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系列高压开关组合电器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316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安装于一充有绝缘介质的封闭金属接地壳体内,包括有上、下静触头及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触座安装在传动绝缘轴上;传动绝缘轴的下方设有U型导体;所述U型导体与位于开关外部的主回路导体导电连接,该U型导体直接固定在该主回路导体上,或,通过盆式绝缘子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动触头触座的外廓,纵向置于U型导体的凹槽内,并与其通过导电触指保持电接触。本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可由操作机构驱动,不存在隔离/接地间的误操作,可节省隔离/接地间的电气操作联锁;而且,由于采用浮动型自适应导电接触结构,本开关易于加工装配,还可同时大大降低装配中的尺寸精度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高压开关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三工位隔离/接地开 关,以及,应用有该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的系列高压开关组合电器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 输电线路。
技术介绍
高压隔离/接地开关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维护的重要保证。高压隔离/接地开 关的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高压隔离开关利用明显的可视分段间隙,以此 隔离高压电源,保证安全检修。接地开关是在此分段间隙的基础上,使需要检修的部分通过 接地开关保持零电位,确保检修工作安全可靠。常见的三工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包括有一个动触头和位于动触头两旁的两个 静触头。工作状态下,动触头受操作机构驱动打向不同触头或不同方位时,会使得该三工位 开关处于不同的三个工位工作位置、隔离位置、接地位置。在工作位置时能可靠地通过工 作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在隔离位置时利用断口的绝缘能力可使需要检修或分段的线路与 带电的线路相互隔离,在接地位置时可使需检修的线路段保持零电位,确保人员及电力系 统的安全。高压开关对绝缘性能的要求很高,所以目前国内外高压开关多采用三工位六氟化 硫开关,其动、静触头都安置在密闭的充满SF6气体的封闭体内。这样,在安装调试过程中, 由于动、静触头无确定的安装基准,而且动、静触头本身受加工精度所限极可能存在加工误 差,加之无法通过测量精确确定安装位置,所以,往往只能在安装完成后,通过电性能检查 来判别装配质量的优劣。一旦检出不合格品,就不得不重新拆装,这极其影响生产效率,并 易造成相关零部件的损坏。由于三工位六氟化硫隔离/接地开关在现有的电力系统应用较多,基于上述原 因,在装配调试中均存在装配工艺及装配质量问题,甚至,部分设备的装配质量问题,在电 性能检查中未能及时发现,使得产品带着隐患进入电力系统运行。三工位六氟化硫隔离/接地开关,不仅广泛用于HGIS及GIS高压开关组合电器, 也见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以下,附上HGIS及GIS高压开关组合电器, 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相关定义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即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指以六氯化硫(SF6)气 体作为绝缘介质,将多个设备及母线组合在一起的设备组合体,即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它 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等大型的一次设备外,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 感器、电流互感器、进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一次设备,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 合成一个整体。HGIS(Hyp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指以六氯化硫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将 多个设备(根据需要可以有断路器、母线隔离开关、出线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组合 在一起的电器,而母线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不包括在组合电器中。HGIS的结构与GIS基本相同,但它不包括母线设备。母线不装于SF6气室,是外露的。GIL (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 输电线路。GIL源于SF6绝缘的金属封闭母线,是一种采用SF6气体或SF6和N2混合气体 绝缘、外壳与导体同轴布置的高电压、大电流电力传输设备。其电气特性与架空线路相似, 无绝缘老化问题,损耗低,安全防护性好,占地空间小,在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方面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由一台操作机构驱动,不存在常规的隔离/ 接地间的误操作,节省了隔离/接地间的电气操作联锁;而且,加工工艺简化,易于装配的 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以下是本技术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的 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包括有 上、下静触头,及位于上、下静触头之间的动触头;所述上静触头,用于与线路侧电路进行电 连接;所述下静触头,用于连接接地回路;所述动触头,用于将主回路与线路侧电路或接地 回路进行电切换连接,包括有连为一体的触座和触刀,所述触座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主 回路,所述触刀可选择地与所述上、下静触头进行电接触;该三工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 安装于一封闭的金属接地壳体内,该壳体内充有气态或液态绝缘介质;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动触头的触座,为板状,且,通过其中部的轴孔安装在一根横向设置于所述壳 