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1658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包括网格笼、固定于网格笼底部的诱捕架,诱捕架顶部上设有可更换的沾有诱捕剂的诱心,诱心采用竹材料制成,所述诱捕架下面设置有长足大竹象收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长足大竹象成虫诱捕器利用长足大竹象足与虫网的自然物理作用,针对特定大小的长足大竹象高效,对体积和形状不同的天敌和其他昆虫无明显捕获效果,对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天敌安全,对人畜无毒无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保护和昆虫诱捕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昆虫足与网的自 然物理作用设计制成的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1998年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 化的现实,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种竹则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 退耕还林的主要内容之一。2000年以后,竹林面积每年以9万hm2以上的速度递增,年均净 增率2. 25%。纯生竹林的面积大幅度上升,大、小竹海在各地应运而生,品种单一、食源丰富 为竹林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竹林因虫害对竹林的损失达21 %,相 当于每年减少竹产量产竹材100亿kg、竹笋产量3. 3多亿kg、总产值42亿元,虫害不仅对 竹林产量和产值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加剧了竹材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竹材供需矛盾的加 剧,加大了木材禁伐和天保工程的压力。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属鞘翅目象甲总科象虫科昆虫, 是目前竹林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印度、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中国福 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该虫主要危害慈竹(Sinocalamus afnis McClure)、青皮竹(Bambuusa textiles MrClu)(Dendrocalamus farinosus) > tl· (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 > ^ tt (Lingnania chungii McClure) > 绿竹(Bambusa οldhamii Munro)等丛生竹竹笋,以幼虫蛀食危害竹笋梢部,危害率为 50%-80%,严重的达100%,是国家林业总局2003年4月19日首次发布的我国林业危险 性有害生物之一。长足大竹象对竹笋的严重危害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该虫不仅在地上活 动的时间短,在地下发育的时间长、入土深度在30cm以上,而且分散分布于整个竹林区,传 统防治长足大竹象的技术受很多因素限制。现有的报道主要集中在长足大竹象的生活习性 和化学、生物及人工防治措施研究方面,有关长足大竹象诱捕器的研究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捕获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能有效诱捕长足大竹 象,并且不用人工诱捕,只需要用该诱捕器则可以自动诱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笼、固定于网格笼内下端的诱捕 架,诱捕架顶部上设有可更换的沾有诱捕剂的诱心,所述诱捕架下面设置有长足大竹象收集器o诱捕架的顶部中通过固定的细长圆筒放置诱心。诱心上通过设置的棉花沾有诱捕 剂,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更换棉花,也可以将诱心取下来更换棉花,也可直接连带诱心一起更换。诱心采用竹材料制成。网格笼为圆柱体形,圆柱体直径10-150cm,圆柱体的上下圆表面和柱体的孔径均为5-12cm;网格笼整体由竹、木、铁、钢或合金等制成,宽度为0. 5-7cm,厚度为0. l-5cm。本技术的制备常温度常压条件下,选择洁净的环境,取竹材分割为宽度3cm、厚度1. 5cm的长形竹条,按高度80cm、直径30cm制成圆柱体,然后取孔径为7. 5cm、长 160cm、宽的105cm尼龙网固定在圆柱体上,形成圆柱体诱捕器。