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628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连接器,包括有座体及无线传输模块,其中座体内部的容置空间为收容有无线传输模块,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穿置部,而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有无线网卡及可与无线网卡一侧插接部形成电性对接的转接模块,且转接模块上设有可穿出穿置部与预设电子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传输脚位组,由此可将无线网卡插接部上的信号脚位组转接成转接模块相对应的传输脚位组,以妥善安排整体空间配置、简化脚位电路布局,也可通过座体模块化设计架高或层叠无线传输模块,并在电路板上设置更多电子零组件,以降低建构的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连接器,尤指座体内部收容有无线传输 模块,使其无线网卡上的信号脚位组转接成传输单元相对应的传输脚位组,由此简化电路 布局、降低建构的成本。
技术介绍
现今无线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数位科技来说是一个崭新的纪元,其提供了一 种方便、有效率以及可靠的行动上网方式,由于可移动性、不会受缆线使用的限制,加上安 装简易等特性,使得无线网络不仅可满足家庭内部网络及小型家庭办公室的需求,更进一 步朝区域无线网络来发展,例如机场、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浏览 网页、资料传输与搜寻、交易及收发电子邮件等,也为使用者线上沟通管道与捷径。再者,随着电脑、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广泛的应用,对于周边扩充卡与显示卡 大量的资料传输,早期扩充界面的汇流排传输架构已经越来越不敷使用,为了解决频宽 不足的问题,便有相关业者发展出下一世代的周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简称PCIExpress)架构,为了涵盖各阶层的传输频宽需 求,目前的PCI Express规划有xl、x2、x4、x8、xl6、x32. · ·等通道(Lane),每种规格有不 同的脚座设计,因此外观、长度上就会不同;此外,PCI Express架构除了传输频宽大、应用 范围广泛的特点的外,其电气特性不但设计体积较小,成本也降低许多,故PCI Expres s还 设计了行动装置使用的迷你周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界面卡PCI ExpressMini Card与 迷你高速传输卡Express Mini Card规格,并支援热插拔的功能。上述的电子装置都朝向多功能、用途以及附加更多的周边设备迈进,且正因电子 装置目前的设计愈来愈小,使其电路板上可利用的空间则越趋于狭窄,导致电路板上的电 子零组件都需配合予以改变,然,PCI Express Mini Card的连接界面规格为正、反面各具 二十六支的信号脚位,其电路板配合脚座设计也需要设置相对应的五十二支信号脚位,造 成电路板脚位的电路布局更为复杂、无法简化,并与脚座周围其他电子零组件的间的距离 过于密集而容易发生接触、短路的情形发生,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与稳定性,所以要如何妥 善安排电路板上的整体空间配置、简化脚位电路布局,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果,才能在电 路板上设置更多的电子零组件,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座体内部的容置空间为收容有无线传输模块,而无线 传输模块包括有无线网卡及可与无线网卡一侧插接部形成电性连接的转接模块,且转接模 块上设有可穿出座体与预设电子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传输脚位组,而无线网卡可为迷你周 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界面卡(PCI Express Mini Card),则可通过座体模块化设计架 高或层叠无线传输模块来避免与电路板上的电子零组件发生接触、短路的情形发生,并在 电路板上设置更多电子零组件,以降低整体建构成本。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无线传输模块所具的脚座为与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使 其无线网卡一侧的插接部插接于脚座的插槽内部,由此可将无线网卡插接部符合周边元件 内连接高速汇流排(PCI Express)连接界面的信号脚位组五十二支脚位通过脚座转接成传 输单元相对应的传输脚位组十一支或十一支以上连接脚位,且可妥善安排预设电子装置内 部电路板上的整体空间配置、简化脚位的电路布局,使其外观更为小型化。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无线传输模块可利用无线网卡所具的电路板一侧传 输天线部电性连接有设置于座体内部或外部的多个天线,且天线可为线圈式、平面式或外 接式天线的型式通过座体上的盖体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并由较大面积的天线整合到电路 板上增益信号传输的品质与强度,而具有良好的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效果。一种具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连接器,包括有座体及无线传输模块,其中该座体内 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贯通状的穿置部;该无线传 输模块为收容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并包括有无线网卡及与无线网卡一侧插接部形成电性 对接的转接模块,且转接模块上设有穿出穿置部与预设电子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传输脚位 组。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可将无线网卡插接部上的信号脚位组转接 成转接模块相对应的传输脚位组,以妥善安排整体空间配置、简化脚位电路布局,也可通过 座体模块化设计架高或层叠无线传输模块,并在电路板上设置更多电子零组件,以降低建 构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容置空间;130-容室;101-穿置部;131-第一盖板;102-开口 ; 1311-嵌槽;11-基座;1312-挡板;111-壁板;1313-卡持槽;112-凸扣;132-第二盖板; 12-外壳;1321-嵌槽;121-壁板;1322-挡板;122-凸扣;1323-卡持槽;13-盖体;133-定 位柱;2-无线传输模块;21-无线网卡;22-转接模块;211-电路板;221-脚座;2111-接合 孔;2211-插槽;212-传输天线部;222-传输单元;213-天线;2221-转接板;214-插接部; 223-导线电路;215-信号脚位组;23-传输脚位组;216-指示灯模块;3-屏蔽壳体;31-前 侧面;311-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绘图就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 楚看出,本技术为包括有座体1、无线传输模块2及屏蔽壳体3,其中该座体1为具有基座11及外壳12所构成,并于座体1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且 容置空间10底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贯通状的穿置部101,而座体1前方开口 102处设有呈外凸状的盖体13,再于盖体13内部设有可与容置空间10相连通的容室130 ;此外,盖 体13与座体1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所制成,且该盖体13也可具有第一盖板131及第 二盖板132。该无线传输模块2为包括有无线网卡21、转接模块22及传输脚位组23,其中,无 线网卡21设有具预设电路布局及电子零组件的电路板211,并于电路板211上设有可收发 无线信号的传输天线部212及可与传输天线部212呈电性连接的多个天线213,且远离传输 天线部212的另侧插接部214上设有符合PCI Express连接界面的信号脚位组215 ;另,上 述无线网卡21可为迷你周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界面卡(PCI Express Mini Card)的 型式。再者,上述的转接模块22为具有脚座221及传输单元222,并于脚座221内部设有 可供无线网卡21 —侧板缘插接部214呈电性对接的插槽2211,且插槽2211可为符合PCI Express规格的连接界面,而传输单元222为与脚座221形成电性连接,并于传输单元222 上设有传输脚位组23 ;又,传输单元222可为信号转接或传输所使用的转接板22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及无线传输模块,其中:该座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贯通状的穿置部;该无线传输模块为收容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并包括有无线网卡及与无线网卡一侧插接部形成电性对接的转接模块,且转接模块上设有穿出穿置部与预设电子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传输脚位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弘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