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0136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包括箱体、挡料斗、压缩机构、电气控制和液压动力系统。箱体内腔分预压储存腔和投料压缩工作腔,在箱体顶部装有挡料斗,设有监控摄像头、喷药机构和快速卷帘门,挡料斗的投料口处设有进料门,设挡料斗便于垃圾收集,可防臭味外逸;箱体前端安装有导向滑道和出料门;压缩机构设有推板和压缩油缸对垃圾进行压缩和推料;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提供设备动力。本设备预压腔容积15~20m3,压缩工作腔容积6~8m3,压缩力可达60~150t,垃圾压实密度可达0.8~1t/m3。本设备结构简单、垃圾处理能力强、环保性好、转运成本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容积大、压缩力强、垃圾压实性好、节能环保的预压式的垃圾储存中转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垃圾压缩设备大多是使用垂直或水平压缩装置,其中水平压缩装置的压缩机构和垃圾箱通过锁紧机构相接,垃圾由压缩机推板将垃圾填塞入垃圾箱的箱体内,箱体装满后由专用的垃圾运输车(多为拉臂车)进行转运,此类设备压缩力一般在40t左右,垃圾填塞压实密度小,垃圾中的水份没有得到有效挤压,加之运输车辆运载能力有限,三轴25t底盘的拉臂车一般只能运载12t左右的垃圾,同时车辆价格高、维护复杂,导致垃圾总体转运成本较高,垃圾含水量高也会对后期处理造成诸多不利。立式压缩装置虽然压缩力大,但设备结构不够紧凑,环保性差,压缩垃圾块体积小,单次转运垃圾重量小,转运成本高,而且不适合作为大型中转站使用;其它的一些垃圾压缩转运车辆,如:后装压缩车、连体式压缩垃圾箱等,也均存在压缩力小、箱体容积小、转运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实际运行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压缩力强,垃圾压实性好,垃圾转运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包括压缩储存箱、挡料斗、压缩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所述的压缩储存箱内腔分为前部的垃圾预压储存腔和后部的投料压缩工作腔两部分,在压缩储存箱箱体前端安装有出料门、导向滑道和出料门油缸,由出料门油缸驱动出料门沿门两侧的导向滑道上下滑动实现出料门的开闭;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位于投料口下方的腔体用于收集松散垃圾,投料口后侧腔体用于安装压缩机构的推板和压缩油缸,投料压缩工作腔后端设有检修门;在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箱顶部安装有挡料斗,挡料斗上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喷药机构和快速卷帘门,在挡料斗的投料口处安装有进料门;由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为设备提供动力。本技术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所述的压缩储存箱在腔体侧部和底部设有清水冲洗装置,由清水喷嘴、挡水盖板、排水孔、疏水通道和污水集中出口组成,清水喷嘴安装在疏水通道靠近箱体前部的位置,挡水盖板、排水孔设在箱体两侧及出料门下部,疏水通道定时由清水喷嘴进行喷水冲洗,污水集中出口设在箱体后侧底部,污水直接排至污水收集井经过滤沉淀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所述的箱体前部预压储存腔容积15~20m3,投料口下部及后侧的压缩工作腔容积6~8m3。垃圾在预压储存腔内通过压缩,不仅压缩了垃圾的密度,也有效地挤压脱水,使垃圾减重减容,最后压缩的垃圾密度可达0.8~1t/m3;而挤压出的水分经过排水孔,疏水通-->道,从污水集中出口排出集中收集处理。所述的压缩机构由推板和压缩油缸组成,压缩油缸一端与箱体后部连接,另一端与推板连接,油缸支架为压缩油缸提供支撑,防止压缩油缸因下挠损坏密封,压缩机构用于垃圾的压缩和垃圾块的推出装车;所述的挡料斗安装在投料压缩工作腔前侧的顶部,在挡料斗体上方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在投料口上方设置喷药机构,在进料门另一侧安装有快速卷帘门;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可通过摄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喷药机构的喷嘴定时向垃圾喷洒消毒药水,用于消毒杀菌降尘;挡料斗设有宽敞的卷帘门,方便了垃圾收集车投料,当垃圾收集车完成投料离开后,卷帘门依靠感应开关自动关闭,自动关闭的卷帘门用于阻挡垃圾散落、防止臭味逸散。所述挡料斗在投料口处设置的进料门为翻盖式的门,由进料门油缸驱动进料门的开闭。在挡料斗的投料口处设的一个进料门可以起到防止垃圾压缩过程中垃圾上浮凸冒出投料口的作用,同时可有效的利用压缩腔的空间来增加预压腔的容积。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动力系统主要部件集中在电液控制柜中,本技术配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各种作业进行控制;同时还配备了强大的液压动力系统提供设备动力,使设备压缩力可达60~150t,经过压缩的单个垃圾块重量可达16t以上,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垃圾处理量。本技术的中转设备置于支撑平台上,压缩储存箱箱体高于地面,其高度以适合与转运车进行对接为宜,便于箱体内已压缩的垃圾与垃圾车采用密封式进行对接转运。