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五一专利>正文

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2569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包括中空玻璃及在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的可充排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真空泵、真空罐,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真空罐内连通,真空罐可通过第二电磁阀及可充排气装置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接点真空压力表与真空罐内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真空泵及第一电磁阀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可充排气装置还可以是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节能效果明显,耗能低,维护容易,可应用于建筑装饰、门窗中空玻璃幕墙,也可以用于需要隔热保温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玻璃,具体是一种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完成“基准建筑(BASELINE)”节能50%的任务。目前,在我国建筑玻璃市场广泛采用的中空玻璃,其原理是在两片玻璃之间利用铝框形成中空层用分子筛干燥剂吸湿,使其玻璃腔内形成干燥的空气从而降低热传导系数及环境噪音的分贝数,有效阻断隔热量传导流失达到防结露等效果。(但在生产线上无气密性、水密性检测手段)。为了进一步降低中空玻璃热传导系数及环境噪音分贝数,当前人们又在中空层内充入惰性气体,其采用“垂直、快速、排赶充气”(层流充气法);该方法不足的是:产品成本高,且惰性气体充量是靠气体流量及时间凭经验来实现的,因而其成品各项性能指标不够稳定,中空层的水密性、气密性无直观检测手段,尤其是在目前使用较多的中空幕墙产品中其惰性气体因各种形式漏孔现象等因素造成其使用时间短,达不到隔热降噪、保温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真空玻璃其造价高,常有“漏孔”现象出现,同时也无监测装置。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07200842077的中空玻璃可控制充排气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普通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一个中空玻璃可充排气装置,排气时便于直观检测玻璃中空层的水密性、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控制功能的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所述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包括中空玻璃及在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的可充排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真空泵、真空罐,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真空罐内连通,真空罐可通过第二电磁阀及可充排气装置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接点真空压力表与真空罐内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真空泵及第一电磁阀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可充排气装置还可以是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应用较多的中空玻璃幕墙上,由于具有全自动控制检测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漏孔”难题,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控制中空玻璃内的气密度,达到节能保温、降噪的目的。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节能效果明显,耗能低,维护容易,可应用于建筑装饰、门窗中空玻璃幕墙,也可以用于需要隔热保温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玻璃,2-可充排气装置,3-真空泵,4-真空罐,5、6-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7、8-第一、第二电磁阀,9-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所述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包括中空玻璃1及在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的可充排气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真空泵3、真空罐4,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6,所述真空泵3的输入端可通过第一电磁阀7与真空罐4内连通,真空罐4可通过第二电磁阀8及可充排气装置2与中空玻璃1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与真空罐4内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真空泵3及第一电磁阀8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6与中空玻璃1内腔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可充排气装置还可以是单向阀。它的工作过程是:当中空玻璃1内的气密度高于设定值时,此时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6的电接点输出端全自动接通第二电磁阀8的电源,使其连通真空罐4,当中空玻璃内的气密度达到设定值后,第二电磁阀关闭:真空罐4内的气密度通过第一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第一电磁阀7、真空泵3来自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包括中空玻璃(1)及在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的可充排气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真空泵(3)、真空罐(4),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6),所述真空泵(3)的输入端可通过第一电磁阀(7)与真空罐(4)内连通,真空罐(4)可通过第二电磁阀(8)及可充排气装置(2)与中空玻璃(1)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与真空罐(4)内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真空泵(3)及第一电磁阀(7)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6)与中空玻璃(1)内腔连通,其电接点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8)的电源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密度中空玻璃隔热、保温控制系统,包括中空玻璃(1)及在中空玻璃铝框上设置的可充排气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真空泵(3)、真空罐(4),第一、第二电接点真空压力表(5、6),所述真空泵(3)的输入端可通过第一电磁阀(7)与真空罐(4)内连通,真空罐(4)可通过第二电磁阀(8)及可充排气装置(2)与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五一
申请(专利权)人:张五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