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585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用于收线机上。所述机构包含有出线导轮(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和排线机构(4),所述升缩滑杆(3)一端与出线导轮(1)相连,另一端与排线导轮(2)相连,所述出线导轮(1)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2)底端铰接于排线机构(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不会增加钢丝应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用于收线机上。
技术介绍
精细的特种钢丝在新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 中,其Si02的棒料需要用Φ0.08πιπι Φ0. 14mm的切割钢丝将材料切成片,该钢丝盘重 30-40KG,在使用中需要高速放线,因而对钢丝的质量要求极高,所以要求钢丝收卷的排线 质量优异。现行的排线机构引线导轮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如图2所示,但采用该种方式,排 线机在工字轮间往复排线的时候,钢丝在工字轮和导轮上形成不同的摆角,增加钢丝的应 力,影响钢丝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增加钢丝应力的收线机用导 轮偏摆式排线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包含有出 线导轮、排线导轮、升缩滑杆和排线机构,所述升缩滑杆一端与出线导轮相连,另一端与排 线导轮相连,所述出线导轮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底端铰接于排线机构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排线机构在工字轮上方的导杆上平移,与排线机构相连的升缩滑杆带动 出线导轮同步偏转,所以钢丝始终在两个导轮间保持直线状态,不存在摆动角,钢丝仅仅是 回绕交接点作轻微的扭转,这种扭转是在钢丝的弹性范围内,因而不会增加钢丝的应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规结构示意图。图中出线导轮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排线机构4、导杆5、工字轮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包含有出线导轮 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排线机构4、导杆5和工字轮6,所述升缩滑杆3 —端与出线导轮 1相连,另一端与排线导轮2相连,所述出线导轮1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2底 端铰接于排线机构4上,所述排线机构4套至于导杆5上,且该导杆5设置于工字轮6上方。权利要求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含有出线导轮(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和排线机构(4),所述升缩滑杆(3)一端与出线导轮(1)相连,另一端与排线导轮(2)相连,所述出线导轮(1)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2)底端铰接于排线机构(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用于收线机上。所述机构包含有出线导轮(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和排线机构(4),所述升缩滑杆(3)一端与出线导轮(1)相连,另一端与排线导轮(2)相连,所述出线导轮(1)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2)底端铰接于排线机构(4)上。本技术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不会增加钢丝应力。文档编号B65H59/10GK201670627SQ20102018824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吴文晨, 李国府, 顾文英 申请人:江阴市华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线机用导轮偏摆式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含有出线导轮(1)、排线导轮(2)、升缩滑杆(3)和排线机构(4),所述升缩滑杆(3)一端与出线导轮(1)相连,另一端与排线导轮(2)相连,所述出线导轮(1)顶端铰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排线导轮(2)底端铰接于排线机构(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府顾文英吴文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