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039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截止阀,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指示阀门开度,从而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的截止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截止阀使用过程中无法判断阀门开度、功能单一、操作使用不便,并导致截止阀的使用寿命降低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通过阀体通道连通于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阀体及设于阀体上的阀盖和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上的阀杆升降螺母与手轮相连,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阀体通道内可阻断阀体通道的阀瓣相连,在所述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可指示阀杆相对阀体升降距离的测量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截止阀,尤其涉及一种可指示阀门开度的截止阀。
技术介绍
截止阀是安装于管道上的用于止放管道内介质的常用装置,常用的截止阀一般是通过转动手轮带动阀杆升降来打开或关闭阀门,而阀门的开度一般只能凭借手轮的转动手感,即当手轮升高至无法旋转时判断为阀门开度最大,当手轮降至无法旋转时判断为阀门关闭,因此使手轮产生过度旋转而缩短截止阀的使用寿命,而介于阀门开度最大至关闭的中间过程也只能凭感觉进行判断,无法精确控制阀门开度,功能单一、操作使用不便。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紧密封截止阀(CN201259012Y),填料箱朝向阀瓣的一端并伸出阀盖,形成一个端部直径大于其与阀盖配合段的直径的倒锥度,在由填料箱上的倒锥度的锥面、阀体的内孔及阀盖朝向阀内的端面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内,设有与空隙形状相应的密封环。此装置可通过液体介质的压力达到密封的目的,因此可提高截止阀的密封性,但同样存在无法判断阀门开度,从而使手轮产生过度旋转而缩短截止阀的使用寿命及无法精确控制阀门开度、功能单一、操作使用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指示阀门开度,从而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的截止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截止阀使用过程中无法判断阀门开度、功能单一、操作使用不便,并导致截止阀的使用寿命降低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截止阀,包括通过阀体通道连通于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阀体及设于阀体上的阀盖和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上的阀杆升降螺母与手轮相连,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阀体通道内可阻断阀体通道的阀瓣相连,在所述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可指示阀杆相对阀体升降距离的测量盘。通过在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测量盘,即可通过测量盘测量阀杆相对阀体的升降距离,也就是阀杆内侧端上的阀瓣升降距离,而阀瓣的升降距离决定了阀门的开度,因此通过测量盘即可指示出阀门开度,在打开或关闭阀门时不会发生过度旋转手轮而缩短截止阀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从而延长了截止阀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通过目测测量盘上的测量值即可精确判断并控制阀门的开度,使用方便,同时根据介质压力即可方便计算出介质流量,多功能使用,节约成本。可以将刻度盘设于阀杆上、指针设于阀盖上,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盘包括设于阀盖上的刻度盘及设于阀杆外侧端的指针,所述指针与刻度盘上的刻度值相对应。通过设置在阀盖上的刻度盘及设置在阀杆端部的指针,当阀杆相对阀盖升降时即可带动指针同步升降,以此改变了指针与刻度盘的相对位置,当下的指示值再与阀门关闭时的指示值对比即可得知阀门开度,结构简单、精度高。作为更优选,所述刻度盘为开口向下的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开有轴向的长排孔,-->所述刻度值对称设于筒体侧壁上对应于长排孔的长边两侧,在筒体的开口端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刻度盘通过紧固螺母旋接在阀杆升降螺母上,所述指针的一端设于阀杆的外侧端,所述指针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长排孔并与长排孔两侧的刻度值相对应。通过将刻度值刻在筒体侧壁上的长排孔两侧,水平设置在阀杆顶端的指针即可罩在筒体内并自长排孔伸出后与长排孔两侧的刻度值相对应,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可防止指针磕碰而导致测量不准或测量精度下降;通过在筒状的刻度盘底端设置紧固螺母旋接固定在阀杆升降螺母上,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作为优选,在所述阀盖上设有可阻止阀杆旋转的夹板组件,所述夹板组件包括设于阀杆一侧的基板及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阀杆另一侧的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凸台,在所述阀杆上设有与定位凸台互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滑动连接在定位凹槽内。