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效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4165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应用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田汽井用热效能检测装置。一种热效能检测装置,其结构如下:温度测量装置(1),温度测量装置(1)的输出端与存储器(2)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器(2)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输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停止注汽时,井内蒸汽压力降低时温度测量装置再反复测几次,得到并记录在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多条不同温度曲线,微处理器挑取其中能够反映渗透层吸汽变化的两条温度曲线进行叠合,应用热能计算方法进行处理校正,输出结果后,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吸汽剖面测试的准确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田汽井用热效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解稠油注汽井吸汽层位和吸汽量,采用高温下井仪进行测试,然后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注汽量,但因涡轮流量计分辨率低,受影响因素又很多,所以用它很难定量各层吸汽量,误差很大,直接影响最终吸汽剖面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热效能检测装置,目的是为了提高吸汽剖面测试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效能检测装置,其结构如下: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测量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测量装置为1-3个。所述的输出装置为打印机或绘图仪。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停止注汽前测一次,停止注汽后再反复测几次,得到并记录在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多条不同温度曲线,微处理器挑取其中能够反映渗透层吸汽变化的两条温度曲线进行叠合,确定并计算吸汽面积,应用热能计算方法进行处理校正,计算出各渗透层具有的热能,再计算出各层相对吸汽量,输出结果。使得本技术具有提高吸汽剖面测试的准确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温度测量装置,2、存储器,3、微处理器,4、输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这不能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热效能检测装置结构如下:两个温度测量装置1的输出端与存储器2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器2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输出装置4连接。输出装置4为打印机或绘图仪。上述的温度测量装置1为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装置1也可以是1个、2个或3个。如果是1个温度测量装置1,则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测量。如果是2-3个温度测量装置也要反复多次测量,多个探头可以提高测量精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温度测量装置在不同时刻测量到每个层上温度变化,测量结束后将测量结果输出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挑取其中能够反映渗透层吸汽变化的两条温度曲线进行叠合,应用热能计算方法进行处理校正,计算出各层热能,计算吸汽面积,进一步计算各个吸汽层的吸汽面积百分数(相对吸汽量),然后将结果通过输出装置输出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效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温度测量装置(1),温度测量装置(1)的输出端与存储器(2)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器(2)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输出装置(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效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温度测量装置(1),温度测量装置(1)的输出端与存储器(2)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器(2)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输出装置(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鸿远测试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