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资源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6434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动植物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治疗肝细胞性黄疸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的复方中药制剂——退黄胶囊剂,由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皂矾、猪胆汁、牛黄、麝香等天然动植物药材为原料,经精选、清洗、烘干、粉碎、煎煮、浓缩、合成膏剂等工序制成胶囊,具有利胆退黄,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降低血胆红素,改善目黄、尿黄、皮肤黄等临床症状,祛除体内乙肝病毒,稳定肝功能,增强肝脏抵御疾病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动植物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剂——退黄胶囊剂。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尤其伴有黄疸的患者,其治疗时间较长,致死率较高。目前治疗黄疸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肝技术、静脉用药、煎服中药退黄,效果均好,但受条件限制,无口服药方便,而且市场上治疗黄疸的口服药很少,治疗的有效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利胆退黄,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降低血胆红素,改善目黄、尿黄、皮肤黄等临床症状,祛除体内乙肝病毒,稳定肝功能,增强肝脏抵御疾病能力的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本专利技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制成的胶囊藏茵陈2.5-10 金钱草2.5-10 赤芍2.5-10 生大黄2.5-10生山栀2.5-10 苦参2.5-10青黛2.5-10 皂矾0.5-2猪胆汁1-4 牛黄0.25-1麝香0.05-0.2嗜肝的乙肝病毒即疫毒之邪入侵,人体内正气奋起抗邪,引起正邪相争,正胜则邪却,肝强则毒退,乙肝病毒被清除出体外,遂不发病。毒邪内蕴,正不胜邪,肝脏功能减退,湿毒、热毒、瘀毒、痰毒、阳毒郁结肝胆,熏蒸胆汁,浸溢肌肤,而致面黄、目黄、尿黄、全身皮肤黄染瘙痒,病情逐渐加重而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如伴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则预后较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以现代医学诊断为依据,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综合国内众多专家治疗乙肝之经验及民间验方,浓缩历代医家治疗乙肝之精华,经过20余年之临床验证而成,服用本专利技术胶囊,能利胆退黄,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量,降低血胆红素,改善目黄、尿黄、皮肤黄等临床症状,祛除体内乙肝病毒,稳定肝功能,增强肝脏抵御疾病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原料配方为藏茵陈5-10 金钱草5-10 赤芍5-10生大黄5-10生山栀5-10 苦参5-10青黛5-10皂矾1-2猪胆汁2-4 牛黄0.5-1 麝香0.1-0.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用清水冲洗后烘干;2)取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混合加工成粗末;3)水煎煮上述粗末2次,每次30分钟,浓缩成流浸膏,低温烘干成180目的细度粉末;4)取猪胆汁低温烘干,制成180目的细度粉末;5)将皂矾、牛黄、麝香与上述中药的细末及猪胆汁细末共同混合均匀,制成180目的细度粉末,装入I号胶囊,经过灭菌处理后即成。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单位千克)藏茵陈5 金钱草5 赤芍5生大黄5 生山栀5 苦参5 青黛5皂矾1猪胆汁2 牛黄0.5 麝香0.1将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用清水冲洗后烘干;取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混合加工成粗末;取上述粗末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浓缩成流浸膏,低温烘干,过180目细度粉末;取猪胆汁低温烘干,制成180目细度粉末;再取皂矾、牛黄、麝香与上述中药的细末及猪胆汁细末混合均匀,过180目细度粉末;装入I号胶囊,经过灭菌处理后即成退黄胶囊。实施例二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单位千克)藏茵陈2.5 金钱草2.5 赤芍2.5 生大黄2.5 生山栀2.5苦参2.5青黛2.5皂矾0.5 猪胆汁1牛黄0.25 麝香0.05将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用清水冲洗后烘干;取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混合加工成粗末;取上述粗末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浓缩成流浸膏,低温烘干,过180目细度粉末;取猪胆汁低温烘干,制成180目细度粉末;再取皂矾、牛黄、麝香与上述中药的细末及猪胆汁细末混合均匀,过180目细度粉末;装入I号胶囊,经过灭菌处理后即成退黄胶囊。实施例三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单位千克)藏茵陈10 金钱草10 赤芍10 生大黄10 生山栀10苦参10青黛10皂矾2 猪胆汁4 牛黄1 麝香0.2将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用清水冲洗后烘干;取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混合加工成粗末;取上述粗末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浓缩成流浸膏,低温烘干,过180目细度粉末;取猪胆汁低温烘干,制成180目细度粉末;再取皂矾、牛黄、麝香与上述中药的细末及猪胆汁细末混合均匀,过180目细度粉末;装入I号胶囊,经过灭菌处理后即成退黄胶囊。用药方法退黄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根据病情,综合其它内服药物,如乙肝实证服乙肝化毒丸,虚证服强肝丸,肝纤维化、肝硬化服抗纤软肝丸,外贴乙肝祛毒膏,耳贴穴调整免疫,综合立体方法治疗乙型肝炎。不良反应在用退黄胶囊治疗乙型肝炎黄疸过程中,仅出现二例患者有轻微腹胀感觉,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证明本专利技术无明显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退黄胶囊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选用天然动植物药材为原料,各组份符合中医学理论,符合药典规定。本专利技术运用综合立体治疗系列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对人体无毒无害。2、本专利技术有利胆退黄作用,主要降低血胆红素。胆附着于肝,毒邪内瘟、胆汁外溢、熏蒸肌肤则黄疸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化湿、清热、行瘀、通利大小便而达到利胆退黄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有解毒化毒功能,能清除体内乙肝病毒,抑制其复制,排除毒素,使肝细胞恢复正常功能。4、本专利技术有防癌抗癌功能,防止细胞的变异,降低或消除乙肝——肝癌的发生率。5、本专利技术有降低转氨酶,稳定肝功能,能有效地控制炎症的发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制成的胶囊藏茵陈2.5-10 金钱草2.5-10 赤芍2.5-10 生大黄2.5-10生山栀2.5-10 苦参2.5-10青黛2.5-10 皂矾0.5-2猪胆汁1-4 牛黄0.25-1麝香0.0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的优选原料配方为藏茵陈5-10 金钱草5-10 赤芍5-10生大黄5-10生山栀5-10 苦参5-10青黛5-10皂矾1-2猪胆汁2-4 牛黄0.5-1 麝香0.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为藏茵陈5 金钱草5 赤芍5生大黄5生山栀5 苦参5青黛5皂矾猪胆汁2 牛黄0.5 麝香0.1。4.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用清水冲洗后烘干;2)取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混合加工成粗末;3)水煎煮上述粗末2次,每次30分钟,浓缩成流浸膏,低温烘干成180目的细度粉末;4)取猪胆汁低温烘干,制成180目的细度粉末;5)将皂矾、牛黄、麝香与上述中药的细末及猪胆汁细末共同混合均匀,制成180目的细度粉末,装入I号胶囊,经过灭菌处理后即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动植物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治疗肝细胞性黄疸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的复方中药制剂——退黄胶囊剂,由藏茵陈、金钱草、赤芍、生大黄、生山栀、苦参、青黛、皂矾、猪胆汁、牛黄、麝香等天然动植物药材为原料,经精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黄疸的退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材料制成的胶囊:藏茵陈2.5-10 金钱草2.5-10 赤芍2.5-10 生大黄2.5-10生山栀2.5-10 苦参2.5-10 青黛2.5-10 皂矾0.5-2猪 胆汁1-4 牛黄0.25-1 麝香0.05-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资源
申请(专利权)人:黄资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