通过夹板组件可保证阀杆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从而减少阀杆及阀瓣的摩擦,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作为更优选,所述阀盖包括罩设在阀体通道上对应于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阀盖底板及连接在阀盖底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呈“人”字形对称支撑于阀杆的两侧,所述阀杆升降螺母旋接在阀杆上并与支架的顶端保持转动连接,所述夹板组件设于支架上。通过在阀盖底板上设置支架来限定阀杆位置,同时也方便夹板组件固定,结构简单,两侧支撑定位、重量轻、成本低。因此,本技术的一种截止阀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测量盘来测量阀门的开度,结构简单,在打开或关闭阀门时无需过度旋转手轮,从而延长了截止阀的使用寿命;通过夹板组件可保证阀杆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以利于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并减少阀杆及阀瓣的摩擦,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A处放大图。图3是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截止阀中,包括通过阀体通道33连通于液体介质的进液口31与出液口32之间的阀体3,在阀体3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与阀体通道33相连通的阀盖6,在阀盖6上嵌装一个阀杆升降螺母9,阀杆升降螺母9可在阀盖6上自由转动,在阀体通道33上装有一根阀杆1,阀杆1的内侧端与位于阀体通道33上的可阻断阀体通道33的阀瓣4固定相连,阀杆1的外侧端垂直穿过阀杆升降螺母9与位于阀盖6外的手轮8同轴相连,其中阀杆升降螺母9通过内螺纹旋接在阀杆1上、通过外四方环面嵌装在手轮8的四方中孔内并与手轮8同步转动,在阀盖6与阀杆1之间装有一个可指示阀杆1相对阀体3升降距离的测量盘。如图3所示,测量盘包括固定在阀杆升降螺母9上的刻度盘21及固定在阀杆1顶端的指针22,指针22与刻度盘21上的刻度值211相对应,刻度盘21为开口向下的不锈钢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长排孔212,在长排孔212长边两侧的筒体上对称刻有0mm至+20mm的刻度值211,在筒体的底部开口端上同轴焊接一个-->紧固螺母213,刻度盘21通过紧固螺母213旋接在阀杆升降螺母9的顶端,指针22的连接端用螺钉固定在阀杆1顶端的中部,指针22的指示端自筒体内水平向外延伸至长排孔212并与长排孔212两侧的刻度值211相对应,为了便于读取指针22所对应的刻度值211,在指针22的指示端上涂有一层红色漆膜。阀盖6包括与阀体通道33相连通的阀盖底板61及一体式连接在阀盖底板61上方的支架62,支架62呈“人”字形对称支撑在阀杆1的两侧,阀杆升降螺母9嵌装在“人”字形的支架62顶端,在支架62上装有可阻止阀杆1旋转的夹板组件,夹板组件包括支架62上对应于“人”字形一侧的基板71及通过二个螺栓73对称连接在“人”字形另一侧的定位板72,如图2所示,在定位板72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弧面的定位凸台721,在与定位凸台721对应的阀杆1上开有与定位凸台721互配的弧面的定位凹槽11,定位凸台721通过螺栓73压紧在定位凹槽11内,而定位板72和基板71的内侧面均与“人”字形的支架62侧面间有2mm的距离。打开阀门时,旋转手轮8,手轮8带动阀杆1相对阀盖6上升,上升时夹板组件限定了阀杆1的旋转并随阀杆1同时上升,阀杆1同时带动阀瓣4上升,阀门逐渐打开,同时根据固定在阀杆1顶端的指针22所对应的刻度盘21刻度值211可随时观察和判断出阀门的开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截止阀,包括通过阀体通道(33)连通于进液口(31)与出液口(32)之间的阀体(3)及设于阀体(3)上的阀盖(6)和阀杆(1),所述阀杆(1)的一端穿过阀盖(6)上的阀杆升降螺母(9)与手轮(8)相连,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与阀体通道(33)内可阻断阀体通道(33)的阀瓣(4)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盖(6)与阀杆(1)之间设有可指示阀杆(1)相对阀体(3)升降距离的测量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止阀,包括通过阀体通道(33)连通于进液口(31)与出液口(32)之间的阀体(3)及设于阀体(3)上的阀盖(6)和阀杆(1),所述阀杆(1)的一端穿过阀盖(6)上的阀杆升降螺母(9)与手轮(8)相连,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与阀体通道(33)内可阻断阀体通道(33)的阀瓣(4)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盖(6)与阀杆(1)之间设有可指示阀杆(1)相对阀体(3)升降距离的测量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盘包括设于阀盖(6)上的刻度盘(21)及设于阀杆(1)外侧端的指针(22),所述指针(22)与刻度盘(21)上的刻度值(211)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21)为开口向下的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开有轴向的长排孔(212),所述刻度值(211)对称设于筒体侧壁上对应于长排孔(212)的长边两侧,在筒体的开口端设有紧固螺母(213),所述刻度盘(21)通过紧固螺母(213)旋接在阀杆升降螺母(9)上,所述指针(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仕学
申请(专利权)人:高东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