体内的传动绝缘轴上;随着所述传动绝缘轴的转动,所述触刀可选择地与所述上、下静触头 进行电接触,或者,均不接触;所述传动绝缘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其另一端,通过 轴承及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上的法兰盘,伸出壳体外并与外部的操作机构相连;所述传动绝缘轴的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传动绝缘轴呈直角安装的U型导体;所 述U型导体,包括有U型凹槽;所述动触头触座的板状外廓,纵向嵌置于该U型凹槽内,并通 过设在该U型凹槽内的导电触指与所述U型导体保持电接触;所述U型导体的U型凹槽底 部,直接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安装于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盆式绝缘子上,或者是,通过导 电体穿过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在本开关外部的主回路导体上;所述下静触头,直接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静触头,直接 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安装于固定在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的盆式绝缘子上,或者是,通过导电 体穿过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紧固于固定在本开关上部的线路侧接线端子上。上述方案中充于壳体内的绝缘介质,可为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氮气或六氟化硫寸。上述方案中的所述主回路导体,包括但不限于管道母线,断路器的出线端,或,连 接电缆的导电锥。上述方案中的所述导电触指,优选采用表带型导电触指或螺旋弹簧导电触指。所述上、下静触头,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结构,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上、下静触 头上,设有与动触头触刀相适应的U形凹槽;该U形凹槽的两内侧壁上,设置有表带型导电 触指或螺旋弹簧导电触指。为进一步降低本开关组装时的工艺难度,同时,便于动静触头间的可靠电接触,本 专利技术人利用花键联接所具有的轴向导向性好的特点,对上述方案作了进一步优化所述动 触头与所述传动绝缘轴之间采用花键联接。显然,上述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和现有技 术中的三工位六氟化硫隔离/接地开关一样,完全适用于HGIS高压开关组合电器及GIS高 压开关组合电器中;同理,也适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高压隔离 /接地开关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和优点1、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机构合二为一,动触头公用。动触头为刀板结构,通过旋转 动触头实现主回路关合,隔离绝缘及接地回路关合,实现三工位的电气性能。各工位的切换 可由一台操作机构驱动。因此,该三工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不存在常规的隔离/接地间 的误操作,节省了隔离/接地间的电气操作联锁,使运行可靠性显著提高。2、通过U型导体U型凹槽内的导电触指将主回路电流引入动触头,不论U型导体 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盆式绝缘子上还是通过导电体穿过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在本开关 外部的主回路导体上,均可实现自适应导电接触,降低对工件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的要求。在壳体内的U型导体是采用通过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包括有上、下静触头,及位于上、下静触头之间的动触头;所述上静触头,用于与线路侧电路进行电连接;所述下静触头,用于连接接地回路;所述动触头,用于将主回路与线路侧电路或接地回路进行电切换连接,包括有连为一体的触座和触刀,所述触座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主回路,所述触刀可选择地与所述上、下静触头进行电接触;  该三工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安装于一封闭的金属接地壳体内,该壳体内充有气态或液态绝缘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头的触座,为板状,且,通过其中部的轴孔安装在一根横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传动绝缘轴上;随着所述传动绝缘轴的转动,所述触刀可选择地与所述上、下静触头进行电接触,或者,均不接触;  所述传动绝缘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其另一端,通过轴承及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上的法兰盘,伸出壳体外并与外部的操作机构相连;  所述传动绝缘轴的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传动绝缘轴呈直角安装的U型导体;所述U型导体,包括有U型凹槽;所述动触头触座的板状外廓,纵向嵌置于该U型凹槽内,并通过设在该U型凹槽内的导电触指与所述U型导体保持电接触;所述U型导体的U型凹槽底部,直接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安装于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盆式绝缘子上,或者是,通过导电体穿过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在本开关外部的主回路导体上;  所述下静触头,直接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静触头,直接或通过导电体间接地安装于固定在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的盆式绝缘子上,或者是,通过导电体穿过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紧固于固定在本开关上部的线路侧接线端子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培龚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电新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