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秀丽专利>正文

微直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094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直缝合针,其包括针体,针体的后端部设有针眼,针体由呈弧形的前针段和与前针段平滑过渡连为一体的后针段,后针段呈平直状态;前针段的弧度为80度;前针段的长度为15mm,后针段的长度为25mm。使用该微直缝合针在做止血缝合手术时,前针段可穿入子宫内,用持针器自子宫内夹住针体并将其自子宫切口牵出,平直后针段的设置有效增加了针体长度,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适用于子宫肌层较厚的产妇,并且便于手术医师掌握出针方向,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止血,大大降低了术中产妇的输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直缝合针
技术介绍
产妇分娩过程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并且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升高,术中出血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宫缩乏力的出血及胎盘剥离面的出血的现象后,根据产妇情况有时采用缝合法,在缝合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呈弧形的圆形针,对于子宫肌层较厚的产妇来说,现有的圆形针存在长度不够的缺点;并且由于圆形针呈弧形,其穿入子宫内再从子宫内穿出时,出针方向不准确,普通医师不易把握,需要高水平的妇产科医师才能完成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直缝合针,使用该微直缝合针在做止血缝合手术时,能有效穿过较厚的子宫肌层,并且便于手术医师把握准确的出针方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微直缝合针:该缝合针包括针体,针体的后端部设有针眼,针体由呈弧形的前针段和与前针段平滑过渡连为一体的后针段,后针段呈平直状态。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该微直缝合针在做止血缝合手术时,进针时前针段可穿入子宫内,用持针器自子宫内夹住针尖并将其自子宫切口牵出,出针时用持针器夹住针自子宫内穿出子宫外,或直接用手拇指、食指握住针的平直段完成上述操作。平直后针段的设置有效增加了针体长度,使本技术更加适用于子宫肌层较厚的产妇,并且便于手术医师掌握出针方向,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止血,大大降低了术中产妇的输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所述前针段的弧度为80度。所述前针段的长度为15mm,后针段的长度为25mm。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微直缝合针,其包括针体1,针体1的材质与普通医用逢合针的材质相同,针体1的直径大约为1.12mm,针体1由呈弧形的前针段11和与前针段11连为一体的后针段12,平滑过渡后针段12呈平直状态,后针段12的后端部设有针眼2。前针段11的弧度最佳为80度,前针段11的长度为15mm,后针段12的长度为25mm。该微直缝合针是这样使用的:持针器或徒手持针由子宫外向子宫内穿入,用持针器自子宫内夹住针体并将其自子宫切口牵出,再持针器或徒手持针由子宫腔内向子宫外穿-->出,两针之间跨过出血部位,然后打结,线结在子宫浆膜层外,可同时缝合数针至十余针,直至出血止。本技术不仅可用于宫缩乏力的止血手术及胎盘剥离面的止血手术,在外科进行肌层较厚者的手术也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直缝合针,包括针体(1),针体(1)的后端部设有针眼(2),其特征是:针体(1)由呈弧形的前针段(11)和与前针段(11)平滑过渡连为一体的后针段(12),后针段(12)呈平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直缝合针,包括针体(1),针体(1)的后端部设有针眼(2),其特征是:针体(1)由呈弧形的前针段(11)和与前针段(11)平滑过渡连为一体的后针段(12),后针段(12)呈平直状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秀丽孙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单秀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