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阚士宇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79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它由海螺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等十三味中药组成,经粉碎、过筛、装袋或直接熬制而得;用于治疗胃、十二脂肠溃疡,治愈率分别为70.3%和50%,有效率分别为89.2%和93.75%。(*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农村发病率较高,10%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临床约占内科杂病的28%;目前,国内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较多,但疗效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青岛中药厂生产的“快胃片”(批号9807138)对胃溃疡、十二指脂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44.12%和29.17%,有效率分别为80.88%和66.7%。西药治疗此病国内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案有口服雷尼替丁、庆大霉素、丙谷胺,对胃、十二脂肠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16%和38.1%,总有效率分别为74%和71.4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成本低,对消化性溃疡治愈率和有效率高的中药制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治愈率和有效率偏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选择质量好的海螵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党参、高良姜、元胡、川楝子、煅牡蛎、半夏、甘草,按《药典》要求加工炮制,粉碎后过120目筛,存放;制剂时,按照海螵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党参∶高良姜∶元胡∶川楝子∶煅牡蛎∶半夏∶甘草=9-10∶9-10∶2-3∶1-2∶3-6∶3-6∶9-10∶3-6∶3-6∶3-6∶9-10∶3-6∶1-3的比例称取后,混合粉碎过筛并搅拌混匀,装成每袋6克的散剂;一日服三次,每次1袋,四周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服药期间禁服西药。或制成胶囊,或熬成汤剂。本专利技术原料易得、来源广、成本低,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与现有中成药相比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分别称取炮制好的海螵蛸900克、煅瓦楞子900克、川连200克、吴萸100克、干姜300克、黄芩300克、党参900克、高良姜300克、元胡300克、川楝子300克、煅牡蛎900克、半夏300克、甘草100克混合后粉碎,用120目筛过筛,混匀后装袋,每袋6克;服用时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三次,每次1袋,四周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对胃、十二脂肠的治愈率分别为70.3%和50%,有效率分别为89.2%和93.75%。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的黄芩、川连分别称取600克和300克,其它原料的量同实施例1,经粉碎、过筛、混匀后装入O#胶囊;日服三次,每次10粒。实施例3,原料与用量同实施例2,用大砂锅容器熬制成汤剂,熬制成50000ml药液,装入100瓶500ml的盐水瓶中,患者日服二次,每次250ml。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海螵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党参、高良姜、元胡、川楝子、煅牡蛎、半夏、甘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的重量比为海螵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党参∶高良姜∶元胡∶川楝子∶煅牡蛎∶半夏∶甘草=9-10∶9-10∶2-3∶1-2∶3-6∶3-6∶9-10∶3-6∶3-6∶3-6∶9-10∶3-6∶1-3。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2所说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按比例称取后粉碎、过筛、混匀后装入袋中,或制成胶囊,或不经粉碎直接熬制成汤剂,即得本专利技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它由海螺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等十三味中药组成,经粉碎、过筛、装袋或直接熬制而得;用于治疗胃、十二脂肠溃疡,治愈率分别为70.3%和50%,有效率分别为89.2%和93.75%。文档编号A61K35/64GK1296837SQ9911214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阚士宇, 陈宪民 申请人:阚士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海螵蛸、煅瓦楞子、川连、吴萸、干姜、黄芩、党参、高良姜、元胡、川楝子、煅牡蛎、半夏、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士宇陈宪民
申请(专利权)人:阚士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