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轮及搅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808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托轮,包括支座(1)、轴(2)、螺母(3)和与所述轴(2)套接的滚轮总成,所述轴(2)穿过所述支座(1)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并与所述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轴(2)位于支座(1)外侧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3)安装于该端部;所述托轮还包括压紧件(8),所述压紧件(8)一端抵靠所述螺母(3)的内侧,另一端抵靠所述滚轮总成的轴承盖(6)。该托轮在调节轴承的游隙时较为方便,且该托轮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搅拌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搅拌车
,涉及一种托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托轮的搅拌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本申请中简称搅拌车)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运输设备。搅拌车的底盘上装有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搅拌筒需始终保持转动状态。 为了使得搅拌筒能正常转动,搅拌筒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支撑,搅拌筒的前端与底盘连接形成前支撑;搅拌筒的后锥部分设有后锥滚道,混凝土运输车的车体上相应位置设有用于支撑搅拌筒的托轮,托托轮可随搅拌筒一起转动,形成后支撑。 请参考图1、图2,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该托轮包括支座1’、轴2’、螺母3’、滚轮总成、调节螺母7’、锁紧螺母8’。支座1’包括具有一定间隔的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上分别设有用于穿过轴2’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滚轮总成包括滚轮4’、轴承5’、轴承盖6’等,轴承5’设于滚轮4’的轴向通孔内,轴承盖6’设于轴承5’的外侧,滚轮总成与轴2’套接;轴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轴2’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壁11’固定,轴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侧壁12’的外侧,轴2’的第二端设有螺纹,螺母3’旋于轴2’的第二端,螺母3’用于在轴向固定轴2’;滚轮总成的一侧抵靠第二侧壁12’,滚轮总成的另一侧与第一侧壁11’之间设有套于轴2’上的调节螺母7’、用于锁紧调节螺母7’的锁紧螺母8’,调节螺母7’、锁紧螺母8’的厚度小于滚轮总成与第一侧壁12’之间的距离,通过旋转调节螺母7’、锁 紧螺母8’可以调整轴承5’的游隙。 这种结构的托轮,用于调整轴承5’的游隙的调节螺母7’、锁紧螺母8’设于支架1’的内侧,由于受空间限制,需要调整轴承5’的游隙时,调整不方便;由于调节螺母7’、锁紧螺母8’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重,使得托轮的自重较重;支座1’的内侧具有调节螺母7’、外侧又具有固定轴2’的螺母3’,使得托轮的整体结构松散,结构不紧凑,同时由于零件较多,安装较困难。 另外,这种结构的托轮将用于调节轴承5’游隙的调节螺母7’设于支座内侧,滚轮总成不能位于支座1’的中心位置,使得托轮受力不均匀,托轮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托轮,该托轮在调节轴承的游隙时较为方便,且该托轮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车。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托轮,包括支座、轴、螺母-->和与所述轴套接的滚轮总成,所述轴穿过所述支座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轴位于支座外侧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安装于该端部;所述托轮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一端抵靠所述螺母的内侧,另一端抵靠所述滚轮总成的轴承盖。 优选的,所述压紧件呈筒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轴套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件靠近所述螺母的一端端部设有沿该压紧件径向外侧延伸的突起部,该突起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所述压紧件之间设有用于锁紧所述螺母的锁紧垫圈。 优选的,所述滚轮总成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轴的第一端卡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且该第一端的端部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优选的,还包括轴端挡板,所述轴的第一端设有台阶结构,所述轴端挡板抵靠所述台阶结构,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 本技术提供的托轮,滚轮总成与轴套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壁固定,轴的第二端设于支座的第二侧壁的外侧,轴的第二端旋有螺母;在螺母与滚轮总成之间设有压紧件,压紧件的一端抵靠螺母,另一端抵靠滚轮总成的轴承盖。