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160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包括驾驶室、车架、发动机、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动力输出轴、前后驱动桥和行走轮,所述发动机具有一附属托架,所述前驱动桥安装在所述附属托架上;所述车架的前端与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的壳体相连、后端连接所述后驱动桥;所述驾驶室、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除前驱动桥外的各系统分别安装在车架上,从而构成半车架式结构,使得拖拉机具有无架式和全架式的优点:结构布置灵活,车架作为基础件,强度高,刚性好,拆装维修方便,整机维修性能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技术介绍
国家对1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09、2010年一般农机具单 机补贴不超过5万元,而1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单机最高可补12万元,同时,国家从2009 年开始推行以深松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动,使得100马力以 上拖拉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国内只有数家能批量生产1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厂家,市场还处于导 入期,产品可靠性还有待提高。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为传统的单元组合式(即,无架式), 虽然无架式大功率拖拉机结构布置灵活,但是由于制造、作业适应性和使用等多重因素影 响,这种结构产品偶有“断腰”,“毁箱”故障发生,而一旦发生这类故障,该拖拉机当季作业 量将大打折扣,基本上终止。少数拖拉机采用全架式,如专利号为“ZL200610096680.7”, 名称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的拖拉机即采用全架式结构,各系统 采用模块化结构,且动力输出轴传动系统变为从发动机引出动力经传动轴一中间箱-传动 轴_内装动力输出轴的终传动箱这样的传动结构,虽然该种结构形式的拖拉机便于扩展应 用范围、维修性较好,但因全架式的车架限制减小了前桥的转向角度和摆动角度,一定程度 上还影响了司机观察前轮的效果,这些都不尽人意。因此,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半架式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以解决无架式、全架式大功 率轮式拖拉机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无架式及全架式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布置灵活、强度高、整机维修性能好的半架式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包括驾驶室、车架、发 动机、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动力输出轴、前后驱动桥和行走轮,所述发动机具有一附属托 架,所述前驱动桥安装在所述附属托架上;所述车架的前端与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的壳体相 连、后端连接所述后驱动桥;所述驾驶室、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附属托架从所述发动机的机壳前部下端向 前延伸,所述前驱动桥通过一支撑座安装在所述附属托架上。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变速箱包括彼此独立的主变速箱及副变速 箱,所述主变速箱与所述副变速箱之间通过一中间传动轴相连成一组件。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副变速箱和所述动 力输出箱之间。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前驱动桥通过一前传动轴与所述副变速箱 连接,所述后驱动桥通过一后传动轴与所述副变速箱连接。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前传动轴、后传动轴为带万向节的传动轴。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减震元件。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变速箱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减震元件。上述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其中,所述动力输出箱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减震元件。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前驱动桥安装在发动机的附属托架上,除前驱动桥 外的各系统分别安装在车架上,从而构成半车架式结构,使得拖拉机具有无架式和全架式 的优点结构布置灵活,车架作为基础件,强度高,刚性好,拆装维修方便,整机维修性能好; 并且,前驱动桥转向和摆动灵活,也便于司机观察前轮。进一步地,变速箱和副变速箱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部件,可专业化批量生产。变速箱 和副变速箱可安装联接成一个组件,通过发动机、双作用离合器,变速箱和副变速箱的次第 传递,在副变速箱输出端实现发动机动力独立、全功率输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底盘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前桥与附属托架连接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驾驶室20-车架30-发动机310-附属托架320-支撑座330-机壳40-变速箱410-主变速箱420-副变速箱50-动力输出箱60-动力输出轴710-前驱动桥720-后驱动桥80-行走轮910-前传动轴920-后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 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 制。4本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针对的是功率段为100马力 180马力的轮式 拖拉机,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包括驾驶室10、车架20、发动 机30、变速箱40、动力输出箱50、动力输出轴60、前后驱动桥710、720和行走轮80。车架20为一钢结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车架20的前端与发动机30输出 端的壳体相连、后端连接后驱动桥720。拖拉机上的除前驱动桥710的几大主要部件,如,驾 驶室10、变速箱40、动力输出箱50皆安装在车架20上,车架20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 设备投资小。发动机30采用拖拉机用或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性能优良,经济性好。与现有技术 不同的是,发动机30具有一附属托架310,该附属托架310从发动机30的机壳330前部下 端向前延伸,并且,前驱动桥710通过一支撑座320安装在该附属托架310上(见图4)。 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拖拉机除前驱动桥710外的各系统皆分别安装在车架20上,从而 构成半车架式结构,使得拖拉机具有无架式和全架式的优点结构布置灵活,车架作为基础 件,强度高,刚性好,拆装维修方便,整机维修性能好。本技术的拖拉机的整车主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箱、副变速箱、后驱动桥、 前驱动桥和传动轴组成,如图2所示,本技术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主传动系统是用如 下方式实现的1、变速箱40包括彼此独立的主变速箱410及副变速箱420,该主变速箱与副变速 箱420之间通过一中间传动轴(图中未示出)相连成一组件。这样,通过发动机30、双作用 离合器(图中未示出)、主变速箱410和副变速箱420的次第传递,在副变速箱420输出端 实现发动机动力独立,全功率输出。2、动力通过离合器直接传输到变速箱40的输入端,然后,副变速箱420将动力通 过动力输出轴60传输到动力输出箱50上。并且,副变速箱420与前驱动桥710和后驱动 桥720之间分别由十字节万向传动轴910、920传动,最终由前驱动桥710和后驱动桥720 驱动车轮运动。前传动轴910、后920为带万向节的传动轴,保证了在不同高度的传动部件 之间的平稳传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系统的大部分部件采用市场上已批量生产的成熟的汽车 或工程机械部件,不但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而且经济性好。另外,拖拉机的其它部件,如制动 系统、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液压系统、操作台架,驾驶室、发动机罩、挡泥板和电气系统等和 现有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结构没有什么区别,均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整机要求有规律地组建。为了减缓变速箱的振动,变速箱40与车架20之间装设减振器或减振橡胶块。为 了避免拖拉机在运动中发动机和动力输出箱直接承受由于地面凸凹不平造成的振动损伤。 动力输出箱50安装在车架20的中后部的后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包括驾驶室、车架、发动机、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动力输出轴、前后驱动桥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具有一附属托架,所述前驱动桥安装在所述附属托架上;所述车架的前端与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的壳体相连、后端连接所述后驱动桥;所述驾驶室、变速箱、动力输出箱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民余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弈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