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559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圈,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现有的摩托车及电动车轮圈一般分为分体式轮圈和整体式轮圈,而分体式轮圈的刹车鼓产品成本高,加工麻烦且形位公差大。而现有的整体式轮圈由于刹车圈和片因材料的不匹配和热膨胀,刹车力下降,出现热衰退现象,刹车反应变慢及异常响声,需驾驶者用较大的制动力进行刹车。为此,本新型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中,包括轮毂和刹车鼓,二者同轴固定,轮毂轴心设有轴套,刹车鼓的内壁设有内刹圈,其内刹圈与刹车鼓内壁紧配合。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生产方便,刹车片与其内刹圈材料更加适应,充分接触,所产生的刹车力较大,缩短制动行程,使用寿命长,广泛适用车辆行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及电动车车辆的轮圈一般分为分体式轮圈和整体式轮圈,而分体式 轮圈的刹车鼓采用铝压铸成形加工与轮毂采用螺钉固定,产品成本高;加工麻烦且形位公 差大。而现有的整体式轮圈由于工艺性的限制在进行刹车时,刹车鼓和片因材料的不匹配 和热膨胀,刹车力下降,出现热衰退现象,刹车反应变慢及异常响声,造成周边环境的噪声 污染,且行驶过程中需驾驶者用较大的制动力进行刹车,不仅费力,而且刹车片磨损厉害, 更换频繁,增加了驾驶者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新 型刹车装置的轮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供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中,包括轮毂和刹 车鼓,二者同轴固定,轮毂轴心设有轴套,刹车鼓内壁设有一内环台,在其内环台上设有一 内刹圈,其内刹圈与刹车鼓内壁紧配合。所述内刹圈由硬质耐磨金属制成,并通过热胀冷膨 嵌在外侧刹车鼓内。如此设计,内刹圈与刹车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当进行刹车时,内刹圈 因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体积会膨胀变大,二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有效的保证有足 够的刹车力,同时,也不会因其材料而产生噪音,造成次生的环境污染。相比于分体式轮圈的刹车鼓,本技术在制造的过程当中,大幅降低了产品的 制造难度,同时也满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作为优化,上述刹车鼓鼓口外扩。如此设计,便于整个轮毂与整车的安装。作为优化,上述内刹圈圈口与刹车鼓鼓口距离约为7 11mm。如此设计,便于安装 其他的零部件,且同时将内刹圈牢牢固定住。作为优化,上述刹车鼓大致呈碗形。如此设计,使之受力更加均勻。作为优化,所述刹车鼓设有内环台,所述内刹圈内缘抵在内环台上。如此设计,可 保证内刹圈在刹车鼓位于同一位置,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作为优化,上述刹车鼓与轴套的接合部沿轴向隆起成加强环,该加强环大致呈锥 形。如此设计,可大幅提高刹车鼓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驾驶者的安全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大幅减低了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 的一些技术要求,降低了成本,适于批量化生产,同时,本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刹车 片与其内刹圈充分接触,所产生的刹车力较大,且具有自动煞紧作用,刹车效果好。大幅缓 解了刹车鼓的热衰退现象,保证了本技术具有稳定的刹车力。刹车鼓内设有加强环,加 强了刹车鼓的强度,提高了整个轮毂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沿图1的A-A径向剖切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1为轮毂,2为刹车鼓,3为内环台,4为内刹圈,5为加强环,6为轴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中,包括轮 毂1和刹车鼓2,刹车鼓2通过焊接同轴固定在轮毂1上,轮毂1轴心设有轴套6,同时贯穿 于轮毂1和刹车鼓2,并通过焊接固定,刹车鼓2内壁设有内刹圈4,其内刹圈4通过热冷缩 的方法,压入刹车鼓2内,且与刹车鼓2内壁紧配合,使之牢牢固定于刹车鼓2内。在刹车鼓2内设置一内刹圈4,可缩短制动行程,使之刹车系统有良好的刹车反 应,同时,内刹圈4通过热冷缩的方法固定在刹车鼓2内,使之与刹车鼓2紧密的贴合在一 起,当进行刹车时,内刹圈4因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体积会膨胀变大,同时,在其外侧 的刹车鼓2与空气接触,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其体积膨胀较慢,这就使得内刹圈4与刹车 鼓2贴合的更加的紧密,不会发生相对的转动,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避免的热衰退现象。刹车鼓2鼓口外扩,便于整车安装轮毂1。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内刹圈4圈 口与刹车鼓2鼓口距离约为9mm,且刹车鼓2大致呈碗形,受力均勻。所述刹车鼓2设有内 环台3,所述内刹圈4内缘抵在内环台3上,使之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让本技术随时处 于一个良好的待刹状态。所述刹车鼓2与轴套6的接合部沿轴向隆起成加强环5,该加强环5大致呈锥形。 本技术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车辆的重量是通过固定在刹车鼓2上的轴套6施压于轮毂 1上,在刹车鼓2设置有加强环5加强了刹车鼓2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轮毂1的承载 能力,从而保证了本技术能够正常的运作。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刹车鼓,二者同轴固定,轮毂轴心设有轴套,刹车鼓的内壁设有内刹圈,其内刹圈与刹车鼓内壁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鼓鼓口外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刹圈圈口与 刹车鼓鼓口距离约为7 1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鼓大致呈 碗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 鼓设有内环台,所述内刹圈内缘抵在内环台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 鼓与轴套的接合部沿轴向隆起成加强环,该加强环大致呈锥形。专利摘要本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圈,属于机械
现有的摩托车及电动车轮圈一般分为分体式轮圈和整体式轮圈,而分体式轮圈的刹车鼓产品成本高,加工麻烦且形位公差大。而现有的整体式轮圈由于刹车圈和片因材料的不匹配和热膨胀,刹车力下降,出现热衰退现象,刹车反应变慢及异常响声,需驾驶者用较大的制动力进行刹车。为此,本新型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中,包括轮毂和刹车鼓,二者同轴固定,轮毂轴心设有轴套,刹车鼓的内壁设有内刹圈,其内刹圈与刹车鼓内壁紧配合。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生产方便,刹车片与其内刹圈材料更加适应,充分接触,所产生的刹车力较大,缩短制动行程,使用寿命长,广泛适用车辆行业。文档编号B60B27/00GK201721435SQ20102024759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夏卫东 申请人:台州市路桥摩托车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新型刹车装置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刹车鼓,二者同轴固定,轮毂轴心设有轴套,刹车鼓的内壁设有内刹圈,其内刹圈与刹车鼓内壁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路桥摩托车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