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632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滚轮,包括一筒体、一杆体单元,及一导引单元。借由将供油料流通的杆体单元的输入管件、输出管件分别间隔在该杆体单元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中,使该加热滚轮在进行热滚作业时,该第一、二杆体较不易因油料热度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使该第一、二杆体在轴承上能够顺利运转而不会因形变过大造成磨损的现象,借以避免热滚作业因导入加热油料而造成卡制停摆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滚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热煤油作为加热媒介的加热 滚轮。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的木板,在基于美观的前提下,会于该木板的表面贴设有装饰纸或 P. V. C.胶皮,上述的贴合作业程序是先在该木板上涂布一层黏胶,再将装饰纸或者是 P. V. C.胶皮整张导入而对合在该木板上,接着再进一步以电热滚轮进行滚轧,就能够使装 饰纸或P. V. C.胶皮稳固地贴合于该木板上。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热滚轮主要是由一外滚筒11、一沿该外滚筒11长度方向穿 伸于该外滚筒11上的中心杆12、二分别设置在该外滚筒11两端的筒盖14、二分别供该中 心杆12穿伸且分别设置在该外滚筒11两端的轴承15、多数个间隔设置在该外滚筒11中且 供该中心杆12穿置的固定盘座13,及多数根穿插嵌设在所述固定盘座13的电热管16。实 际上所述电热管16的数量为9根,而图1中因视角关系只绘示出两个,借由所述电热管16 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热能于该外滚筒11的表面,借此在与木板(图未示)相接触以进行 热滚黏贴时,使装饰纸或P. V. C.胶皮能够稳固地贴合在该木板的表面上。所述电热管16是借由电热线通电而能产生热度,并向外散发出热能,但是由于每 一根电热管16加热所耗费的功率颇高,再加上加热该外滚筒11必须利用有多数根电热管 16,才能使该外滚筒11的表面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因此电量的消耗较大。另外,所述电热管16皆为电子元件,较容易受到温度、湿度或机器震动的影响而 造成零件的损坏,因而势必要进行周期性的零件维修检查,以维持电热滚轮进行热滚作业 的顺畅,但是过于频繁的维修检查动作往往会导致成本提高而影响产品的获利,因此确实 有必要对以上缺点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并降低损耗的加热滚轮。于是,本技术加热滚轮,流通有油料以进行加热作业,该加热滚轮包括一个筒 体,该筒体包括一个内围绕壁,及一个环设在该内围绕壁外的外围绕壁,该内围绕壁界定有 一个设置空间、一个连通该设置空间的输入口,及一个连通该设置空间且相反于该输入口 的输出口,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滚轮还包括一个杆体单元,包括一个呈中空状且伸出该输入口的第一杆体,及一个呈中空状 且伸出该输出口的第二杆体;及一个导引单元,包括一个间隔设置在该第一杆体内的输入管件、一个间隔设置在 该第二杆体内的输出管件、一个组合在该输入管件且末端突出开放于内围绕壁外侧的导入 管体,及一个组合在该输出管件且末端突出开放于内围绕壁外侧的导出管体,且该输入管 件形成有一个供油料流通的输入通道,该输出管件形成有一个供油料流通的输出通道,该3导入管体具有一个连通该输入通道的第一流道,该导出管体具有一个连通该输出通道的第二流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内围绕壁与外围绕壁间界定有一个加热空间,该 第一流道能够连通该输入通道与加热空间,该第二流道能够连通该输出通道与加热空间, 而使油料依序自该输入通道、第一流道、加热空间、第二流道而流通至该输出通道。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内围绕壁与外围绕壁间界定有一个加热空间,该 导引单元还包括一个呈螺旋状绕置在该内围绕壁的外壁面的螺旋隔板,以使该加热空间能 够界定出一个沿着该螺旋隔板且连通该导入管体与该导出管体的螺旋流道,而使油料依序 自该输入通道、第一流道、螺旋流道,及第二流道而流通至该输出通道。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输入管件具有一个位于该设置空间中的第一螺 合部,该导入管体具有一个能够与该第一螺合部相互螺合的第一连接部,使该输入管件与 导入管体呈L形接设,该输出管件具有一个位于该设置空间中的第二螺合部,该导出管体 具有一个能够与该第二螺合部相互螺合的第二连接部,使该输出管件与导出管体呈L形接 设。