侧齿轮对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板1、设 在底板上的一组双排针夹具体组与相应的传动丝杆和与传动丝杆连接的驱动装置,双排针 夹具体包括夹具体I 2和夹具体II 3,夹具体I和夹具体II为镜向对称结构,夹具体I和夹 具体II对向锁紧连接并与底板固定,夹具体I内设计有一侧开口的空腔,空腔两端设有丝 杆定位座23,丝杆定位座与空腔相吻合,传动丝杆I 21设置在丝杆定位座内,空腔的顶面 与底面上分别开有一排上下对应的针孔,针孔内放置相应的夹具针I 22,夹具针I垂直于4夹具体I的顶面并沿传动丝杆I的轴线排列成一直线,夹具针I的尾部设计有螺纹,螺纹 与传动丝杆I相匹配,夹具针I与传动丝杆I以蜗轮蜗杆方式连接,夹具体I两端的空腔 侧面上开有紧固螺孔24,丝杆定位座通过丝杆紧固螺栓与夹具体I固定,夹具体I的侧面 下部开有锁紧孔25,夹具体I与夹具体II通过锁紧螺栓对向锁紧固定,夹具体I的底部还 开有固定孔26,固定孔与底板的固定孔相匹配;驱动装置包括外侧齿轮对和内侧齿轮对, 外侧齿轮对和内侧齿轮对均为伞齿轮,外侧齿轮对的主动轮41与伺服电机连接,从动轮42 安装在夹具体I的传动丝杆I端部外侧并与传动丝杆I键槽连接,内侧齿轮对的主动轮43 安装在夹具体I的丝杆I端部内侧并与传动丝杆I键槽连接,从动轮44安装在夹具体II 的传动丝杆II端部并与传动丝杆II键槽连接;工作时,首先将夹具针安装在相应的夹具体 针孔内,并将夹具针与传动丝杆连接无误后将传动丝杆安装在丝杆定位座内,并将丝杆定 位座与夹具体固定,夹具体I和夹具体II通过锁紧螺栓对向锁紧连接并固定在底板上,伺 服电机通过外侧齿轮对和内侧齿轮对带动夹具体内的传动丝杆和传动丝杆进而带动夹具 针旋转,使放置在夹具针上的胚料旋转并与磨料盘磨抛加工,传动丝杆和传动丝杆的转向 相反。 以上说明并非对本技术作了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 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在底板上的若干对双排针夹具体组与相应的传动丝杆和与传动丝杆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双排针夹具体组包括夹具体Ⅰ(2)和夹具体Ⅱ(3),所述夹具体Ⅰ内设有传动丝杆Ⅰ(21),夹具体Ⅰ上设有一排夹具针Ⅰ(22),所述夹具针Ⅰ的尾部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传动丝杆Ⅰ的牙纹相吻合,夹具针Ⅰ与传动丝杆Ⅰ蜗轮蜗杆连接,所述夹具体Ⅱ内设有传动丝杆Ⅱ(31),夹具体Ⅱ上设有一排夹具针Ⅱ(32),所述夹具针Ⅱ的尾部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传动丝杆Ⅱ的牙纹相吻合,夹具针Ⅱ与传动丝杆Ⅱ蜗轮蜗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宽王件冲王奕忠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亦和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