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包含有一主壳体,以及一盖合于该主壳体顶端一开口的顶盖,该主壳体具有一连接部,其内表面位于该开口的内缘,且与该连接部所衔接的一衔接部的内侧面呈连续性的连接,该顶盖具有一接合部,于该主壳体的后端受该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由此,该杆头受到击球的撞击力时,该顶盖的接合部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间的结合力不易受到破坏,因此可达到使该顶盖较不易脱落的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高尔夫球杆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尔夫木杆的杆头。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高尔夫木杆的杆头是由二个或三个构件所组成的一封闭壳体,无论是两件式或三件式的设计,其中都包含有一顶盖,该顶盖大多是以金属材料制成,并由硬焊的方式与该杆头其它构件接合。举例而言,一种两件式的高尔夫木杆杆头,包含有一杆头本体及一盖合于该杆头本体顶面开口的顶盖,该杆头的前端具有一击球面,用以于击球时与球接触,同时会将所受到的撞击力传递至整个杆头。然而,前述该杆头的顶盖于其后端与该杆头本体接合之处,是覆盖于该杆头本体外侧,如此会使得该顶盖在受到击球的撞击力时,容易与该杆头本体分离。尤其,目前有些木杆为了使杆头重心偏向底端,以将球打得较高及远,该杆头的顶盖会由比重较金属材料小的碳纤维材料所制成,致使该顶盖无法由硬焊而必须使用黏剂(如环氧树脂)方可与该杆头其它构件黏着接合,惟,此等由黏剂结合杆头各个构件的方式,其黏着部位更容易因受到击球的撞击力而破坏,进而使得该顶盖更容易自该杆头脱落。换言之,前述公知高尔夫木杆的杆头仍有其不足之处,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顶盖较不易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前端具有一击球面,顶端具有一开口,该主壳体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一内表面,位于该开口的内缘,且该主壳体具有一与该连接部衔接的衔接部,该衔接部的内侧面与该连接部的内表面呈连续性的连接;以及一顶盖,具有一接合部,该顶盖盖合于该主壳体的开口,且该接合部至少一部分受该主壳体的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主壳体包含有相互连接的一击球件及一下壳件,该击球件包含有该击球面,该下壳件包含有该连接部。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主壳体穿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中设有一击球板,该击球面在该击球板。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顶盖为碳纤维材料。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顶盖具有一转折部,自其前端朝后端向下倾斜,且其斜率较其所衔接的部分为大。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顶盖的转折部的两侧及中段较其它部分更接近其接合部。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顶盖的接合部包含有一接合面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接合,以及一凸伸出该接合面的凸垣,且该凸垣受该主壳体的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该凸-->垣并可抵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的内表面或衔接部的内侧面。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主壳体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与连接部之间的预定位置形成有一补强部,该补强部具有若干向内的凹槽。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主壳体的连接部为弯弧状,该接合部的外周缘亦呈弯弧状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的弯弧状对接。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中该顶盖的接合部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间形成有一空间容设焊料或黏剂。本技术的杆头受到击球的撞击力时,该顶盖的接合部与该主壳体的连接部间的结合力不易受到破坏,因此可达到使该顶盖较不易脱落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沿4-4割线的截面图。图5为图4的一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的一侧视平面图。图7为图6沿7-7割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6沿8-8割线的剖视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杆头10,击球件20,击球面22,通孔24,击球板26,下壳件30,连接部32,内表面322,衔接部34,内侧面342,底面35,补强部36,凹槽361&362&363,顶盖40,转折部41,接合部42,接合面422,凸垣424,主壳体50,开口5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前端具有一击球面,顶端具有一开口,该主壳体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一内表面,位于该开口的内缘,且该主壳体具有一与该连接部衔接的衔接部,其内侧面是与该连接部的内表面呈连续性的连接;以及一顶盖,具有一接合部,该顶盖是盖合于该主壳体的开口,且该接合部是于该主壳体的后端受该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由此,该杆头于击球时受到向后的撞击力时,由于该顶盖的接合部受到该主壳体的连接部止挡,两者间的结合力不易受到该撞击力破坏,因此可达到使该顶盖较不易脱落的功效。有关本技术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以下将由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其中:请参阅各附图,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高尔夫木杆的杆头10包含有由-->一击球件20与一下壳件30所构成的主壳体50,以及一顶盖40。该击球件20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形状是呈后端开放的壳状,该击球件20的前端具有一击球面22,是用以于该杆头10击球时直接与球接触,并同时承受反作用于该杆头10的撞击力。在本实施例中,该击球件20的击球面22穿设有一通孔24,且其中设有一击球板26,该击球板26的材料强度较该击球件20其它部分的材料强度为高;然而,该击球件20亦可利用同一材料一体制成。该下壳件30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等,其前端与该击球件20连接形成一主壳体50。如图3至图5所示,该主壳体50的顶端具有一由该击球件20的部份端缘及该下壳件30的部份端缘所连接形成的开口52。该下壳件30具有一连接部32,包含该下壳件30用以形成该开口52的部份端缘,该连接部32具有一内表面322,位于该开口52的内缘,且该下壳件30之一与该连接部32衔接的衔接部34,其内侧面342与该连接部32的内表面322呈连续性的连接。请参阅图6至图8,该主壳体50的下壳件30具有一底面35,该底面35与连接部之间的预定位置形成有一补强部36,该主壳体的补强部36具有若干向内的凹槽361&362&363概呈镜像配置,而该主壳体的补强部36的凹槽361&362&363为相同深度或不同深度。又,于本实施例中,该下壳件30的连接部32、衔接部34与底面35为相同的厚度,而该连接部32呈较小弯弧状。该顶盖40是由碳纤维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一壳状件,且具有一转折部41,自其前端朝后端向下倾斜,且其斜率较其前端及后端衔接的部分为大。该顶盖40盖合于该主壳体50的开口52,详细地说,该顶盖40周缘的前端是与该击球件20连接,且该顶盖40周缘其余部分,亦即,该顶盖40周缘未与该击球件20连接的部分,形成一接合部42呈实体状,该接合部42包含有一接合面422,以及凸伸出该接合面422的凸垣424,该接合面422连接于该下壳件30的端缘,而该凸垣424受该下壳件30的连接部32包覆,使得该顶盖40接合部42的凸垣424位于该下壳件30连接部32的内侧。于本实施例中,该顶盖40的转折部41的两侧及中段较其它部分更接近其接合部42,以及该接合部42呈实体状且其外周缘表面亦呈较小弯弧状,与该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前端具有一击球面,顶端具有一开口,该主壳体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一内表面,位于该开口的内缘,且该主壳体具有一与该连接部衔接的衔接部,该衔接部的内侧面与该连接部的内表面呈连续性的连接;以及一顶盖,具有一接合部,该顶盖盖合于该主壳体的开口,且该接合部至少一部分受该主壳体的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前端具有一击球面,顶端具有一开口,该主壳体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一内表面,位于该开口的内缘,且该主壳体具有一与该连接部衔接的衔接部,该衔接部的内侧面与该连接部的内表面呈连续性的连接;以及一顶盖,具有一接合部,该顶盖盖合于该主壳体的开口,且该接合部至少一部分受该主壳体的连接部包覆于其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壳体包含有相互连接的一击球件及一下壳件,该击球件包含有该击球面,该下壳件包含有该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壳体穿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中设有一击球板,该击球面在该击球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顶盖为碳纤维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尔夫木杆的杆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顶盖具有一转折部,自其前端朝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渊源,王忠照,赖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宝丰精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