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触控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018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触控面板结构,包括:一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为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加工而成的透明塑料板;至少一导电膜,直接镀设于透明基板的下表面。该触控面板结构用单片塑料基板取代目前常用的两层玻璃基板,并且其导电膜采用镀膜的方式代替现有的胶合贴膜的方式,使得触控面板的结构更加简单,更易于加工,同时,还确保了加工和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触控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所谓触控面板,是指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 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 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包括一层玻璃基板10,玻璃基 板10的上表面用光学胶11胶合有一层ITO导电膜12,最上层用光学胶13胶合一层矽土玻 璃14作为操作面,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且良品率低。ITO导电膜12胶合在玻璃基板10的上表 面,ITO导电膜12非常脆弱,触摸几下就会损坏,不能直接作为操作面,必须要在上面胶合 一层矽土玻璃14作为操作面,因此,要经历至少两次涂胶、胶合的工艺,需要投入多条生产 线,成本代价高,且制成时难以保证涂布光学胶的均勻性,胶合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气泡,再 加上玻璃的易碎性,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触控面板制成的良品率比较低。2、安全性差。采用玻璃作为基板和操作面,玻璃具有易碎性,加工、运输、存放、使 用的任何一个坏节都有可能损坏和破碎,因此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3、透光率差。玻璃本身的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但因为有两层玻璃且涂有两层 光学胶,影响了玻璃的透光效果,这导致触控面板的透光率最高只能达到80%。4、结构复杂、厚度较厚。包括两层玻璃和两层光学胶,这造成触控面板的结构复 杂,且厚度较厚。作为以上常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改良,中国第ZL200920052106. 0号技术专 利的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如图2所示,所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由钢化玻 璃20、光学胶21、22、23和上中下三层ITO薄膜24、25、26构成,用光学胶21、22、23将钢化 玻璃20、上层ITO薄膜24、中间ITO薄膜25、下层ITO薄膜26胶合在一起,钢化玻璃20作 为操作面。此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触控面板使用的安全性,并降低了产品的厚度。但该 专利的不足在于,基板仍采用钢化玻璃,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性问题,且ITO薄 膜与钢化玻璃之间、ITO薄膜之间的结合方式仍为光学胶胶合,因此难以解决触控面板的透 光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触控面板结构,它结构简单,易于 加工,并且能够确保加工和使用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新型触控面板结构,包括一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是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加工而成的透明塑料板;至少一导电膜,直接镀设于透明基板的下表面。所述透明基板可以是透明亚克力基板。所述导电膜通过电镀、溅镀或蒸镀的方式成型于基板的下表面。所述导电膜为ITO导电膜。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成型有至少一层光学镀膜。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直接印刷形成有一印刷层,该印刷层可为边框、logo或装饰性 图案,也可以用一般油墨、可溶性油墨、导电性油墨或光学性油墨印刷而成。该印刷层被导 电膜所覆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通过以上的结构,可达到下列有益 效果1、制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在一片塑料基板的下表面镀导电膜,改变了现有的在两 层玻璃之间或一层玻璃表面用光学胶胶合导电膜的工艺,大大简化了制程工艺,能够通过 流水线作业进行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2、结构简单、厚度薄。导电膜成型于基板的下表面,使基板上表面可以直接做操作 面,而不用另外建构其他操作面,如此加工而成的触控面板为单片基板式,结构更为简单, 且比起两层玻璃的结构,更能降低产品的厚度。3、用塑料基板取代目前常用的玻璃基板,能够确保触控面板加工和使用的安全性。 用射出压缩成型的方法加工而成的塑料基板,不会出现七彩、应力及变形等问题,更加适合做 触控面板的基板,且能够克服现有结构玻璃的易碎性,确保触控面板加工和使用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结构;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结构;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每一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射出压缩成型基板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玻璃基板 13 光学胶 21 光学胶 24 ITO薄膜 30 基板 33 光学镀膜 410 活动压板 43 模具型腔11 光学胶 14 矽土玻璃 22 光学胶 25 ITO薄膜 31 印刷层12:导电膜 20 钢化玻璃 23 光学胶 26 ITO薄膜 32:导电膜40 注塑压缩模具41 上模 42 下模420:浇口44 压缩机构 45 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4式,详述如下请参照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新型触控面板结构主要包括一透明基板30, 该基板30为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式加工而成的塑料板,基板30的下表面直接印刷形成有 印刷层31,具体实施时,印刷层31可为边框、logo及其他装饰性图案,也可为一层可溶性油 墨、导电性油墨、光学性油墨,以满足功能性需求,基板30的下表面另成型有至少一层ITO 导电膜32,导电膜32是通过电镀、溅镀或蒸镀的方式成型于基板30的下表面,如图3、图4 所示的印刷层31为一边框,导电膜32直接镀于基板30的下表面,请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 印刷层31为可溶性油墨、导电性油墨或光学性油墨,导电膜32覆盖印刷层31,基板30的上 表面另镀有至少一层光学镀膜33作为保护层。请再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基板30可通过注塑压缩模具40加工而成,该注塑压缩 模具40与本专利技术人在中国第ZL200820155063.4号技术专利的说明书中公开的注塑压 缩模具的结构相同,所述注塑压缩模具40包括一上模41和一下模42,上模41和下模42之 间形成模具型腔43,上模41上设置有一活动压板410,该活动压板410受压缩机构44的驱 动而上下移动,从而使该模具型腔43具有容积可变的特点,物料45自浇口 420注入模具型 腔43,活动压板410朝向下模42移动,其下表面压缩物料45,使得物料45均勻填充于模具 型腔43。如此成型的基板结构均勻,克服了普通注塑成型的板材所存在的七彩、应力和变形 等问题。较佳的,该基板30的材质为亚克力,亚克力具有高透光率,透光率可达92%,而普 通玻璃的透光率只能达到80%左右,亚克力并兼具良好的表面硬度与光泽,韧性好,不易破 损,更加适合用作触控面板的基板。由于玻璃表面印刷对表面处理、温度、印刷压力等工艺条件要求非常高,为了降低 成本,现有的触控面板一般是在玻璃面板的外表层粘贴边框、logo及其他装饰性图案,如 此,不但视觉上比较呆板,且在使用中容易脱落,本技术的印刷层31可以是边框、logo 及其他装饰性图案,直接印刷成型于基板下表面,透过基板上表面看下去,会感觉印刷层具 有立体感和浮凸感,可增加视觉美感,且不存在脱落问题。现有触控面板在导电膜上成型电极图形采用的是蚀刻法,需要将面板浸入化学蚀 刻液中,让导电膜电极图形以外的部分与化学蚀刻液完全反应掉,以形成电极图形,其不足 在于,工艺比较复杂,蚀刻液为酸性或碱性,在浸泡过程中会损坏导电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触控面板结构,包括一透明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导电膜,直接镀设于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且所述透明基板为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加工而成的透明塑料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祐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榕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