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防治哮喘、慢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73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中药材淫羊藿、蛇床子或它们的提取物组成的用于防治哮喘、慢支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获得主要含有淫羊藿总黄酮和蛇床子总香豆素等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用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中药淫羊藿和蛇床子,特别是一种含有淫羊藿提取物和蛇床子提取物的防治哮喘、慢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全世界发病率约为0.2~9.9%,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现约有1.55亿人患哮喘,德国有400万哮喘患者,日本有300万,西欧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一倍,美国则比80年代早期增加了60%;全球每年死于哮喘人数高达18万。我国哮喘的患病率,根据局部地区调查,约为0.5%~2.0%,也有报道高达5.29%的,全国有1000万~2000万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将近0.4%,我国每年有近6.2万人次死于哮喘病的发作。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哮喘不仅构成了公众健康问题,它使许多人失学、丧失工作能力和英年早逝。然而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甚清楚,对于大多数患者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症状,但对部分患者而言则疗效欠佳,更谈不上根治,因此,哮喘的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与迫切。在1995年WHO和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发表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将哮喘定义为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为主的具有复杂免疫机制的气道变应性慢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建为本病特征,且在慢性缓解期仍然存在。有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受体、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EOS是哮喘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炎症效应细胞,激活的EOS可以释放碱基蛋白(MBP)、阳离子蛋白(ECP)、过氧化物酶(EPO)及神经毒素(END),它们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引起气道上皮损伤,产生和加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最近发现哮喘患者气道中EOS是中性粒细胞的50-100倍。且许多研究证实哮喘严重程度与外周、痰液、及支气管粘膜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水平及其产物有关。哮喘的发病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GC)必须和GCR结合才能作用于效应细胞,影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哮喘患者GCR有异常变化,而且这种改变是原发的,其改变形式包括GCR数量减少,功能低下等异常。研究已证实,哮喘时外周血白细胞GCR数量减少,肺组织中GCR总结合力和亲和常数均下降。随着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病例的不断增加,对GCR的数量及功能与哮喘反复发作的密切关系也被肯定。T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主要起着免疫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之间复杂相互作用而完成的。辅助T细胞(TH)分为TH1和TH2两种亚群,TH1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TH2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IL-4在哮喘中的主要作用是诱导B细胞合成、调控IgE产生,诱导EOS的聚集,破坏气道组织,促进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IL-5在控制EOS介导的气道炎症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IL-4和IL-5是哮喘发病中最为关键的两种细胞因子。IL-12是刺激TH1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IL-12能够促TH1细胞功能扩增并可抑制分泌的作用;IFN-γ能够抑制TH2细胞分化、增殖及生成IL-4、IL-5等促哮喘发病的细胞因子。机体正常状态时,TH1和TH2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哮喘发作时,TH1细胞功能不足,TH2细胞功能亢进,致使TH1/TH2比例失调,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纠正TH亚群失衡,已成为哮喘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建是慢性哮喘气道最重要的病理改变特征。近年研究发现,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壁结构改变,除炎性细胞浸润外,主要表现为上皮下胶原沉积以及气道平滑肌肥大、增生、基底膜增厚和玻璃样变,此种改变称为气道重建,由此可导致气流的不可逆阻塞和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顽固性哮喘的重要病理基础。经典的哮喘治疗包括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二线药物包括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目前已知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气道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建的最有效药物。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需要长期抗炎治疗,然而长期大量使用GC,使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发育和骨质代谢等副作用不可避免;引发慢性肌病;诱发或加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不能彻底消除;特别是停药后病情反跳,对控制哮喘复发的效果不确定等。β2受体兴奋剂对平滑肌的舒张作用是肯定的,但当长期使用可使细胞膜β2受体功能下调而降低疗效,同时出现心率失常、肌肉震颤、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且有研究显示可加重气道反应性,使哮喘病情恶化;其临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已经受到怀疑。茶碱类药物在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等方面有新的发现,但由于多种药物可干扰茶碱的消除;量效关系不易掌握,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副作用较多;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值得注意的是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药都缺乏有力的抗炎活性,故不能作为抗炎药物单独长期使用。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却有较好的抗炎、扩张支气管等控制症状的作用,不仅可以减轻夜间哮喘的发作,而且对阿司匹林敏感型哮喘也有疗效,治疗指数颇高;所以它可作为一线药物GC的替代治疗,用于轻度患者。但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仅对炎性介质白三烯起作用、抗炎谱相对较窄,所以尚不能完全替代激素的抗炎作用。从经济、疗效学角度看,目前在我国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尚不能成为哮喘患者主要的单独用药,其主要的治疗价值可能在于与GC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哮喘。近年来,某些抗胆碱药物、钙离子拮抗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调节剂、抗过敏药物等均显示对哮喘具有一定防治作用,但长期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价。可见,近年来西药的治疗亦不甚满意,尚缺乏远期疗效好、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的能够消除慢性炎症的药物。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属中医学咳嗽、哮、喘、痰饮、呷嗽、哮吼、上气、肺胀等疾病范畴。对其的认识可溯源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即有“喘息”、“喘鸣”的记载。隋·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久咳逆上气候》中对本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早有论述,谓之“定后复发,连滞,经久也”;何以至此,乃有“宿根”故也。正如《景岳全书·喘促》所言“喘有宿根”;明·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亦指出“宿有此根”。中医学认为哮喘、慢支反复发作的夙根是痰、瘀,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瘀血乘肺,咳逆喘促”;“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不消散”的观点表明血滞可以导致痰饮的形成,“痰挟瘀血”,伏于肺系,成为本病的夙根。但病机实质是“虚寒之体”,脾肾亏虚是哮喘、慢支屡发的基本病机。《景岳全书·痰饮》谈到“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要从根本上防治哮喘、慢支,必须除去内伏之痰、瘀,除了祛痰、瘀是很重要的一环外,还要除去内伏之痰、瘀得以滋生的原因,然宿痰、瘀非与身俱来,究其产生,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盖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哮喘、慢支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淫羊藿和蛇床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梅吴银根孟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