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方式的链路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299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行数据传输方式的链路接口电路,包括处理器内核Link发送端的接口电路,处理器内核Link接收端的接口电路,以及链接在Link发送端与Link接收端链路口之间的8位数据线和三根控制线;Link口随路时钟发生器,用于产生链路传输随路时钟;Link口DMA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链路DMA传输需要的控制信号;Link口DMA控制器,用于产生链路传输协议需要的时序及访问内部存储器的地址;Link口乒乓缓冲寄存器,用于存储链路传输过程需要经过并串转换发送的数据和经过串并转换接收的数据;并串转换电路,用于同时输出8个通道的串行数据;链路口采用发送端向接收端传送参数的传输协议,用于在两片DSP间实现接口的链路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方式的链路接口电路,用于两片DSP之间的高 速串行LVDS数据传输。
技术介绍
在多处理器组成的系统中,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一般通过各类总线或 点对点传输方式实现。基于总线的数据传输架构由于多个处理器共享总线,需要在各个处 理器之间进行总线仲裁。总线仲裁不利于实时处理的应用场合,因为应用程序把总线申请 提交之后,须等候总线仲裁机制的授权之后才能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而这段等候的时 间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难以预知的。与总线传输方式不同,点对点传输方式的传输发起时机完全由应用程序控制,因 此传输的时间对应用程序是完全可以预知的,这样应用程序就可以在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之间的时间安排方面作出精确预算,符合实时处理的应用需求。点对点传输方式已经在实 时处理领域中有所应用,例如ADI公司的虎鲨系列处理器中就使用了点对点传输方式,但 是该公司的传输协议规定,必须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应设置相同的传输模式、传输长度参 数,需要发送端和接收端作相同的设置,这种设置是事先约定好的,不能实时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接收端参数配置、发送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方式的链路接口电路,包括处理器内核Link发送端的接口电路,处理器内核Link接收端的接口电路,以及链接在Link发送端与Link接收端链路口之间的8位数据线和三根控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内核Link发送端的接口电路,具有:DMA传输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链路DMA传输需要的控制信号;根据设置控制字可以按照系统主时钟的2、4、6、8不同分频周期产生的随路时钟发生器;根据设置控制字内容可以产生发送端片内存储器读地址,且同时也产生Link口传输协议中的传输请求信号的发送端DMA控制器;2*8*32bit的发送乒乓缓冲器,用于DMA数据缓存;8个并行的可以支持16bit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灏郭二辉洪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