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方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40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纯中药制剂胃泰康,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物制成:乌药10-15、吴芋8-15、丹参10-60、生黄芪10-60、肉桂8-15、川芎8-15、乳香10-15、太白米10、乌梅12-18、生蒲黄10-15、莪术10-15、桂枝10-12。本发明专利技术疗程短,疗效好,整体治疗,不是局部恢复,胃肠吸收健壮,体重增加速度快,甚则20天,慢则二疗程,可使生存质量提高。不仅能缓解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且可使萎缩粘膜激活恢复,消除肠化和异型增生,消除粘膜的炎症反应。还可同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肝功能不正常等,无副作用。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7.8%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特别适合于治疗萎缩性胃炎。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萎缩性胃炎”(即中医“胃脘痛”)不可逆转,世界卫生组织(MHO)认为是癌前期状态。国产“摩罗丹”、“逆转乐”、“多抗甲素”、“斯达舒”“谓尔舒”等,治疗疗程长达1.5年,最终使胃粘膜萎缩不能逆转,只能缓解症状。德国产“胃必治”,日本产“洛赛克”、“麦滋林”,美国产“奥克”,疗效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特别适合于治疗萎缩性胃炎,可使重度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在80天内病理组织学恢复,中度萎缩性胃炎60天内病理组织学改变,疗程短,疗效好。本专利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机理理论依据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胃酸减少及暖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发病率高。8%左右可发展成胃癌,比没有胃炎的人发病率高20倍。病变处胃粘膜变薄而平滑,皱襞浅小而色灰暗,透见粘膜下血管走行,腺体变短,间质中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甚者形成淋巴滤泡。随着固有腺体、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常可并见肠上皮化生,比较容易发生癌变。中医属“痞满”、“胃脘痛”、“嘈杂”,其病机有本虚标实,胃气不和,气机阻滞,通降失调这一主要病机。夹有寒凝或郁热亦可成为主要病机。多由饮食不节,嗜食肥甘,饥饮劳役,寒热不适,郁怒伤肝,忧思伤脾,损伤脾胃正常功能所致。病理机制脾虚气弱、胃阴不足、胃气壅滞、湿热中阻、胃热内盛、胃络淤阻等。治疗机理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故一般采用对症(药用维酶素等)支持或手术治疗。本专利技术具有消痞散结,和胃降逆、疏肝和胃、健脾理气代瘀生新之功效,促使胃粘膜再生,胃壁血液血流量增快,胃内分泌腺体感受器敏锐,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使增生、肠腺代生、萎缩粘膜、激活、消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1、本专利技术由A型和B型组成;2、A型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物制成乌药10-15、吴芋8-15、丹参10-60、生黄芪10-60、肉桂8-15、川芎8-15、乳香10-15、太白米10-12、乌梅12-18、生蒲黄10-15、莪术10-15、桂枝10-12。药理作用方中用乌药、吴芋增强胃肠张力和蠕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镇静、镇痛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入脾胃、行气散寒止痛。肉桂、川芎、入肝肾、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活血行气。肉桂现代药理分析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脏器、体表、末梢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川芎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供氧量、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抗血栓形成。丹参,生蒲黄、乳香、莪术、活血祛瘀,消肿,收涩止血,行气止痛,四药入心肝、脾经,配辛温剂,加速血循环,直达病灶。现代药理分析四药合用有影响血流运力、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与再生,抗肿瘤、祛瘀止痛、改善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微循环血流量动力增加。病变局部修复、再生增强。太白米性温、味辛、微甘苦、具有宽胸、理气、健胃、镇痛等功效。对食道癌,胃癌、肝癌、肠癌疗效较好。生黄芪、乌梅、桂枝入心肝、肺、脾经、补气升阳,固表,托毒,生肌,敛肺,生津,温经通阳,利水。