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961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它以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冬葵果、苦木六味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益气养阴,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下焦湿热兼气阴不足证,症见小便赤涩不甚,溺痛不著,淋沥不已,反复发作,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弱或虚细无力。经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膀胱收缩及利尿、镇痛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医学认为,淋症病因病机的中心在于湿热,其主症即是明显的湿热之证。对于具体的病人,应完全从其机体的整体出发,随证而治。无湿热则不为淋证,抓往了这一主要矛盾,也就是认识了这种疾病的共性。实际治疗中,清利之品应当贯串于治疗的始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栀子18~30黄芪18~30 白花蛇舌草15~26麦冬15~26冬葵果15~26 苦木8~20。上述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原料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有关各品种的规定。上述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多种剂型,如胶囊、片剂、散剂、口服液等。上述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80%乙醇加热回流2~4次,每次溶剂倍数为6倍、回流时间为1~3小时;合并滤液,药渣另器保存;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栀子18~30 黄芪18~30 白花蛇舌草15~26 麦冬15~26 冬葵果15~26 苦木8~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梅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