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0049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具备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的内部配置有发光部以及用于检测红外线的传感器部,抑制传感器部的温度上升,并且抑制由于伴随发光部的闪烁的辐射热的变化而在传感器部的输出中产生干扰噪声,从而能够降低误动作。照明器具具备:具有LED元件(未图示)的发光部(2);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元件(未图示)的传感器部(3);以及在内部配置发光部(2)及传感器部(3)的器具主体(10)。在器具主体(10)的内部的发光部(2)和传感器部(3)之间配置有隔壁(41),该隔壁(41)使从发光部(2)发射的可见光透射,并且遮断从发光部(2)向传感器部(3)发射的红外线,并且形成为不干涉传感器部(3)的检测区域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包括点灯装置以及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 部,该点灯装置根据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元件的传感器部的输出,使发光部点灯及灭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响应照明器具的节能化的要求,使用着具备发光部的照明器具及灯,由使 用低耗电LED元件的白色光源构成所述的发光部。此外,提供了一种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照明器具,其具备点灯装置,该点灯装置基于 热电传感器等的红外线传感器元件的输出,使发光部点灯以及灭灯,该照明器具在红外线 传感器元件的检测区域内没有人且没有来自红外线传感器元件的输出时,使发光部自动灭 灯,从而能够降低耗电。作为这种照明器具,以往提出了如下的照明器具(参照专利文献1),即如图8所 示,具备使用了 LED元件的多个发光部2';电路基板51',安装有该多个发光部2',并 且形成有用于将该多个发光部2'串联连接的电路图形(未图示);传感器部3',由对从 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元件构成;控制基板52',设有传感器部3' 以及控制电路(未图示),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来自传感器部3'的输出,控制后述的电源 电路;电源基板53',经由引线7'分别与电路基板51'以及控制基板52'连接,并设有对 发光部2'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未图示);基底基板1',形成为圆板状且在一个表面侧 安装有电路基板51',并且在另一个表面侧安装有控制基板52';以及器具主体10',外 形形成为电球状,并将安装有电路基板51'及控制基板52'的基底基板1'以使上述一个 表面侧朝向来自发光部2'的光射出的方向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将电源基板53'以配置 在基底基板1'的上述另一个表面侧的方式进行支承。上述控制电路根据传感器部3'的 输出,控制上述电源电路的输出,并进行从上述电源电路向电路基板51'的电流的供给及 停止,从而使多个发光部2'点灯及灭灯。这里,由上述点灯电路、上述控制电路以及上述电 源电路构成点灯装置。在此,基底基板Γ形成为在中央部设有向一个表面侧突出的俯视呈圆形状的突 出部Ia'的形状。在基底基板1'的突出部Ia'的前端面,贯通设置有传感器插通孔(未 图示),该传感器插通孔被设置成以俯视呈圆形状开口,且内径比俯视呈圆形状的传感器 部3'的外径大。在电路基板51'的中央部,开出了用于使基底基板1'的突出部Ia'插 通的突出部插通孔51a',电路基板51'以在突出部插通孔51a'中插通了基底基板1'的 突出部Ia'的方式,隔着使用硅胶等形成的散热部件54',安装于基底基板Γ的上述一 个表面侧。此外,控制基板52'以将传感器部3'插入至上述传感器插通孔中的方式,安装 于基底基板1'的突出部Ia'的另一个表面侧。另外,电路基板51'通过安装螺钉55'螺 旋在基底基板1'上,在电路基板51'和基底基板1'之间夹持有散热部件54'。此外,以往提出了如下的照明器具(参照专利文献2),S卩在安装了具有LED元件 的发光部的基板上,连接用于对发光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由此对发光部产生的4热进行散热。进而,以往提出了如下的照明器具(参照专利文献3),S卩由LED元件构成的发光 元件以及由与该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多个端子构成的端子部配置在一个基板上,并且在上述 基板上形成用于将上述发光元件和上述端子部进行热分离的槽,遮断在上述发光元件中产 生且经由上述基板传递至上述端子部的热,由此抑制上述端子部的温度上升。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2581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17904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9846号公报但是,从专利文献2、3中记载的照明器具的散热措施中可看出,一般,由LED元件 构成的发光部的发热量较大,从发光部辐射的红外线的量较大。因此,如图8所示的结构 的照明器具那样,在配置有多个发光部2'以包围传感器部3'的周围的情况下,传感器部 3'被从多个发光部2'辐射的红外线致热,传感器部3'的温度上升。此外,在传感器部 3'由检测从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元件构成的情况下,随着发光部2'的闪 烁,由于从发光部2'辐射的红外线的量的变化,传感器部3'的输出中产生干扰噪声,上 述控制电路有可能使照明器具进行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 具具备发光部以及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在内部配置了检测红外线的传感器部,抑制传感 器部的温度上升,并且抑制由于伴随发光部的闪烁的红外线的变化而在传感器部的输出中 产生干扰噪声,从而能够降低误动作。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光部,具有发光元件 ’传 感器部,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元件;点灯装置,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部的输 出,控制向发光部供给的电力,从而使发光部点灯以及灭灯;以及器具主体,保持发光部以 及传感器部,在发光部和传感器部之间配置有隔壁,该隔壁使从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透射、 且遮断从发光部向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该隔壁形成为不干涉传感器部的检测区域的形 状。根据该专利技术,通过将遮断从发光部向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的隔壁配置在发光部 和传感器部之间,隔壁遮断从发光部辐射的红外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从发光部向传感器部 辐射的红外线造成传感器部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随着发光部的闪烁而从发光部 向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的量的变化而在传感器部输出中产生干扰噪声,因此能够抑制照 明器具的误动作。此外,由于隔壁使从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透射,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部发 射的可见光的利用效率下降。此外,由于隔壁形成为不干涉传感器部的检测区域的形状,因 此从外部入射至传感器部的红外线的一部分不会被隔壁遮住,因而通过隔壁能够抑制传感 器部的检测区域被缩小。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器具主体具有用于将 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取出至外部的开口部,并且具备以覆盖上述器具主体的开口部 的方式配置的透光面板,透光面板由透射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且遮断从上述发光部 向上述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的材料形成,上述隔壁与透光面板连续一体地形成。根据该专利技术,由于上述器具主体具有用于将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取出至外 部的开口部,并且具备以覆盖上述器具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透光面板,透光面板由 透射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且遮断从上述发光部向上述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的材 料形成,上述隔壁与透光面板连续一体地形成,从而上述隔壁和透光面板各自独立的情况 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因而能够实现提高组装性能以及降低成本。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具备第一基底基板,形 成为板状,并且在中央部贯通设置有贯通孔;以及第二基底基板,形成为板状,外形形成为 比上述贯通孔小,并且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内侧,在第一基底基板上安装有上述发光部,并 且在第二基底基板上安装有上述传感器部,上述隔壁由透射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且 遮断从上述发光部向上述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从上述隔壁的第一 基底基板侧以及第二基底基板侧的端面向第一基底基板侧以及第二基底基板侧延伸的多 个第一支脚片以及多个第二支脚片,第一支脚片在前端部形成有第一爪片,该第一爪片向 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光部,具有发光元件;传感器部,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元件;点灯装置,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部的输出,控制向发光部供给的电力,从而使发光部点灯以及灭灯;以及器具主体,保持发光部以及传感器部,在发光部和传感器部之间配置有隔壁,该隔壁使从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透射、且遮断从发光部向传感器部辐射的红外线,并且该隔壁形成为不干涉传感器部的检测区域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冈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