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9295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1)和过滤杯(2),该过滤杯(2)一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12),另一端为设有过滤结构的过滤端(13),该过滤杯(2)能够套接于该容浆杯(1)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豆浆机过滤装置空间利用率高、方便了包装和运输过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浆液的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豆浆机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豆浆机,不管是采用大网扰流的粉碎方式,还是采用无网加扰流筋的 粉碎方式,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制作好的浆液中都会留下豆渣或其他制浆物料的残渣, 影响豆浆的口感,对于口感比较挑剔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大部分的豆浆机厂家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随豆浆机一起,配置有过滤器。如中国专利 200910041292. 2快速过滤豆浆的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就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它包括过滤 容器和接浆杯,这里是直接将过滤容器放置在接浆杯上完成过滤操作,而为了使得过滤容 器和接浆杯杯体配合使用上的方便,一般将两者直径设置的较为接近,因而,无法将过滤器 置于接浆杯内部,这对于其打包、运输来说均较为不便,特别是对于机头比较笨重的电机上 置的豆浆机来说,豆浆机杯体内更加没有容纳过滤器的空间,因而在包装、运输和储藏的过 程中,还要设置专门的包装箱来容置过滤器,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各个环 节的成本,空间的利用率低,而且,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方便包装、运 输的豆浆机过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和过滤杯,该过滤杯一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 另一端为设有过滤结构的过滤端,该过滤杯能够套接于该容浆杯底部。这样的设计,在运输和打包过程中,可以直接将过滤杯套接于容浆杯底部,大大缩 减了其所占的空间,即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该容浆杯和过滤杯杯壁均为倒锥形,且该容浆杯底部外径小于该过滤杯开口端内 径。倒锥形的结构便于容浆杯底端插入过滤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加工尺寸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而容易出现废品,但是如果是倒锥形的结构,即使尺寸不精确,也可以 达到容浆杯底端插入过滤杯的效果,这种设计,降低了废品率的同时也减低了成本。该容浆杯和过滤杯杯壁均为圆柱形,且该容浆杯底端外径小于该过滤杯开口端内 径。该过滤端端部向过滤杯内的方向凹陷形成外阶梯沿,该外阶梯沿卡于该容浆杯敞 口端部。这样,在过滤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手工辅助,而直接将过滤杯放置于容浆杯上部即 可进行过滤操作。该容浆杯敞口端向外凸出,形成内阶梯沿。内阶梯沿和过滤杯底端端部相配合起 到一个定位的作用,也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过滤杯掉落入容浆杯的情况。该容浆杯敞口端还设有浆体导流槽。这样为了倒出浆体时起一个导流的作用,不容易将浆体溅出。该过滤杯包括过滤杯壁和底部的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扣接于该过滤杯壁上。这 样可拆卸的结构,当过滤结构失效时,可随时取下更换。该容浆杯外壁上还设有把手安装槽。用于安装把手,便于容浆杯杯体的拿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容浆杯和过滤杯设置成可以套接的结构,这样在运输和打包过程中 可以节省很多空间。同时还在过滤端端部向过滤杯内的方向凹陷形成外阶梯沿,使得外阶 梯沿卡于该容浆杯敞口端部,这样也方便了过滤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豆浆机过滤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豆浆机过滤系统运输过程中套接状态的剖面图;图3为图2的A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豆浆机过滤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1和过滤杯2。在容浆杯 1外壁上还设有把手安装槽3,在其上安装有把手4。此外,在容浆杯敞口端10还设有浆体 导流槽5。如图2所示,将容浆杯1上的把手4去掉后,容浆杯1和过滤杯2杯壁整体均呈倒 锥形,(图中所示的锥度较小)且容浆杯1底部外径小于过滤杯开口端12内径。这样,如 图2所示,在打包或运输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过滤杯2直接套接于容浆杯1上。过滤杯2—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12,另一端为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网)的过滤 端13,如图3所示,是图2的A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这里过滤杯2包括过滤杯壁6和设 于过滤端13的过滤结构7,过滤结构7扣接于过滤杯壁6上。如图4所示,是过滤装置使用时候的状态图,图5是图4的B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 图,这里,过滤杯2安放于容浆杯1之上,且过滤杯的过滤端13端部8向过滤杯2内的方向 凹陷形成外阶梯沿9,外阶梯沿9卡于该容浆杯1敞口端部10。这里容浆杯敞口端10也可 以向外凸出,形成内阶梯沿1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使用过滤装置的时候,将过滤杯2安放于容浆杯1之上,由于外阶梯沿9卡 于容浆杯敞口端部10,很好的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同时也不需要手动辅助,将浆液倒入过 滤杯2开始过滤过程,过滤结束后,清洗干净过滤杯2,可以直接将过滤杯2套接于容浆杯1 底部,即可存放。这种结构的存放方式对于打包和运输来说,都非常方便,节省了空间的同时,也少 了大量的成本。4实施例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类似,(这里省略附图)不同之处在于,容浆杯1和过滤杯2 杯壁均为圆柱形,这里容浆杯1底部外径也要小于过滤杯开口端12内径。保证过滤杯2能 够套接于容浆杯1上。以上对本技术的一种豆浆机过滤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 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例 如,容浆杯杯体和过滤杯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设计,例如横截面为椭圆形或不规则 形状,或者整体呈流线型等等,只要能够将过滤杯套接于容浆杯杯体上即可;将过滤杯2套 接于容浆杯1上时,可以完全套接,即容浆杯1底部接触过滤杯2底部,也可以部分套接,即 容浆杯1底部伸入过滤杯2中部,此外,过滤结构可以为过滤网,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过滤 结构;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1)和过滤杯(2),该过滤杯(2)一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12),另一端为设有过滤结构的过滤端(13),其特征在于该过滤杯(2)能够套接于该容浆杯(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浆杯(1)和过滤杯(2)杯 壁均为倒锥形,且该容浆杯(1)底端外径小于该过滤杯开口端(12)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浆杯(1)和过滤杯(2)杯 壁均为圆柱形,且该容浆杯(1)底部外径小于该过滤杯开口端(12)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端(13) 端部向过滤杯(2)内的方向凹陷形成外阶梯沿(9),该外阶梯沿(9)卡于该容浆杯敞口端 (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浆杯敞口端(10)向外凸 出,形成内阶梯沿(1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浆杯敞口端 (10)还设有浆体导流槽(5)。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杯(2)包 括过滤杯壁(6)和底部的过滤结构(7),该过滤结构(7)扣接于该过滤杯壁(6)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豆浆机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浆杯(1)外 壁上还设有把手安装槽(3)。专利摘要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浆机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1)和过滤杯(2),该过滤杯(2)一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12),另一端为设有过滤结构的过滤端(13),其特征在于:该过滤杯(2)能够套接于该容浆杯(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李前荣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