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223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分流器,包括分流器主体(10)和与分流器主体进液口相连接的转换接头(20),分流器主体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管口带快速接头的若干个分流管(30),不同的分流管之间呈扇形排列,每根分流管上设有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分流管在其最外侧的两个分流管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结构紧凑,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间距短,在保证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相邻间分流管的距离;有效起到水源分流作用,解决由单个水源供水,多支路水路分开使用的问题;也在分流的同时可进行不同流量控制,增大分水的辐射面积,满足更大面积的灵活分水使用需要;可用于花木浇水或施肥及农林灌溉、洗车等场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园艺、农业或汽车清洗等场合的对水源进行多管分流处理的水源分流器
技术介绍
在园林、绿化管理中,经常会因为出现旱情而需要进行对花木及绿化带进行人工浇水或施肥情况;而现有存在的普通浇灌有时存在着需要同时进行多处浇水或施肥时,但又因为水源出水管口不能同时对不同的片区进行浇水或施肥而影响浇水或施肥效率情况时,这时能否进行对水源的有效分流利用,直接在园林、绿化管理中对浇水或施肥的效率造成影响。一般情况是采用加装水源分流器进行对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将总水路分支分流使用到不同的浇灌或施肥水管工具中,而目前使用的水源分流器普遍采用简单的在总进液口后面连接若干个不同的出液口,进行将出液口的水或肥料进行同时浇灌到不同的地方,来提高浇水或施肥效率;但结构上普遍存在着操作不够灵活,甚至是不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控制不同出液口的出液量而出现浪费水或肥料,占用空间大、分水的辐射面积效果较差等情况;同样在汽车清洗的水源利用等情况时也存在此类似不良现象出现。公告日为2009年2月4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820090078.7公开了一种花木灌溉器,它涉及一种灌溉设备,包括水箱,纵向输水管和总水阀门;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总水阀门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和纵向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它还包括横向输水管和多个分水阀门;横向输水管的进水口与纵向输水管的出水口相连接,多个分水阀门沿着横向输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它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同时对多盘花草进行灌溉,还可根据每个花草品种的需水量随意调节灌溉水量,实现自动浇水灌溉且耗水量低,非常适用经常出差或工作比较繁忙的人打理花草,安装方便可以随意拆装和搬动。公告日为2008年5月14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7201032984公开了一种棉花播种浇水分水器,即自流明渠配水系统
的农田灌溉分水器,它包括进水软管、主水管总成、支水管总成、送水软管、其结构特点是主水管总成包括直管、变径接头、三通和弯管,用于支撑整个分水器和水源的分配;支水管总成的构成中包括开关球阀,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各个送水软管的送水量;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增加直管、三通和相应支水管总成的数量,增加灌溉线路。可满足不同的灌溉需要。这些分水器依然存在着使用不够灵活、方便,且分水的辐射面积效果较差,占用空间大,分水器使用材料、成本较多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园林、绿化管理中对水源的使用和灌溉普遍存在着操作不够灵活, 分水的辐射面积效果较差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灵活的,分水的辐射面积增大的水源分流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源分流器,包括分流器主体和与分流器主体进液口相连接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分流器主体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管口带快速接头的若干个分流管,不同的分流管之间呈扇形排列,每根分流管上设有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水源分流器体积适度、合理,结构紧凑,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间距短,不同的分流管扇形散开排列更大程度上在保证分流器主体结构紧凑的同时,增加不同分流管的距离,为安装和拆卸出水管提供更大的方便,同时增大分水的辐射面积,能满足更大面积的使用, 出液口端的各分流管在保证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相邻间的距离,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存放也更加方便;快速接头安装和拆卸的操作使用均方便、灵活。可广泛用于花木浇水或施肥及农林灌溉、洗车等需要进行水源分流的场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管在其最外侧的两个分流管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增大了连接快接的空间,使连接快接更加方便,同时增大分水的辐射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个分流管其数量为2~5个。满足使用情况下尽可能的简约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器主体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1~3个和分流器主体固定连接的分流管。直接成型结构,同时直接将此部分水源分流通过分流管分流,减少结构的复杂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管上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采用旋钮开关。操作方便,可直接控制每个分流管的分流出液量,根据不通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不同的场合进行浇水或施肥等操作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个分流管中,位于两外侧处的A分流管和B分流管分别通过A连接体和B连接体与分流器主体的两端进行可360度旋转的连接在一起。增大分水的辐射面积,更大程度上的满足实际使用范围需要。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器主体为铝或锌合金压铸材质结构。分流器整体轻巧、耐用。作为优选,所述的A连接体和B连接体与分流器主体的另一端头处采用圆弧封头形状。配合整体结构效果,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提高观赏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管其出液口采用1/2\快速接头或外螺纹接口的结构方式。安装和拆卸外接出液软管方便、快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外螺纹接口的结构方式,转接牢固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换接头为1\-3/4\转换接头或3/4\-1/2\转换接头。安装和拆卸进液管方便、快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间距短,在保证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相邻间分流管的距离;有效的起到水源分流作用,解决了由单个水源供水,多支路水路分开使用的问题;也还能在分流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浇水或施肥程度的不同流量控制,增大分水的辐射面积,满足更大面积的灵活分水使用需要;可广泛用于花木浇水或施肥及农林灌溉、洗车等需要进行水源分流的场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源分流器的一种三通分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水源分流器的一种四通分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水源分流器的另一种分流管接口的三通分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水源分流器的另一种分流管接口的四通分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水源分流器,包括分流器主体10和与分流器主体10进液口相连接的转换接头20,在分流器主体10上且与进液口在另一侧的地方处连接有3个管口带有快速接头的分流管30,分别为A分流管30A、B分流管30B和C分流管30C这3个分流管且呈扇形排列状态,A分流管30A上安装可控制出液流量的A旋钮开关31A,B分流管30B上安装可控制出液流量的B旋钮开关31B,C分流管30C上安装可控制出液流量的C旋钮开关31C。A分流管30A和C分流管30C之间的夹角E为60度。分流器主体10上在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连接有和分流器主体10固定连接的B分流管30B。外侧边位置的A分流管30A通过A连接体11与分流器主体10的一个端头进行可360度旋转的连接在一起,能在分流浇灌时满足更大的浇灌角范围需要;B分流管30B分别通过B连接体12与分流器主体10的另一端头进行可360度旋转的连接在一起。分流器主体10及各分流管30为铝合金压铸材质结构。A连接体11与分流器主体10连接后,A连接体11的另一端头处采用圆弧封头形状。B连接体12与分流器主体10连接后,B连接体12的另一端头处采用圆弧封头形状。A分流管30A、B分流管30B和C分流管30C这3个分流管的出液口采用1/2\快速接头结构,快速的将分流管与外接的出液管进行对接,操作快捷方便。转换接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源分流器,包括分流器主体(10)和与分流器主体(10)进液口相连接的转换接头(20),其特征在于:分流器主体(10)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管口带快速接头的若干个分流管(30),不同的分流管(30)之间呈扇形排列,每根分流管(30)上设有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分流器,包括分流器主体(10)和与分流器主体(10)进液口相连接的转换接头(20),其特征在于:分流器主体(10)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管口带快速接头的若干个分流管(30),不同的分流管(30)之间呈扇形排列,每根分流管(30)上设有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管(30)在其最外侧的两个分流管(30)之间的夹角(E)为60~90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分流管(30)其数量为2~5个。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器主体(10)上与进液口的另一侧处设有1~3个和分流器主体(10)固定连接的分流管(30)。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源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管(30)上可控制出液流量的开关采用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中正园艺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