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1131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主要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所使用的光源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较高及使用成本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主光源(2)及侧光源(3)的发光体均为红光LED灯(4),红光LED灯(4)安装在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内,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上均设有凸透镜(7);4、6或8个侧光源(3)对称分布在主光源(2)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扇形的圆周上,主光源(2)发出的线性光束与侧光源(3)发出的线性光束聚集在同一聚光带上。该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降低了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具有扫描图像成像清晰、使用寿命长及使用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光源,尤其是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rad以下简称PCB)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集成、安装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PCB的质量检测时,通常采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英文简称AOI),利用面阵和线阵工业CCD以图像分块连续扫描方式为基础,运用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对PCB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PCB是否合格及存在的缺陷。其中光源设备在影像检测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国外先进的PCB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所使用的光源是采用卤素灯,主要由1个主光源与2个侧光源组成,利用卤素灯发出的强光一次扫描成像,这种光源存在以下缺陷:1、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较高,需要PCB半成品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才能够形成漫反射,形成清晰扫描图像,同时,光源强度太强,角度不够丰富,由于只是三组光,很多低角度的光没有,从而PCB板的边缘不清晰。当PCB的表面很光滑时,由于光线较强PCB上的一些点没有反射出光,一是易出现拉曝现象,图像不清晰;二是没有形成较好的漫反射,曝光后会出现一些黑点,不能得到清晰的扫描图像,难以对PCB进行检测,因此,对于表面很光滑的PCB要增加一道表面粗糙度处理的工艺,然后才能进行检测,增加了PCB的加工成本。2、使用寿命短,功耗大,平均每台每小时的功耗在1kw,另外每2周就要换一次灯泡,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主要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所使用的光源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较高及使用成本高的问题。该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采用红色LED发光体,主光源与侧光源合理配置,与TDI(Time Delay Integration)相机配套使用,实现多帧连续拍摄复合成像,降低了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具有扫描图像成像清晰、使用寿命长及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包括安装座、主光源及侧光源,主光源及侧光源的发光体均为红光LED灯,红光LED灯安装在主灯安装框及侧灯安装框内,主灯安装框及侧灯安装框上均设有凸透镜;4、6或8个侧光源对称分布在主光源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扇形的圆周上,主光源的焦点与侧光源的焦点在同一聚光带上。所述的红光LED灯与凸透镜之间设有光栅。所述的安装座由2个边板、连接板及连接条组成,主灯安装框及侧灯安装框安装在2个边板之间且可调整角度。所述的红光LED灯所发出的红光波长为610~630nm。所述的主光源的下方设有半反镜,所述的半反镜下表面对应侧平行设有全反镜。-->所述的全反镜位于与主光源相邻的侧光源的上方,该位置的侧光源采用通气底座,利用流通空气进行散热;其它侧光源采用散热片式底座,散热片式底座上安装风扇进行散热。所述的半反镜及全反镜均安装在镜框内,镜框的两端穿过安装座的2个边板置于固定板内,固定板通过螺钉与边板相固定,固定板四周的边板上设有螺纹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主光源及侧光源聚焦后在同一聚光带上,该聚光带位于PCB板的表面,利用红光对PCB板进行多角度照射,红光可以透过光学镜片而且波长较短,能够形成较好的漫反射,PCB板中的铜对红光反射最好,环氧树脂对铜反射差,这样灰度值可以拉开,而TDI相机的CCD对红光感光效果最好,因而能够得到清晰的PCB板扫描图像,通过TDI相机多帧连续拍摄复合成像,降低了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另外,红光LED灯的使用寿命长,可连续使用半年以上,不用经常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因此,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扫描图像成像清晰、使用寿命长及使用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主光源2的结构剖视图;附图3是图1中侧光源3的结构剖视图;附图4是图1中安装座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1中通气底座1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红光LED灯4的光线透过光栅16的光线图;附图8是红光LED灯4直接照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图。