用法和用量在长足大竹象成虫出土期,每Ihm2均勻设置5个诱捕器诱捕成虫,同 时在每个诱捕器放置1个长足大竹象专用诱心,每间隔10-15天换诱心1次。通过反复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发现用特定孔径的网能有效捕获长足大竹象成 虫,利用圆柱体形诱捕器,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对其他昆虫、天敌、人畜无副作 用,无环境污染,适宜在竹林区推广应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了长足大竹象成虫诱捕器利用长足大竹象足与虫网的自然物理 作用,针对特定大小的长足大竹象高效,对体积和形状不同的天敌和其他昆虫无明显捕获 效果,对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天敌安全,对人畜无毒无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长足大足象的防治上,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竹林分布于山区,交通不畅,水源 短缺,即使喷施化学农药也会因水源、交通及劳动力等而受到限制,所以现在本专利技术人特此 专利技术了 一种专用的诱捕器用于捕捉长足大竹象。这种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包括网格笼1、固定于网格笼1内下端部的诱捕架 2,诱捕架2顶部上设有可更换的沾有诱捕剂的诱心3,所述诱捕架2下面设置有长足大竹象 收集器6。所述诱捕架2的顶部中通过固定的细长圆筒5放置诱心3,诱心3上通过设置的棉 花4沾有诱捕剂,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更换棉花4,也可以将诱心3取下来更换棉花4,也可直 接连带诱心3—起更换。所述诱心3采用是竹材料制成。所述网格笼1为圆柱体形,圆柱体直径10-150cm,圆柱体的上下圆表面和柱体 的孔径均为5-12cm ;网格笼1整体由竹、木、铁、钢或合金等制成,宽度为0. 5-7cm,厚度为 0.l_5cm0该诱捕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长足大竹象专用诱心3固定于诱捕架2中央。2)将此诱捕器放置于竹林中或套于竹笋上,每公顷放置诱捕器5个,每15-20d换 诱心3 —次。3)每2-3d收集成虫1次,诱捕的成虫可食用或用作高蛋白饲料。4)网线损坏后,重新套上新的网线还可继续使用。最后,成虫附于网上逃逸率低于5%,并且长足大竹象专用引诱剂诱捕率可提高 500%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做了一系列诱捕实验,下面两例。实验例1地点四川省沐川县大楠镇新场村,长足大竹象危害率55%左右实施面积6hm2 (其中诱捕3hm2、对照3hm2)竹林品种本地慈竹引诱剂苯甲醛(benzaldehyde)、喷哚(lH-indole)、芳樟醇(1, 6-0Ctadien-3-0l,3,7-dimethyl)按39 1 20的重量比混合制备成的复配溶液引诱剂, 每Ihm2用药45g。在长足大竹象成虫出土初期,用15个虫网孔径为7. 5cm圆柱体诱捕器均勻放于 3hm2竹林区内对长足大竹象进行诱捕,2009年7月6日、7月21日、8月5日3次共取复配 溶液45g分别制成45个诱心3,分3次悬挂于15个诱捕器内,每15d换一次诱心3。同时 在相邻的3hm2竹林内均勻设置无诱捕器的空白对照。调查成虫诱捕数量、竹笋数量和受害 竹笋数。研究结果表明每个诱捕器平均每天诱捕成虫数量为2. 8个,与对照比较,诱捕竹 林中大量成虫成虫明显减少,每Ihm2受长足大竹象危害率下降到17.9%,下降65.6%,上 林率上升至72. 0%,增加142%。实验例2地点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竹象研究实验室时间2009年8月9日圆柱体诱捕器3个,虫网孔径为7. 5cm长足大竹象成虫300只方法将50只成虫轻放于诱捕器外表面,让其自由运动,2h后调查逃逸数量。每 次用3个诱捕器试验,重复3次。调查结果如表3。如下表所示成虫诱捕结果表进行F测验,结果表明重复间F值为0. 636,P值为 0.451,差异不显著(P >0.05),即每个重复的结果具有一致性。3个诱捕器共9次试验表 明长足大竹象成虫对诱捕器的逃逸率为3. 3%,诱捕器对捕获长足大竹象成虫显著有效。圆柱体诱捕器成虫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捕捉长足大竹象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笼(1)、固定于网格笼(1)内下端的诱捕架(2),诱捕架(2)顶部上设有可更换的沾有诱捕剂的诱心(3),诱心(3)采用竹材料制成,所述诱捕架(2)下面设置有收集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瑶君汪淑芳刘超廖鸿廖莉蓉陈云南余洋罗文林叶萍罗耀刘敏罗慧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