需要调整轴承的游隙时,旋转套于轴的第二端的螺母,螺母压紧或松开压紧件,调整轴承的游隙。 这种结构的托轮通过设在支座外侧的螺母调节轴承的游隙,轴承游隙的调节不受空间的限制,调节较为方便;与现有的托轮相比,省去了位于支座内的调节螺母、锁紧螺母,使得托轮的结构更加紧凑,自重也较轻,减小了部件,托轮的安装也较为方便;支座内侧无调节螺母,使得滚轮总成位于支座的中心位置,使得托轮的受力较为均匀,从而延长了托轮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搅拌车,该搅拌车具有上述的托轮,由于上述的托轮具备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托轮的搅拌车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托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支座1’、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轴2’、螺母3’、滚轮4’、轴承5’、轴承盖6’、调节螺母7’、锁紧螺母8’; 支座1、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轴2、螺母3、滚轮4、轴承5、轴承盖6、油封7、压紧件8、锁紧垫圈9、垫圈10、轴端挡板 11、螺栓12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托轮,该托轮在调节轴承的游隙时较为方便,其该托轮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搅拌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3、图4,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托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轮包括支座1,轴2、螺母3、滚轮总成、压紧件8。 支座1包括具有一定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轴2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齐设置。 滚轮总成具体包括滚轮4、轴承5、轴承盖6、油封7,轴承5设于滚轮4的轴向通孔内,轴承盖6、油封7依次设于轴承5的外侧。滚轮总成与轴2形成套接,即轴2穿过轴承5、轴承盖6、油封7。 轴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轴2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壁1-1固定,轴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侧壁1-2的外侧,轴2的第二端设有螺纹,螺母3旋于轴2的第二端,将螺母3拧紧可固定轴2,防止轴2发生转动。 压紧件8设于螺母3与滚轮总成之间,压紧件8穿过第二侧壁1-2的第二通孔,压紧件8的一端抵靠螺母3的内侧,压紧件8的另一端抵靠滚轮总成的轴承盖6的外侧面,需要调整轴承5的游隙时,旋转螺母3,螺母3将压紧或松开压紧件8,通过压紧件8将力和位移传递至轴承盖6,即通过调整螺母3的轴向行程,即可实现轴承5的游隙的调整。 这种结构的托轮通过设有支座外侧的螺母3调节轴承5的游隙, 轴承5游隙的调节不受空间的限制,调节较为方便;与现有的托轮相比,省去了位于支座1内的调节螺母、锁紧螺母,使得托轮的结构更加紧凑,自重也较轻,减小了部件,托轮的安装也较为方便;支座1内侧无调节螺母,使得滚轮总成位于支座1的中心位置,使得托轮的受力较为均匀,从而延长了托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压紧件8可以呈筒状,如轴套、轴筒等,压紧件8的一端抵靠螺母3的内侧,另一端抵靠轴承盖6的外侧面。 优选方案中,为了增大压紧件8的受力面积,增加螺母8对压紧件8的施力效果,压紧件8靠近螺母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轮,包括支座(1)、轴(2)、螺母(3)和与所述轴(2)套接的滚轮总成,所述轴(2)穿过所述支座(1)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并与所述支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位于支座(1)外侧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3)安装于该端部;所述托轮还包括压紧件(8),所述压紧件(8)一端抵靠所述螺母(3)的内侧,另一端抵靠所述滚轮总成的轴承盖(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轮,包括支座(1)、轴(2)、螺母(3)和与所述轴(2)套接的滚轮总成,所述轴(2)穿过所述支座(1)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并与所述支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位于支座(1)外侧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3)安装于该端部;所述托轮还包括压紧件(8),所述压紧件(8)一端抵靠所述螺母(3)的内侧,另一端抵靠所述滚轮总成的轴承盖(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8)呈筒状,所述压紧件(8)与所述轴(2)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8)靠近所述螺母(3)的一端端部设有沿该压紧件(8)径向外侧延伸的突起部,该突起部与所述第二侧壁(1-2)的外侧之间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春雷芳芳任玉晓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