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内围绕壁还具有一个内壁面,该杆体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个位于该设置空间中且连设在该内围绕壁的内壁面上的第一支撑架,及至少一个位 于该设置空间中且连设在该内围绕壁的内壁面的第二支撑架,该第一、二支撑架是分别连 接在第一、二杆体上。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第一支撑架具有多数根自该第一杆体向外延伸 的第一肋条,该第二支撑架具有多数根自该第二杆体向外延伸的第二肋条,所述第一肋条 与第二肋条是连接该内围绕壁的内壁面。较佳地,前述的加热滚轮,其中该筒体还包括二分别封挡该内围绕壁两端开口且 能够封闭该设置空间的内挡盖,及二分别封挡该外围绕壁两端开口且能够封闭该加热空间 的外挡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供油料流通的输入管件、输出管件分别间隔 设置在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中,在进行加热作业时,该第一、二杆体与该输入管件、输出管件 间形成有间隔距离而不容易导热,该第一、二杆体较不易因油料热度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 缩的物理变化,使该第一、二杆体在轴承上能够顺利运转而不会因形变过大造成磨损的现 象,借以避免热滚作业因导入加热油料而造成卡制停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现有的电热滚轮结构;图2是一部分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加热滚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部分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出管体与输出管件螺合的态样;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入管体与输入管件螺合的态样;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及图7是一部分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加热滚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 的编号来表示。如图2、3所示,本技术加热滚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筒体3、一杆体单 元4,及一导引单元5,在实施时,本技术加热滚轮中流通有油料(图未示),而且是用以 设置于两轴承21上,并借由一驱动马达(图未示)带动该导引单元5转动,以进行加热作 业。该筒体3包括一内围绕壁31、一环设在该内围绕壁31外的外围绕壁32、二分别 封挡该内围绕壁31两端开口的内挡盖33,及二分别封挡该外围绕壁32两端开口的外挡盖 34,该内围绕壁31界定有一设置空间311、一连通该设置空间311的输入口 312,及一连通 该设置空间311且相反于该输入口 312的输出口 313,而且,该内围绕壁31与外围绕壁32 间界定有一加热空间30,所述内挡盖33能够封闭该设置空间311,该外挡盖34能够封闭该 加热空间30。该杆体单元4包括一呈中空状且枢设在一轴承21内的第一杆体41、一呈中空状且 枢设在另一轴承21内的第二杆体42、多个位于该设置空间311中且连设在该内围绕壁31 的内壁面314上的第一支撑架43,以及多个位于该设置空间311中且连设在该内围绕壁31 的内壁面314的第二支撑架44。该第一杆体41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43上且伸出该输 入口 312,该第二杆体42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44上且伸出该输出口 313,另外,由于所 述轴承21是呈相对设置,因此,当该第一杆体41与第二杆体42被驱动马达(图未示)传 动时,能够同轴旋转。该导引单元5包括一间隔设置在该第一杆体41内的输入管件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滚轮,流通有油料以进行加热作业,该加热滚轮包括一个筒体,该筒体包括一个内围绕壁,及一个环设在该内围绕壁外的外围绕壁,该内围绕壁界定有一个设置空间、一个连通该设置空间的输入口,及一个连通该设置空间且相反于该输入口的输出口,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滚轮还包括:一个杆体单元,包括一个呈中空状且伸出该输入口的第一杆体,及一个呈中空状且伸出该输出口的第二杆体;及一个导引单元,包括一个间隔设置在该第一杆体内的输入管件、一个间隔设置在该第二杆体内的输出管件、一个组合在该输入管件且末端突出开放于该内围绕壁外侧的导入管体,及一个组合在该输出管件且末端突出开放于该内围绕壁外侧的导出管体,且该输入管件形成有一个供油料流通的输入通道,该输出管件形成有一个供油料流通的输出通道,该导入管体具有一个连通该输入通道的第一流道,该导出管体具有一个连通该输出通道的第二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旺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