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116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上滚轮(2)、下滚轮(3)、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还包括与花管(6、7)分别连接的传动芯轴(12、13);下滚轮(3)上安装有大链轮(8、11)、棘轮(9、10),传动芯轴(12、13)上分别安装小链轮(14、17)、摩擦轮(15、16),对应安装上链条(18、19、20、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可以实现经常换向及速度总是保持慢进快出的效果,且酥皮机的棘轮摩擦轮换向机构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及转向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
技术介绍
酥皮机专用于丹麦面包、牛角面包、起酥皮、起酥点心之压延赶薄,使成片面状,加 工用途很广。酥皮机的结构为左、右两边各有一输送带,一边把面团带入一对滚轮,压薄后由另 一边的输送带带出,进入的一边速度慢,送出的另一边速度快,反面时会自动变速,从而使 面皮左、右压至所需厚度。现有技术的酥皮机中的技术难点是在于要经常换向及速度总是保持慢进快出的 效果,而现有的换向结构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不便、转向效果差的缺点,同时由于经 常换向,影响酥皮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难点和缺陷,提出一种棘轮摩擦轮式 酥皮机,以实现经常换向及速度总是保持慢进快出的效果。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设置在主机体1内的上滚轮2、下滚轮3 及设置在下滚轮3两侧的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还包括与花管6 连接的传动芯轴12,与花管7连接的传动芯轴13 ;所述下滚轮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 大链轮8、棘轮9、10、大链轮11,且所述棘轮9与棘轮10正反安装;所述传动芯轴12上由 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小链轮14、摩擦轮15 ;所述传动芯轴1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摩擦 轮16、小链轮17 ;所述摩擦轮16与大链轮8通过链条18连接,所述小链轮14与棘轮9通 过链条19连接;所述小链轮17与棘轮10通过链条20连接;所述摩擦轮15与大链轮11通 过链条21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轴支架22,所述传动芯轴12及传动芯轴13均固定在所述轴支 架22上。进一步地,所述棘轮9、10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大链轮8、11上,所述大链 轮8、11分别通过键槽及止付螺钉与所述下滚轮3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棘轮、摩擦轮特性达到换向传动功能,并利用链轮比达到慢进快出的效果,且 酥皮机的棘轮摩擦轮换向机构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及转向效果好的优点。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俯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主机体;2-上滚轮;3-下滚轮;4、5_输送带;6、7_花管;8_大链轮;9、10_棘轮; 11-大链轮;12、13_传动芯轴;14-小链轮;15、16-摩擦轮;17-小链轮;18、19、20、21_链 条;22-轴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设置在主机体1内的上滚 轮2、下滚轮3及设置在下滚轮3两侧的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还 包括与花管6连接的传动芯轴12,与花管7连接的传动芯轴13 ;同时还包括有轴支架22, 传动芯轴12及13均固定安装在轴支架22上。下滚轮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大链轮8、棘轮9、10、大链轮11,且棘轮9与棘 轮10正反安装;传动芯轴12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小链轮14、摩擦轮15 ;传动芯轴13 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摩擦轮16、小链轮17 ;摩擦轮16与大链轮8通过链条18连接,小 链轮14与棘轮9通过链条19连接;小链轮17与棘轮10通过链条20连接;摩擦轮15与大 链轮11通过链条21连接。其中棘轮9、10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大链轮8、11上,大链轮8、11分别通 过键槽及止付螺钉(图中未示出)与所述下滚轮3连接。本技术主要是利用棘轮、摩擦轮特性来达到转向传动功能,其中摩擦轮超过 一定力后会出现打滑现象,同时,利用链轮比达到慢进快出的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由下滚轮3带动大链轮11顺时针转动,根据棘轮特性,棘轮10带动小链 轮17,棘轮9从动、大链轮11带动摩擦轮15顺时针传动,传动芯轴13速度较传动芯轴12 快,使花管7带动输送带5较输送带4快,从而达到慢进快出的效果,当下滚轮3逆时针转 动时,根据棘轮特性,棘轮9带动小链轮14,棘轮10从动、大链轮8带动摩擦轮16逆时针转 动,传动芯轴12速度较传动芯轴13快,使花管6带动输送带4较输送带5快,从而达到慢 进快出的效果,因面皮反复赶压,需经常换向操作,此结构安装方便、成本低、效果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设置在主机体(1)内的上滚轮(2)、下滚 轮⑶及设置在下滚轮⑶两侧的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花管(6)连接的传动芯轴(12),与花管(7)连接的传动芯轴(13);所述下滚轮(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大链轮(8)、棘轮(9、10)、大链轮(11),且 所述棘轮(9)与棘轮(10)正反安装;所述传动芯轴(12)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小链 轮(14)、摩擦轮(15);所述传动芯轴(1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摩擦轮(16)、小链轮 (17);所述摩擦轮(16)与大链轮(8)通过链条(18)连接,所述小链轮(14)与棘轮(9)通过 链条(19)连接;所述小链轮(17)与棘轮(10)通过链条(20)连接;所述摩擦轮(15)与大 链轮(11)通过链条(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支架(22),所 述传动芯轴(12)及传动芯轴(13)均固定在所述轴支架(2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9、10)分 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大链轮(8、11)上,所述大链轮(8、11)分别通过键槽及止付螺 钉与所述下滚轮(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上滚轮(2)、下滚轮(3)、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还包括与花管(6、7)分别连接的传动芯轴(12、13);下滚轮(3)上安装有大链轮(8、11)、棘轮(9、10),传动芯轴(12、13)上分别安装小链轮(14、17)、摩擦轮(15、16),对应安装上链条(18、19、20、21)。本技术的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可以实现经常换向及速度总是保持慢进快出的效果,且酥皮机的棘轮摩擦轮换向机构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及转向效果好的优点。文档编号A21C3/02GK201854627SQ20102018609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摩擦轮式酥皮机,包括主机体(1)、设置在主机体(1)内的上滚轮(2)、下滚轮(3)及设置在下滚轮(3)两侧的输送带(4、5),输送带(4、5)分别套装在花管(6、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花管(6)连接的传动芯轴(12),与花管(7)连接的传动芯轴(13);  所述下滚轮(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大链轮(8)、棘轮(9、10)、大链轮(11),且所述棘轮(9)与棘轮(10)正反安装;所述传动芯轴(12)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小链轮(14)、摩擦轮(15);所述传动芯轴(13)上由内到外侧依次安装有摩擦轮(16)、小链轮(17);  所述摩擦轮(16)与大链轮(8)通过链条(18)连接,所述小链轮(14)与棘轮(9)通过链条(19)连接;所述小链轮(17)与棘轮(10)通过链条(20)连接;所述摩擦轮(15)与大链轮(11)通过链条(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宏陈幸
申请(专利权)人:新麦机械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