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晓晖专利>正文

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219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种植槽包括下端连接于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容器底板的围挡部,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容器底板内设有密封腔,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生态种植幕墙的主要构件,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的标准化构件,通过固定部可以固定于横梁和立柱进而固定于建筑上,既能满足选用植被(如景天科植被)的生长要求,具有完善的排水、蓄水、透气、隔热、保温、防漏等功能,又能达到建筑幕墙的各项物理性能及安装工艺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没有完善的支撑受力系统,必须附着于其他建筑维 护结构表面(如建筑屋面,砖墙面等),其工艺较粗,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 透性能、保温性能、空气隔声性能、耐撞击性能、平面变形性能均较差,不具备单独成为建筑 维护结构物理特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 结构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中,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 的容器底板,所述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包括下 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所述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所述容器 底板的围挡部,所述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所述容器底板内设 有密封腔,所述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作为优选,所述泄水孔设于距离所述种植槽底部2cm至3cm的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用以将所述种植槽区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植格的 格挡部,所述格挡部上设有连通相邻种植格的通水口。作为优选,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格挡部的底部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围壁的下端为呈平面的底部,所述呈平面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容器 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围挡部和格挡部均为板体。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的空气腔、真空腔或蜂窝状密封腔。作为优选,所述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的材质为PVC塑钢。作为优选,所述容器底板至所述围壁上端的距离为IOOmm至150mm,所述容器底板 厚度为IOmm至15_。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为用以勾固横梁或立柱的勾固槽。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PVC塑钢环保材料设计,具有无毒、无味、自重轻、 强度高、不易风化腐蚀、不易变形等特点,容器底板厚IOmm至15mm且内部密布密封腔,根据 特定工程的热工要求,这些密封腔可以是封闭空气腔或真空腔,这种多腔式结构大大增加 了种植容器的传热阻,可大幅度提升其保温节能效果,此外,泄水孔独创性设计,使得上下 层种植槽、格之间形成一套完善的灌溉、蓄水、排水系统,雨水浇灌或人工灌溉只要浇灌在最顶层的种植槽、格上即可,上一层底部完成2-3cm的蓄水后,多余的水会顺着泄水孔流到 下一层种槽格内,从而既可控制生态种植幕墙的整体重量,又可轻松达到全面灌溉的目的, 同一层种植槽内的种植格间在底部亦有通水口相通,本技术作为生态种植幕墙的主要 构件,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的标准化构件,通过固定部可以固定于横梁和立柱进而 固定于建筑上,既能满足选用植被(如景天科植被)的生长要求,具有完善的排水、蓄水、透 气、隔热、保温、防漏等功能,又能达到建筑幕墙的各项物理性能及安装工艺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意出通水口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 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中, 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1,所述容器底板1的外侧面由上至 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2,所述种植槽2包括下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1、上端外倾的围 壁3,所述围壁3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1的围挡部4,所述围壁3上设有 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2内泄水的泄水孔5,所述容器底板1内设有密封腔6,所述容器底板 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10,所述泄水孔5设于距离所述种植槽2底部2cm 至3cm的位置处,所述种植槽2内设有用以将所述种植槽2区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植格 7的格挡部8,所述格挡部8上设有连通相邻种植格7的通水口(图中未示出),所述通水 口设于所述格挡部8的底部位置,所述围壁3的下端为呈平面的底部9,所述呈平面的底部 9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1上,所述围挡部4和格挡部8均为板体,所述密封腔6为两个或两 个以上封闭的空气腔、真空腔或蜂窝状密封腔,所述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的材质为PVC 塑钢,所述容器底板1至所述围壁3上端的距离为IOOmm至150mm,所述容器底板1厚度为 IOmm至15mm,所述固定部10为用以勾固横梁或立柱的勾固槽。本技术构造简单合理,能完全满足幕墙安装的构造要求及各种物理性能的要 求,同时,可满足选用植被(如景天科植被)的生长要求,具有完善的排水、蓄水、透气、隔 热、保温、防漏等功能。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的专利 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所述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包括下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所述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的围挡部,所述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所述容器底板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设于距离 所述种植槽底部2cm至3cm的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用 以将所述种植槽区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植格的格挡部,所述格挡部上设有连通相邻种植 格的通水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 格挡部的底部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的下端为呈 平面的底部,所述呈平面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和格挡部 均为板体。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 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的空气腔、真空腔或蜂窝状密封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植幕墙的 种植容器的材质为PVC塑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板至所述 围壁上端的距离为IOOmm至150mm,所述容器底板厚度为IOmm至15mm。10.如权 要求9所述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用以勾 固横梁或立柱的勾固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种植槽包括下端连接于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容器底板的围挡部,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容器底板内设有密封腔,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本技术作为生态种植幕墙的主要构件,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的标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所述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包括下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所述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的围挡部,所述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所述容器底板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邱晓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