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138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后轮组件、前轮组件、设置于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架、设置于座位架上供儿童坐或者躺的座兜,座位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座位架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推车车架上,座位架与推车车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两者之间位置的锁定机构,座位架具有正向状态与反向状态,当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下,座位架的上部位于第一转轴的轴心所在的铅垂面的后侧,当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下,座位架的上部位于第一转轴的轴心所在的铅垂面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构思的设计方案,改变座位架工作状态时,只需将锁定机构解锁,并且转动座位架后再锁定即可,操作较简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后下部的后轮组 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前下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所述 的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架、设置于所述的座位架上供儿童坐或者躺的座兜,通常座位架与所 述的推车车架可拆卸地连接,座位机构需要换向时,需要拆卸下座位架转向后再安装上去, 操作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 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后下部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前下部的前轮组 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所述的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架、设置于所述的座位 架上供儿童坐或者躺的座兜,所述的座位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的座位架能够绕所述 的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上,所述的座位架与所述的推车车架之间设置有 用于锁定两者之间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座位架具有正向状态与反向状态,当所述的座 位架处于正向状态下,所述的座位架的上部位于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所在的铅垂面的后 侧,当所述的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下,所述的座位架的上部位于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所 在的铅垂面的前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位架上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 述的连接座与所述的推车车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兜为设置于所述的座位架上的布料材质的座兜,所 述的座兜具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当所述的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面为 所述的座兜的内侧面,当所述的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下,所述的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下,所 述的座兜的第二侧面为所述的座兜的内侧面。当座位架从正向状态转至方向状态下,座兜 只需将第一侧面向外拉作为外侧面,原来作为外侧面的第二侧面向内拉作为内侧面,无需 将座兜拆下,操作较简单。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位架上设置有遮阳篷,所述的遮阳篷包括支撑架、设 置在所述的支撑架上的遮挡体,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座位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遮挡 体包括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当所述的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下,所述的遮挡体在所述的座 位架的上部形成遮挡空间,并且所述的第三侧面对着所述的座兜,当所述的座位架处于反 向状态下,所述的遮挡体在所述的座位架的上部形成遮挡空间,并且所述的第四侧面对着 所述的座兜。当座位架的工作状态改变时,遮阳篷的工作状态可以跟着相应地改变。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位架上能够拆卸地设置有遮阳篷,所述的遮阳篷包括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上的所述的遮挡体。改变遮阳篷的工作状态需将遮 阳篷拆卸下调整。所述的座位架的下部枢轴连接有踏脚架,所述的踏脚架与所述的座位架之间设置 有踏脚锁定机构。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 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构思的设计方案,改变座位架工作状态时,只需将锁定机构解锁,并且转 动座位架后再锁定即可,操作较简单。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一(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二(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三(座位架处于正向状态);附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四(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附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五(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附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六(座位架处于反向状态);附图7为座位机构的立体图;附图8为座位机构的主视图。其中1、推车车架;2、后轮组件;3、前轮组件;4、座位机构;5、座位架;6、第一转 轴;7、座兜;8、连接座;9、第一侧面;10、第二侧面;11、遮阳篷;12、支撑架;13、遮挡体;14、 踏脚架。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附图6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 后下部的后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前下部的前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 架1上的座位机构4。如各附图所示,所述的座位机构4包括座位架5、设置于所述的座位架5上供儿童 坐或者躺的座兜7。如附图7所示,所述的座位架5上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的座位架5 能够绕所述的第一转轴6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所述的座位架5可以是直接 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6与所述的推车车架1相转动地连接,座位机构4便不可以自所述的 推车车架1上拆下来;所述的座位架5也可以是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有连接座 8,所述的连接座8与所述的推车车架1相能够拆卸地连接,通过该连接座8使得所述的座 位机构4便能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拆下来。所述的座位架5与所述的推车车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两者之间位置的锁定机 构,锁定机构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要点,凡事能够将两个转动关系的部件之间锁定的锁 定机构都能在此使用。比如是座位架5上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的连接座8上开设有第二齿槽,第一齿槽与所述的第二齿槽之间滑动设置有滑齿块,锁定时,滑齿块同时插在所述的 第一齿槽与所述的第二齿槽内,解锁时,滑齿块只插在第一齿槽内或者只插在第二齿槽内。 又如在座位架5上滑动设置有定位销,而在连接座8上开有多个锁孔,每个所述的锁孔都位 于以所述的第一转轴6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的座位架5具有正向状态与反向状态,如附图1-附图3所示,当所述的座位 架5处于正向状态下,所述的座位架5的上部位于所述的第一转轴6的轴心所在的铅垂面 的后侧,所述的座位架5的上部即是指当儿童坐在座位机构4上后,与儿童的头部相对应的 那部分;如附图4-附图6所示,当所述的座位架5处于反向状态下,所述的座位架5的上部 位于所述的第一转轴6的轴心所在的铅垂面的前侧。如附图1-附图6所示,所述的座位架 5处于正向状态下或反向状态下,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的座位架5锁定于至少两个位置,如 附图1-附图6所示,所述的座位架5处于正向状态下或反向状态下,锁定机构都能够将所 述的座位架5锁定于三个位置。所述的座兜7为设置于所述的座位架5上的布料材质的座兜7,所述的座兜7具有 第一侧面9与第二侧面10,当所述的座位架5处于正向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面9为所述的 座兜7的内侧面,第二侧面10即为外侧面;当所述的座位架5处于反向状态下,所述的座兜 7的第二侧面10为所述的座兜7的内侧面,所述的第一侧面9即为所述的座兜7的外侧面。 即当所述的座位架5在正向状态与反向状态的转换后,需要将布料材质的座兜7翻一下。所述的座位架5上设置有遮阳篷11。所述的遮阳篷的设置具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所述的座位架5上能够拆卸地设置有遮阳篷11,所述的遮阳篷11包括所述的 支撑架1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12上的遮挡体13。当所述的座位架5由正向状态向反向 状态转换后,遮阳篷11便位于座位架5的下方,此时,便可将遮阳篷11自座位架5上拆下, 然后将遮阳篷11翻转并安装于所述的座位架5的上部的上方。二、所述的遮阳篷11包括支撑架1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12上的遮挡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守进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