本技术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中转设备预压腔容积大,可达15~20m3,同时投料压缩工作腔容积也大,一次投料可达6~8m3,设备压缩效率高,适用于各类型人力车及中小型垃圾收集车的投料工作,这样大容积的垃圾储存中转设备特别适合人口密集的地区使用。2、本中转设备压缩机构的压缩力可达60~150t,并且在箱体底部和侧部设有减容排水孔,排水通道和清水冲洗喷嘴,垃圾经挤压出的污水由污水集中出口排出集中收集处理。经脱水压实的垃圾密度可达0.8~1t/m3,同时挤压脱水的垃圾为后期处理提供方便。3、本技术的中转设备作业过程是在全密闭的状态下工作,设置的挡料斗具有快速卷帘门,减少了臭气外溢,收集垃圾时喷药机构对垃圾喷药降尘,减少了灰尘和蚊蝇细菌的滋生,还对压缩产生的污水定期收集排放处理,使整个中转设备保持较好的卫生环境。4、本技术的中转设备工作流程简单,垃圾压缩完成后直接由密封垃圾车装车转运,对转运车辆要求大为降低,克服了现有拉臂车的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工作步骤多的转运模式造成的转运成本高的弊病。5、本中转设备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传统压缩设备卸料槽等多余的结构,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投资;本中转设备垃圾压实性好,单个经过压缩的垃圾块重量可达16t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车辆的运输效率,降低了垃圾转运成本;本中转设备使用安全可靠,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大容量的垃圾储存中转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缩储存箱箱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出料门、2压缩储存箱、3挡料斗、4进料门、5进料门油缸、6为监控摄像头、7喷药机构、8快速卷帘门、9压缩推板、10压缩油缸、11油缸支架、12清水冲洗喷嘴、13挡水盖板、14疏水通道、15排水孔、16污水集中出口、17滑道、18出料门油缸、19电液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结构如图1、2、3,包括有出料门1、压缩储存箱2、挡料斗3、进料门4、进料门油缸5和电气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主要部件集中放置的电液控制柜19;压缩储存箱的内腔分为垃圾预压储存腔和投料压缩工作腔两部分,垃圾预压储存腔容积20m3,在压缩储存箱箱体前端安装有出料门1、导向滑道和出料门油缸18,由出料门油缸驱动出料门沿导向滑道上下滑动实现出料门的开闭;投料压缩工作腔中,位于投料口下方的腔体容积8m3,用于收集松散垃圾。在储存垃圾的腔体侧部和底部设有清水冲洗装置,由清水喷嘴12、挡水盖板13、疏水通道14、排水孔15和污水集中出口16组成。压缩垃圾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水孔流入疏水通道,然后汇流由污水集中出口排至污水收集井经过滤沉淀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污水通道平时由清水冲洗喷嘴进行冲洗。参见图2,在投料压缩工作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包括压缩储存箱、挡料斗、压缩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储存箱内腔分为前部的垃圾预压储存腔和后部的投料压缩工作腔两部分,在压缩储存箱箱体前端安装有出料门、导向滑道和出料门油缸,由出料门油缸驱动出料门沿门两侧的导向滑道上下滑动实现出料门的开闭;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位于投料口下方的腔体用于收集松散垃圾,投料口后侧腔体用于安装压缩机构的推板和压缩油缸,投料压缩工作腔后端设有检修门;在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箱顶部安装有挡料斗,挡料斗上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喷药机构和快速卷帘门,在挡料斗的投料口处安装有进料门;由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为设备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包括压缩储存箱、挡料斗、压缩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储存箱内腔分为前部的垃圾预压储存腔和后部的投料压缩工作腔两部分,在压缩储存箱箱体前端安装有出料门、导向滑道和出料门油缸,由出料门油缸驱动出料门沿门两侧的导向滑道上下滑动实现出料门的开闭;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位于投料口下方的腔体用于收集松散垃圾,投料口后侧腔体用于安装压缩机构的推板和压缩油缸,投料压缩工作腔后端设有检修门;在投料压缩工作腔的前侧箱顶部安装有挡料斗,挡料斗上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喷药机构和快速卷帘门,在挡料斗的投料口处安装有进料门;由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为设备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储存箱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明郭志鸣余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