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挺宇专利>正文

低力矩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591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力矩蝶阀,包含蝶板和阀杆,阀杆下端设有一条斜槽和一平行于阀杆中心线的直槽,斜槽与直槽连续连接,直槽中心线与阀杆中心线有一偏心距,阀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叉,阀杆穿过滑叉的两分叉之间,并通过槽、定位销与滑叉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蝶板倾离的位移能够达到最大位置,使动、静密封面之间形成较大的距离,它不仅使阀门能够无摩擦转动,而且,让其先卸掉阀内腔大部分压力后,再使蝶板转动开启,大大降低了阀门的操作力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蝶阀。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报于是1999年6月16日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ZL98213459.2的斜楔式蝶阀,它通过阀杆上的螺旋槽与阀体上的防转螺钉相互作用,使蝶板在旋转前,让蝶板上的动密封面倾离阀座来实现减少操作力矩。但这种蝶阀由于受阀杆与蝶板连接结构的限制,实际上密封面之间脱开的间距很小,在中高压的条件下,密封面这间无法避免相互摩擦,而且,卸荷量也很小,其操作力矩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低操作力矩的低力矩蝶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低力矩蝶阀,包含蝶板和阀杆,阀杆下端设有一条斜槽和一平行于阀杆中心线的直槽,斜槽与直槽连续连接,直槽中心线与阀杆中心线有一偏心距,阀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叉,阀杆穿过滑叉的两分叉之间,并通过槽、定位销与滑叉相连接,滑叉一端与蝶板连接,蝶板上设有副阀,副阀的操纵杆与滑叉连成一体,滑叉的两分叉端上设有“ㄈ”型槽,它与连接在蝶板上的限位轴构成滑叉移动限位装置;滑叉套入副阀先导孔一端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排放小孔,端面上设有中心大排放孔,并与排放小孔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阀门开启时,阀杆在现有技术结构的作用下,向上作直线移动,定位销沿着斜槽相对阀杆中心线向右移动,并通过滑叉带动蝶板向右倾离,直至定位销的中心线与直槽中心线重合。由于阀杆上用于设置直槽的空间位置较大,直槽可设在距阀杆中心线最远处,因此,蝶板倾离的位移能够达到最大位置,使动、静密封面之间形成较大的距离,它不仅使阀门能够无摩擦转动,而且,让其先卸掉阀内腔大部分压力后,再使蝶板转动开启,大大降低了阀门的操作力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结构图。图2为图1沿A-A剖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阀杆与滑叉连接的另一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含有蝶板(3)、阀杆(7)、阀体(1)、阀座(2)、副阀(4)及阀杆(7)与副阀(4)、蝶板(3)的连接装置,其中,在阀杆下端设有斜槽(10)和一平行于-->阀杆中心线的直槽(11),直槽(11)中心线与阀杆中心线有一偏心距,由于阀杆上用于设置直槽的空间位置较大,直槽可设在距阀杆中心线最远处,斜槽(10)与直槽(11)连续连接,阀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叉(5),阀杆穿过滑叉(5)的两分叉之间,并通过槽(10、11)、定位销(6)与滑叉(5)相连接(如图2所示);也可如图3所示,阀杆(7)通过槽(15)、定位螺钉(16)与滑叉(5)相连接。副阀(4)设在蝶板(3)上,副阀(4)的操纵杆与滑叉(5)连成一体,滑叉套入副阀先导孔(14)一端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排放小孔(12),端面上设有中心大排放孔(13),并与排放小孔(12)相通;滑叉(5)的两分叉端上设有“ㄈ”型槽(9),它与连接在蝶板上的限位轴(8)构成滑叉移动限位装置。阀门开启时,阀杆直线上提,定位销沿着斜槽向下移动,并带动滑叉向右移动,副阀被打开,主阀内腔的压力通过排放小孔(12)、中心大排放孔(13)被卸去;同时,滑叉继续向右移动,当滑叉上的“ㄈ”型槽(9)的底部与限位轴(8)相碰时,滑叉(5)通过推动限位轴(8)带动蝶板(5)向右倾离,直至定位销(6)的中心线与直槽(11)中心线重合为止,使蝶板(5)与阀座之间形成较大的间距;此时阀杆在上升的同时开始旋转,并在阀杆一端扁臂与滑叉(5)的作用下,蝶板(5)在无摩擦的情况下被带动旋转90°,阀门全开。阀门关闭时,阀杆旋转下降,通过阀杆下端扁臂与滑叉(5)带动蝶板(5)在无摩擦的情况下被带动旋转90°使蝶板(5)与阀座(2)处于相对状态,此时蝶板(5)与阀座(2)之间尚存有大间隙;此后,阀杆开始直线下降,定位销沿着斜槽向上移动,并带动滑叉向左移动,副阀被关闭,同时,滑叉继续向左移动,推动蝶板报(5)逐步压向静阀座(2),直到蝶板(5)与阀座(2)之间完全密封,阀门全关。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蝶阀开启时,先通过副阀将阀内腔的压力卸荷,同时蝶板与阀座之间形成较大的间距,使蝶板在无摩擦和几乎没有压差的情况下转动,操作十分方便,省力。2、由于蝶板与阀座之间无摩擦发生,避免了密封面的磨损,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3、阀门关闭时,阀杆下端斜槽作用在定位销上产生的一个很大分力,将蝶板强行压向阀座,使蝶板与阀座之间能在不依靠介质压差或负压的情况下得到十分紧密的效果,密封性能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力矩蝶阀,包含蝶板(3)和阀杆(7),其特征在于,阀杆下端设有一条斜槽(10)和一平行于阀杆中心线的直槽(11),斜槽(10)与直槽(11)连续连接,直槽(11)中心线与阀杆中心线有一偏心距,阀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叉(5),阀杆穿过滑叉(5)的两分叉之间,并通过槽(10、11)、定位销(6)与滑叉(5)相连接,滑叉(5)一端与蝶板(3)连接,蝶板(3)上设有副阀(4),副阀(4)的操纵杆与滑叉(5)连成一体,滑叉(5)的两分叉端上设有“ㄈ”型槽(9),它与连接在蝶板上的限位轴(8)构成滑叉移动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力矩蝶阀,包含蝶板(3)和阀杆(7),其特征在于,阀杆下端设有一条斜槽(10)和一平行于阀杆中心线的直槽(11),斜槽(10)与直槽(11)连续连接,直槽(11)中心线与阀杆中心线有一偏心距,阀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叉(5),阀杆穿过滑叉(5)的两分叉之间,并通过槽(10、11)、定位销(6)与滑叉(5)相连接,滑叉(5)一端与蝶板(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论兵孙孝标
申请(专利权)人:潘挺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