现代分析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促进机体代谢,强心,利尿,降压,扩张血管,抗过敏解热镇痛,抗惊厥,扩张血管,健胃、抗菌、抗病毒,对革兰氐阳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痢疾、变形、伤寒、付伤寒、绿脓、藿乱、枯草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全方功用温阳散寒,疏肝和胃,降逆理气,化瘀生新。使萎缩腺体修复、再生。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将各原料药物混合均匀后并将其粉碎成细末制成冲剂即可。3、胃泰康B型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物制成生黄芪10-60、胡黄连6-15、土茯苓10-18、大腹皮10-15g、鸡内金10-15、炒谷芽10-20、焦麦芽10-20、九香虫10-15、来菔子12-20、神曲10-20、焦山楂10-30、厚朴10-15、槟榔10-20。药理作用方中用胡黄连、土茯苓入肝胃大肠经;解毒清湿热,除疳,燥湿,杀虫。现代分析抗菌、利胆、降低血高凝状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鸡内金、炒谷芽、焦麦芽、神曲、来菔子,焦山楂六味合用,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降气化积,助消化,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增强胃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消化代谢,增强胃运动机能,胃排空速率增快、食欲增加、抗真菌、降血脂,扩张外周血管。九香虫、槟榔、厚朴、大腹皮,行气止痛,温肾助阳,行气消积,宽中下气,利水消肿。抗真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收缩。B型均入脾、胃、肝经。直达病所。全方功用消食化积、和胃健脾,行气上痛。增强胃运动排空速率。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将各原料药物混合均匀后并将其粉碎制成细末,然后将细末填装成每粒0.3g的0#胶囊即可。3、服用方法“胃泰康A型”冲剂,每次服9g,一日三次,空腹开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胃泰康B型”胶囊剂,每粒0.3g 0#胶囊,每次服4粒,一日三次,空腹服,20天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疗程短,疗效好,整体治疗,不是局部恢复,胃肠吸收健壮,体重增加速度快,甚则20天,慢则二疗程,可使生存质量提高。不仅能缓解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且可使萎缩粘膜激活恢复,消除肠化和异型增生,消除粘膜的炎症反应。还可同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肝功能不正常等,无副作用。目前国内、外药品市场上的德国产“胃必治”,日本产“洛赛克、麦滋林”,美国产“奥克”。河北产“摩罗丹”,吉林修正产“斯达舒”,山西产“谓尔舒”“猴头健胃灵”、“气滞胃痛颗粒”,“养胃舒”等均未能达到此效果。2、临床观察总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4例,痊愈9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8%。表明本专利技术对萎缩性胃炎具有消痞散结,和胃降逆,疏肝健脾,化瘀生新之功效,可改善胃粘膜的炎症等,对肠化,增生消失等具有明显的疗效。参考1989年11月南昌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胃泰康A型(重量比)乌药10g、吴芋10g、丹参20g、生黄芪18g、肉桂8g、川芎8g、乳香10g、太白米10g、乌梅12g、生蒲黄10g、莪术10g、桂枝10g。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将各原料药物混合均匀后并将其粉碎成细末制成冲剂即可。胃泰康B型(重量比)生黄芪18g、胡黄连6g、土茯苓10g、大腹皮10g、鸡内金10g、炒谷芽10g、焦麦芽10g、九香虫10g、来菔子12g、神曲10g、焦山楂12g、厚朴10g、槟榔10g。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将各原料药物混合均匀后并将其粉碎制成细末,然后将细末填装成每粒0.3g的0#胶囊即可。服用方法胃泰康A型冲剂,每次服9g,一日三次,空腹开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同时服用胃泰康B型胶囊剂,每粒0.3g 0#胶囊,每次服4粒,一日三次,空腹服,20天一个疗程。适于轻度萎缩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年龄小于45岁,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服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禁忌生冷、辛辣、烟、酒、浓茶、粘腻不易消化食物,情绪调节心平气和、乐观。实施例2胃泰康A型(重量比)乌药12g、吴芋15g、丹参50g、生黄芪40g、肉桂10g、川芎12g、乳香12g、太白米1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物制成:乌药10-15、吴芋8-15、丹参10-60、生黄芪10-60、肉桂8-15、川芎8-15、乳香10-15、太白米10-12、乌梅12-18、生蒲黄10-15、莪术10-15、桂枝10-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方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