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462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工作台、联接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轴、蜗轮、蜗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旋转工作台左部套接工件轴,工件轴下侧套接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旋转工作台右部通过支座固定调节旋钮;所述工件轴右端套接弹簧夹头,工件轴内套接拉杆,拉杆右端与弹簧夹头左端固定,拉杆左端设有滚花把手,滚花把手与拉杆左端固定。其优点是:工件定位由右手在前端操作,代替手工调整,操作方便;夹紧由左手在后端操作,工件夹紧更为方便快速、操作更舒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锉磨床
,具体是对数控旋转锉磨床的工件轴进行结 构改造,使其在工件定位和夹紧时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 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国内的数控旋转锉磨床工件夹紧采用通用双锥度弹簧夹头,通 过旋转弹簧夹头螺母使其内锥面推动弹簧夹头前锥面,弹簧夹头在工件轴内锥里向后移 动,迫使弹簧夹头向内收缩夹紧工件。其缺点是由于旋转锉磨床操作空间小,因此这种工 件定位和夹紧方式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此外,其工件采用调节旋钮端面定位,超过调节旋钮调节长度后手动调整支座来 满足工件长度需要,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 构,使工件夹紧采用后端拉杆夹紧方式,工件夹紧方式为在后端旋转滚花把手带动拉杆旋 转,拉杆带动弹簧夹头向后移动并向内收缩夹紧工件,操作方便快速、更舒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增加调整杆调节支座位置,通过旋转调整杆调节支座的 位置,以达到适应不同长度工件定位要求。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工作台、联接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 轴、蜗轮、蜗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旋转工作台左部套接工件轴,工件轴下侧套接蜗杆,所述蜗 杆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旋转工作台右部通过支座固定调节旋钮;所述工件轴右端 套接弹簧夹头,其特征在于工件轴内套接拉杆,拉杆右端与弹簧夹头左端固定,拉杆左端 设有滚花把手,滚花把手与拉杆左端固定。所述拉杆右端通过螺纹固定弹簧夹头。所述滚花把手联接在工件轴左端,滚花把手通过螺纹固定在工件轴左端。所述旋转工作台上的支座右侧还设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由调整杆、固定件、连接 件、锁紧螺母组成,调整杆左端套接连接件,调整杆靠近右端处穿套在固定件上,调整杆右 端穿过固定件后锁接锁紧螺母。所述调整杆通过螺纹联接在固定件上;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固定件固 定在旋转工作台上。本技术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工件定位由右手在 前端操作,代替手工调整,操作方便;夹紧由左手在后端操作,工件夹紧更为方便快速、操作 更舒适。具体地说是拉杆、滚花把手、弹簧夹头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采用后端拉杆夹紧方式,操作方便快速、更舒适。调整杆调节支座位置,通过旋转调整杆调节支座的位置,以达到适应不同长度工 件定位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数控旋转锉磨床工件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的工件轴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的支座调整机构的 示意图。图中1、伺服电机;2、滚花把手;3、拉杆;4、蜗轮;5、工件轴;6、弹簧夹头;7、锅 杆;8、支座;9、调整杆;10、调节旋钮;11、固定件;12、连接件;13、锁紧螺母;14、旋转工作 台;15、调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 工作台14、联接在旋转工作台14上的工件轴5、蜗轮4、蜗杆7和调节旋钮10,所述旋转工作 台14左部通过轴承水平套接工件轴5,工件轴5下侧通过轴承套接蜗杆7,所述蜗杆7 —端 与旋转工作台14左端安装的伺服电机1同步连接,通过伺服电机1可带动蜗杆7转动,所 述蜗杆7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4 ;所述旋转工作台14右部通过支座8固定调节旋钮10, 通过调节旋钮10可调整工件的位置;所述工件轴5右端套接用于夹紧工件的弹簧夹头6, 工件轴5内套接拉杆3,拉杆3右端与弹簧夹头6左端固定,拉杆3左端设有滚花把手2,滚 花把手2与拉杆3左端固定。所述拉杆3右端通过螺纹固定联接弹簧夹头6。所述滚花把手2通过螺纹固定联接在工件轴5左端。所述旋转工作台14上的支座8右侧还设有调整机构15。如图4所示,所述调整机构15由调整杆9、固定件11、连接件12、锁紧螺母13组 成,调整杆9左端套接连接件12,调整杆9靠近右端处穿套在固定件11上,调整杆9右端穿 过固定件11后锁接锁紧螺母13。如图2和4所示,所述锁紧螺母13通过螺纹联接在固定件11上,固定件11固定 在旋转工作台14上,连接件12固定在支座8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的实施过程是将工件装入 弹簧夹头6内孔中,使工件前端面紧贴调节旋钮10的端面定位,工件长度发生变化可以调 整调节旋钮10,当工件长度变化超出调节旋钮10调节范围时可以通过旋转调整杆9调节支 座8位置来满足;工件定位后手动旋转滚花把手2带动拉杆3旋转,拉杆3带动弹簧夹头6 向后移动,弹簧夹头6向内收缩夹紧工件;伺服电机1经同步带传动使蜗杆7旋转,蜗杆7 带动蜗轮4和工件轴5旋转。通过这种改进工件定位和夹紧更方便、更快速、操作更舒适。本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技术进行限定,具体各项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权利要求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工作台、联接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轴、蜗轮、蜗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旋转工作台左部套接工件轴,工件轴下侧套接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旋转工作台右部通过支座固定调节旋钮;所述工件轴右端套接弹簧夹头,其特征在于工件轴内套接拉杆,拉杆右端与弹簧夹头左端固定,拉杆左端设有滚花把手,滚花把手与拉杆左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右端通 过螺纹固定弹簧夹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把手联 接在工件轴左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把 手通过螺纹固定在工件轴左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 上的支座右侧还设有调整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由 调整杆、固定件、连接件、锁紧螺母组成,调整杆左端套接连接件,调整杆靠近右端处穿套在 固定件上,调整杆右端穿过固定件后锁接锁紧螺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通过 螺纹联接在固定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固定 在支座上。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固定 在旋转工作台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工作台、联接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轴、蜗轮、蜗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旋转工作台左部套接工件轴,工件轴下侧套接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旋转工作台右部通过支座固定调节旋钮;所述工件轴右端套接弹簧夹头,工件轴内套接拉杆,拉杆右端与弹簧夹头左端固定,拉杆左端设有滚花把手,滚花把手与拉杆左端固定。其优点是工件定位由右手在前端操作,代替手工调整,操作方便;夹紧由左手在后端操作,工件夹紧更为方便快速、操作更舒适。文档编号B24B41/06GK201728590SQ201020247260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旋转锉磨床的改进结构,包括旋转工作台、联接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轴、蜗轮、蜗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旋转工作台左部套接工件轴,工件轴下侧套接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旋转工作台右部通过支座固定调节旋钮;所述工件轴右端套接弹簧夹头,其特征在于:工件轴内套接拉杆,拉杆右端与弹簧夹头左端固定,拉杆左端设有滚花把手,滚花把手与拉杆左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