图中1-安装座,2-主光源,3-侧光源,4-红光LED灯,5-主灯安装框,6-侧灯安装框,7-凸透镜,8-边板,9-连接板,10-半反镜,11-全反镜,12-通气底座,13-散热片式底座,14-风扇,15-连接条,16-光栅,17-镜框,18-固定板,19-螺纹孔,20-上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图3、图4所示,该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包括安装座1、主光源2及侧光源3,主光源2及侧光源3的发光体均为红光LED灯4,红光LED灯4安装在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内,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上均设有凸透镜7;4、6或8个侧光源3对称分布在主光源2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扇形的圆周上,主光源2的焦点与侧光源3的焦点在同一聚光带上,即该焦点处于侧光源3的扇形面圆心处。主光源2及侧光源3聚焦后在同一聚光带上,该聚光带位于PCB板的表面,利用红光对PCB板进行多角度照射,红光可以透过光学镜片而且波长较短,能够形成较好的漫反射,PCB板中的铜对红光反射最好,环氧树脂对铜反射差,这样灰度值可以拉开,而TDI相机的CCD对红光感光效果最好,因而能够得到清晰的PCB板扫描图像,通过TDI相机多帧连续拍摄复合成像,降低了对PCB半成品表面的要求;TDI(Time Delay Integration)相机是一种高灵敏度相机,通-->常应用于在高灵敏度下进行高速运转图象的拍摄工作。利用TDI相机的特性和红光LED波长的特点可以实现PCB板的铜面在轻微氧化和中度氧化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光曝效果。另外,红光LED灯4的使用寿命长,可连续使用半年以上,不用经常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因此,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扫描图像成像清晰、使用寿命长及使用成本低的特点。由图2结合图3、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的红光LED灯4与凸透镜5之间设有光栅16。各红光LED灯4发出的红光较散,而且存在死点现象,红光LED灯4发出的红光透过光栅16后,经过光栅的漫反射及折射,不会出现照不到的死点现象,而且会形成较平行的光束,然后再经过凸透镜5聚焦,由于主光源2与侧光源3上的凸透镜7曲率半径不同,在主光源2内设有上透镜20,用以改变主光源2的聚集光带,使得红光经主光源2及各侧光源3后聚焦在同一聚光带上,该聚光带位于PCB板的表面,形成对PCB板的表面多角度照射,同时也提高了亮度。本实施例的最佳设计方案是主光源2和侧光源3均采用发光角度60°的大功率红光LED灯,主光源2在距其透镜顶部的距离10cm处形成3mm的聚集光带,侧光源3的聚集光带与主光源2的聚集光带重合。由图1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安装座1由2个边板8、连接板9及连接条15组成,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安装在2个边板8之间且可调整角度。连接板9及连接条15起固定作用,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与边板8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在边板8上设置条形孔用来调整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的位置及偏转角度。由图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包括安装座(1)、主光源(2)及侧光源(3),其特征在于:主光源(2)及侧光源(3)的发光体均为红光LED灯(4),红光LED灯(4)安装在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内,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上均设有凸透镜(7);4、6或8个侧光源(3)对称分布在主光源(2)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扇形的圆周上,主光源(2)的焦点与侧光源(3)的焦点在同一聚光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包括安装座(1)、主光源(2)及侧光源(3),其特征在于:主光源(2)及侧光源(3)的发光体均为红光LED灯(4),红光LED灯(4)安装在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内,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上均设有凸透镜(7);4、6或8个侧光源(3)对称分布在主光源(2)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扇形的圆周上,主光源(2)的焦点与侧光源(3)的焦点在同一聚光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光LED灯(4)与凸透镜(5)之间设有光栅(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1)由2个边板(8)、连接板(9)及连接条(14)组成,主灯安装框(5)及侧灯安装框(6)安装在2个边板(8)之间且可调整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线性CCD光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