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它包括机架,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装设于机架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外侧,散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丝印机的生产效率,减少丝印机的占地面积,并且保证印刷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丝印机
,尤其涉及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丝印机(丝网印刷机)是常见的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的印刷机器,一般由涂墨、压 印、传送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将印版装在丝 印机上,然后由人工或丝印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 印到承印物(如织带、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 印刷品。专利号为“02115251. 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色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 安装于机架上的多个印刷机头、置于多台印刷机头之间的中间干燥装置、驱动装置、传送装 置和最后干燥装置,传送装置包括驱动辊、从动辊、传输带和承印件固定装置;在机架上面 两侧安装有限位导轨,用于限制传输带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跳动;限位导轨有效防止了传输 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跳动和左右位移,保证了传输带的直线运动度。这种多色丝网印刷 机能在承印物上印刷至少两层颜色,然而其主要通过传输带的左右移动来实现承印物的传 送,不能实现持续循环印刷的目的,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当印刷机头越多的时候设备的占地 面积越大,另外,其散热效果不佳,导致传输带和承印物在进行印刷前的温度不符合要求, 影响了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 结构,能有效提高丝印机的生产效率,减少丝印机的占地面积,并且保证印刷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 结构,它包括机架,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装设于 机架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 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 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 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外侧,散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内侧。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左滚轮或右滚轮。它还包括刮墨板装置,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和第二丝印刮墨板;所述 加热装置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所述第一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 轮和右滚轮之间的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轮和张紧滚轮之间 的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右滚轮之间的传 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左滚轮之间的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第一 加热箱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位于传送带内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处于右滚轮和张 紧滚轮之间的传送带的内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均由散热风扇组成。它还包括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该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包括两个与传送带内侧触 接的防滑滚轮,两个防滑滚轮呈“八”字形排布结构。所述传送带为钢带。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其传送 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装设于机架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 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 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 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 带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外侧,散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内侧。上述的丝印机的传 送及加热散热结构,由于采用三角排布结构的滚轮驱动装置,绕设于该三角排布结构的传 送带在滚轮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作持续循环的运动,从而实现对承印物进行持续循环印刷的 目的,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在三角传送带结构外围布置印刷装置,不但可实现多层 颜色印刷的目的,还能大大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所设置的加热装置对传送带外侧的承印 物进行加热烘烤,配合所设置的散热装置对传送带内侧进行散热,可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保 证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它包括机架1,传送 装置,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3,以及装设于机架1并由驱动电机 驱动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的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 滚轮33,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31和右滚轮 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33位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且张紧滚轮33低于左 滚轮31和右滚轮32 ;所述传送带3绕设于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外周形成三 角传送带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3外侧,散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3内侧。上述的 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由于采用三角排布结构的滚轮驱动装置,绕设于该三角排 布结构的传送带3在滚轮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作持续循环的运动,从而实现对承印物进行持 续循环印刷的目的,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在三角传送带结构外围布置印刷装置,不但可实现多层颜色印刷的目的,还能大大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所设置的加热装置对传送 带3外侧的承印物进行加热烘烤,配合所设置的散热装置对传送带3内侧进行散热,可有效 提高散热效果,保证印刷质量。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一中,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左滚轮31。作为优选实 施方式,可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能有效降低传送带3的累积误差,保证印刷质量。 当然,驱动电机也可同时驱动连接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使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同步运 行,保证传送带3的运行精度。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还包括 刮墨板装置,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21和第二丝印刮墨板22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11和第二加热箱12,所述第一加热箱11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 和右滚轮32之间的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12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和张紧 滚轮33之间的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21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 11和右滚轮32之间的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22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 箱11和左滚轮31之间的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上述结构即为双层颜色印刷时的结构, 工作时,第一丝印刮墨板21对承印物进行第一层颜色的印刷,然后第一加热箱11对第一层 颜色进行加热烘烤,接着第二丝印刮墨板22对承印物进行第二层颜色的印刷,再由第二加 热箱12对第二层颜色进行加热烘烤,如此,便可完成对承印物的双层颜色印刷。当然,还可 以设为两层以上的颜色印刷,只需按同样的结构原理设置多个印刮墨板和加热箱即可,在 此不再重复描述。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装置7和第二散 热装置8 ;第一散热装置7设置在第一加热箱11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7位于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它包括机架(1),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3),以及装设于机架(1)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滚轮驱动装置; 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的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33)位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且张紧滚轮(33)低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所述传送带(3)绕设于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 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3)外侧,散热装置装设于传送带(3)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华,邱会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多普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