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0684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相连以便换热管内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和第二集流管,其中每个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位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扭转预定角度;及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平直段之间,且所述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满足下面的公式:5tπ(180-θ)/180+2Tw≤A≤30tπ(180-θ)/180+8Tw,A: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t:换热管的厚度;Tw:换热管的宽度;θ:平直段之间的夹角。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容易,制造方便,不会降低换热性能,并且外观整齐,寿命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具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换热器通常为扁平的矩形体。为了增加换热性能, 满足不同的应用和安装要求,出现了换热器。传统的换热器在折弯处设置了翅片,因此折弯处的翅片容易被扭曲,影响换热器 的换热性能和外观,并且还会影响换热器的排水性能,从而影响换热性能,甚至会有水吹出 或滴入管道系统,并且翅片的存在使得折弯变得困难,折弯半径必须很大,折弯角度受到限 制,占据空间大。为此,提出了在换热器的折弯处不设置翅片,即仅仅折弯换热管,且换热管的折弯 段为无翅片段。但是,由于无翅片段不参与热交换,因此无翅片段太长,有效换热面积减小,从而 会影响换热性能;无翅片段太短,同样存在折弯段的折弯半径必须大,折弯角度受到限制, 占据空间大,影响换换热器的热性能、排水性能和外观。此外,对于上述传统的换热器,在换热管折弯时没有考虑折弯对换热管的影响。换 热管的折弯外侧表面拉伸量越大,则换热管外壁越薄,从而换热管的爆破强度和耐腐蚀强 度越低,影响了换热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折弯容易,制造方便,不会降低换热性能,并且 外观整齐,寿命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每 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相连以便换热管内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和第 二集流管,其中每个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位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所 述平直段扭转预定角度;及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 在折弯之前的长度满足下面的公式5t π (180- θ )/180+2Tw ^ A ^ 30t π (180- θ )/180+8TwA 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t:换热管的厚度;Tw:换热管的宽度;θ :平直段之间的夹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首先,由于在相邻的换热管折弯段之间没有设 置翅片,换热器的折弯容易,折弯半径可以很小,占据的空间小,制造方便和简单,换热器的 折弯角度没有限制,并且解决了折弯段(即无翅片段)的排水问题。其次,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满足上述关系,无翅片段的长度可以达到允许的最小值,从而增加了有效的换热 器面积,因此无翅片段可以满足换热器折弯的要求,不会因为无翅片段太长而影响换热性 能,也不会因为无翅片段太短而影响折弯,同时折弯后的换热器外观整齐,此外考虑到了折 弯对换热管的影响,延长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由此提高了换热器的寿命。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每个换热管的平直段之间的夹角θ满足10 ° ( θ /2彡50 °,进而 15° ‘ θ /2 < 50°。折弯段相对于平直段的扭转角度β满足45° < β <90°。所述多个换热管的折弯段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对齐。可选地,每个换热管均包括多个折弯段。由此,换热器可以折弯成多种形式,例如 N型,M型或W型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换热管在折弯和扭 转之前的状态;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折弯后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一段换热管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换热器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换热管在折弯之前且相对于平 直段扭转之后的状态;和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 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1-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 流管2、多个换热管3、和翅片4。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大体平行设置且间隔开预定距离,例如第一集流管 1可以作为入口集流管,第二集流管2可以作为出口集流管,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每个换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相连,且换热管3内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如图2和3所示,每个换热管3包括平直段 31和位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32,折弯段32相对于平直段31扭转预定角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制造换热器,在组装和焊接之前,可以将换热 管3折弯,从而换热管3分成两个平直段31和位于平直段31之间的折弯段32,然后将折弯 的换热管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以及翅片4组装和焊接。在组装和焊接时,相邻 换热管3的折弯段32之间不设置翅片4。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被拉直,以示出折弯段32在折弯和 相对于平直段31扭转之间的长度A。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分为分 别位于折弯段32两侧的左侧换热器部分和右侧换热器部分。如图1-2和4所示,翅片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平直段31之间,且相邻的折弯段32 之间没有设置翅片4。这里,折弯段32也可以称为无翅片段,平直段31也可以称为有翅片 段。折弯段32在折弯之前的长度满足下面的公式5t π (180- θ )/180+2Tw 彡 A 彡 30t π (180- θ )/180+8Tw其中,A为折弯段32在折弯之前的长度,t为换热管3的厚度(图1中换热管3在 上下方向上的尺寸),Tw为换热管的宽度,且θ为换热管3折弯之后的平直段32之间的夹 角,即换热器的折弯角度,η为圆周率。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换热管3示出为扁 平管,具有大体长圆形的横截面,该长圆形由中间的矩形和连接在矩形两端的半圆形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管3的横截面并不限于上述形式,例如换热管3的横截面可以为扁的椭 圆形,或方形,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由于换热管3具有折弯段(无翅片段)32,因此, 换热器的折弯容易,折弯半径可以很小,占据的空间小,制造方便和简单,换热器的折弯角 度没有限制,并且解决了折弯处的排水问题。其次,无翅片段32在折弯之前的长度A满足 上面的关系式,因此无翅片段32的长度可以达到允许的最小值,从而增加了有效的换热器 面积,不但可以满足换热器折弯的要求,也不会因为无翅片段32太长而影响换热性能,且 不会因为无翅片段32的长度A太小而影响折弯,同时折弯后的换热器外观整齐,此外考虑 到了折弯对换热管3的影响,延长了换热管3的使用寿命,由此提高了换热器的寿命。下面参考图3进一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相连以连通第一和第二集流管,其中每个换热管包括平直段和位于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扭转预定角度;及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平直段之间,其中所述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满足下面的公式:5tπ(180-θ)/180+2Tw≤A≤30tπ(180-θ)/180+8TwA:折弯段在折弯之前的长度;t:换热管的厚度;Tw:换热管的宽度;θ:平直段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龙王伟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