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是一种手机万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手机万能充电器的缺点在于占用插座空间过大,电池充电时,较难 同时使用其他电器;充电触条置于固定手机位置的卡板内,不能依靠肉眼,而是以检测灯是 否发光,来判断电池或者触条位置正确性,最后才能充电,若需要使用同一个充电器为几块 电池充电,就要反复调整触条间距,工作过程较麻烦,而且卡板的后端受力稍有不当,就较 容易断裂,使用之后充电器将会更费力;尽管有些万能充电器增加了 USB接口,还是不能同 时为两块以上各种不同种类的电池充电,或者实现手机直充和电池独充的统一,而很多手 机用户都有备用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占用插座空间的手机万能 充电器,不仅可以同时充两块以上手机电池,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 广,并实现手机直充和电池外充之间的自由转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手机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充电器主体通过第一活动铰与背面体活 动连接,电源插头通过第二活动铰与背面体活动连接,充电器主体通过多根导电连接线与 多个充电夹装置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充电器主体(1)通过第一活动铰(14)与背面体(17)活动连接,电源插头(3)通过第二活动铰(15)与背面体(17)活动连接,充电器主体(1)通过多根导电连接线(2)与多个充电夹装置(8)活动连接;充电器主体(1)上对称设有多个功能性液晶显示屏(4)、充电显示灯(5)和USB接口(6);充电夹装置(8)内设有弹性板(9)、按压手柄(10)、充电池入口(13)、第一充电触片(11)和第二充电触片(12);三块弹性板(9)之间组成三角形结构;上下两块弹性板(9)之间构成充电池入口(13);充电池经充电池入口(13)与第一充电触片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