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取暖器以热辐射方式散热的居多,如专利号为ZL200720052171. 4的 中国技术专利《节能电热取暖器》(授权公告号CN201059678Y),又如申请号 为200910119205. 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多功能电热取暖器》(公开号 CN101509679A),这类取暖器结构上一般都包括壳体、发热体及发射板等,热耗比较大,而且 取暖器本身温度较高,容易烫伤,也易于引起周围其他易燃物燃烧,所以在不注意情况下容 易发生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需要增加对流效果,一般需要设置风机加以吹送, 这势必会增加能耗,同时风机吹送只能达到部分区域的取暖,效果不佳。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取暖器,见图5和图6所示,该取暖器包括散热体Ia 及设于散热体Ia内的发热体,散热体Ia具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容置腔Ila和多个供空气自 下而上对流且纵向设置的散热腔2a,发热体横向设置于容置腔Ila内并贯穿散热腔2a,该 种取暖器利用烟 效应,大大提高了对流效果,但这种取暖器存在如下不足只在顶部开设 有热出风口,所以顶部较烫,稍有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器,包括散热体及设于散热体内的发热体,所述的散热体具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容置腔和多个供空气自下而上对流且纵向设置的散热腔,所述的发热体则横向设置于前述的容置腔内并贯穿前述的散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腔自下而上至少具有第一散热腔及第二散热腔,对应地,所述的发热体至少包括贯穿于第一散热腔的第一发热体及贯穿于第二散热腔的第二发热体,前述的第一散热腔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前述的第二散热腔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