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7017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过滤装置,属于药检设备;旨在提供一种不易污染、效率高,可重复使用、成本低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支架,过滤器由杯座(4)、密封垫(10)、孔板(11)、滤膜(12)、带有穿刺针(1)的杯体(2)以及连接装置构成,穿刺针(1)中设有进料通道(17)和进气通道(16);连接装置由紧固环(3)、螺管(5)和螺母(6)构成,支架由底座(20)、出料管(19)、排气管(24)、抽吸管(21)、支承杯(8)以及管嘴(22)构成,过滤器通过设在螺管(5)上的密封塞(7)插在支承杯(8)中,排气通道(18)与管嘴(22)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性好、流速快、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药检设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药品检验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药品在出厂之前通常都要利用无菌过滤装置(又叫过滤集 菌器、过滤培养器、薄膜过滤器等)作微生物检验,从而判定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被致病 细菌污染。目前,无菌过滤装置主要有《中国药典》附录中收录的“开放式薄膜过滤器”和 市售的“一次性密闭式过滤培养器”两种,前者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操作过程中容易遭受 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后者虽然密闭性较好、不容易遭受污染,但成本较高,而 且药液的流速较慢、效率较低。申请号为“01237796. 1”、名称为“一种集菌培养器”的中国 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无菌过滤装,该装置由透明的外壳、与该外壳活动连接 的底座、设在该底座中的筛板和滤膜、以及设在外壳顶部的进料管和空气过滤器构成;该无 菌过滤装虽然能避免“开放式薄膜过滤器”容易遭受污染,同时也克服了“一次性密闭式过 滤培养器”成本较高的缺陷,但药液的流速仍然较慢、效率仍然偏低,不能满足药品大规模 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易遭受 污染、效率高,可多次重复使用、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菌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支撑该过滤器的支架;所述过滤器包括漏斗状的杯座(4)、至下而上依次设在该杯座中的密封垫(10)、孔板(11)和滤膜(12)、倒扣于杯座(4)中并通过连接装置与之活动连接的杯体(2),杯底(14)上设有与该杯体连通的进料通道(17);其特征在于:内部设有进气通道(16)的穿刺针(1)固定在杯底(14)上,进料通道(17)设在该穿刺针中,杯底(14)上设有与杯体(2)连通的排气通道(18);所述连接装置由设在杯体(2)上的紧固环(3)、与杯座(4)固连接通的螺管(5)、设在该螺管上将紧固环(3)压紧的螺母(6)构成,所述支架由底座(20)、固定在该底座上的出料管(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