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2685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包括左盖板、单层线路框架、8个螺钉、右盖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任意通道数量的陀螺线路盒,且因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路盒结构为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均与安装面独立固定连接,且多个单层线路盒之间均为左右侧面接触并非上下层叠的方式,因此导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路盒的整机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基本不受通道数量影响,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均有金属薄板隔离,相邻模块之间均由金属隔板相互隔离,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得线路盒电磁兼容性好,当需要连接不同类型的陀螺仪时,仅需要根据陀螺仪的特性,更换相应的模块即可,通用性和兼容性强,提高了可靠性,有利于批量化生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用于空间飞行器惯性姿态测量。
技术介绍
陀螺组件与陀螺线路盒组成惯性姿态敏感器,用于测量飞行器在惯性空间的姿 态,实现飞行器指向控制和姿态稳定。惯性姿态敏感器通常采用多冗余备份设计以满足飞 行器高可靠要求,多个通道陀螺线路安装在线路盒内。我国常用的有四通道、六通道、九通 道等冗余方案,传统的产品都设计了不同的线路盒结构以放置不同数量的陀螺线路。陀螺线路与陀螺仪配合共同实现角速度测量,线路主要包括二次电源电路、接口 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不同飞行器给陀螺线路盒的供电电压存在较大差异,相应陀螺线路 设计不同的二次电源电路变换得到工作所需电压。飞行器对姿态测量精度要求不同,惯性姿态敏感器所选用不同的陀螺仪,主要由 液浮陀螺、动压气浮陀螺、磁悬浮陀螺等。液浮陀螺简单可靠,但寿命低;动压气浮陀螺在液 浮陀螺基础上对马达进行改进,采用了动压气浮轴承,提高了陀螺寿命,与之配合的陀螺线 路需要专门的马达控制电路;磁悬浮陀螺在动压气浮陀螺基础上采用磁悬浮技术,提高陀 螺测量精度,与之配合的陀螺线路需要专门的磁悬浮控制电路。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陀螺线路盒的通道数量以及供电电压存在不确定性,导致 陀螺线路盒产品种类繁多,难以定型批量生产,且有很大的应用局限性,陀螺线路技术状态 多,产品可靠性难以控制,制约产品质量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 盒,将陀螺线路盒设计为模块化结构,每个线路盒模块安装一个通道陀螺线路,多个模块连 接在一起组成整机。同时本技术进一步将陀螺线路模块化,即按照功能将陀螺线路划 分为二次电源模块、接口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根据输入电压、陀螺类型等将相应模块组合 在一起形成完整陀螺线路。通过上述两个层面的模块化设计,减少技术状态,提高了可靠 性,并有利于产品批量化生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包括左盖板、单层线路框架、8个螺钉、右盖板、电源模块、 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接口模块上均有一个外连接器和一个内连接器;所 述控制模块上有一个外连接器和两个内连接器;单层线路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在单层线路框架的顶面上留有三个安装外连接 器的孔,在单层线路框架的两个侧面上有加强筋,单层线路框架的底面两侧靠近加强筋的 位置有固定孔;在单层线路框架的四个面上有8个安装螺钉用的通孔,在每一个面上均有 三个通孔;将多个单层线路框架靠紧在一起,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夹有金属薄板,通过 8个螺钉依次将右盖板、多个单层线路框架和左盖板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内部均固定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电源模块和 控制模块之间有金属隔板,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内连接器连接;控制模块和接口 模块之间也有金属隔板且通过内连接器连接,每个模块顶端均有外连接器,所述金属隔板 的两端固定在单层线路框架上;将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使用螺钉 与单层线路框架固定连接,使得每一个模块上的外连接器从单层线路框架顶面上的孔中探 出,电源模块通过外连接器连接供电电源;控制模块通过外连接器连接陀螺仪;接口模块 通过外连接器连接计算机。所述左盖板、单层线路框架和右盖板均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任意通道数量的陀螺线路盒,且因为本 技术线路盒结构为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均与安装面独立固定连接,且多个单层线路盒 之间均为左右侧面接触并非上下层叠的方式,因此导致本技术线路盒的整机机械性能 和热学性能基本不受通道数量影响。(2)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均有金属薄板隔离,相邻模块之间均由金属隔板相 互隔离,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得线路盒电磁兼容性好。(3)当本技术陀螺线路盒需要连接不同类型的陀螺仪的时候,仅仅需要根据 所要连接的陀螺仪的特性,更换相应的模块即可,通用性和兼容性强,提高了可靠性,有利 于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线路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层线路框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包括左盖板1、多个单层线路框架2、8 个螺钉3、右盖板4、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 ;所述电源模块5和接口模块7上 均有一个外连接器8和一个内连接器9 ;所述控制模块6上有一个外连接器8和两个内连 接器9 ;左盖板1、单层线路框架2和右盖板4均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单层线路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由四个窄面组成,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顶面上 留有三个安装外连接器8的孔,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两个侧面上有加强筋,单层线路框架2 的底面两侧靠近加强筋的位置有固定孔;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四个面上有8个安装螺钉3 用的通孔,在每一个面上均有三个通孔;将多个单层线路框架2靠紧在一起,每两个单层线 路框架2之间夹有金属薄板,通过8个螺钉3依次将右盖板4、多个单层线路框架2和左盖 板1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即兼容型陀螺线路盒的外部整体;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2内部均固定有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 ;电源 模块5和控制模块6之间有金属隔板,用以保证电磁兼容性,电源模块5和控制模块6之间 通过内连接器9连接;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之间也有金属隔板且通过内连接器9连接, 每个模块顶端均有外连接器4,所述金属隔板的两端固定在单层线路框架2上;将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使用螺钉与单层线路框架2固定连接,使得每一 个模块上的外连接器4从单层线路框架2顶面上的孔中探出,电源模块5通过外连接器4 连接供电电源,用以给线路盒和陀螺仪供电;控制模块6通过外连接器4连接陀螺仪,实现 惯性空间角速度测量,并且将测量结果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计算机以进行下一步处理;接 口模块7通过外连接器4连接计算机。本技术给出了三种模块装在同一个单层线路框 架中的情况,根据实际需求的变化,可以进行适应性修改,改变单层线路框架中放置功能模 块的数量或者位置等等,当本技术线路盒需要连接不同类型的陀螺仪的时候,根据陀 螺仪自身性质的不同,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保证本线路盒的通用性和兼容 性,且这样种方式简单、可靠。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控制一个陀螺仪,可以根据需要无限扩 展框架的数量,并且,本技术中单层线路框架的安装固定方式为利用其底面上的安装 孔将整个框架固定于安装面上,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的接触面均与整体线路盒的安装 面垂直,这样保证多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是左右并排关系,而非上下层叠放置,这样就有效 的保证了整个线路盒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电源模块5可以采用现有电源模块产品,也可以设计为专用电源;控制模块6和接 口模块7的设计可参考“力反馈陀螺解调线路设计”(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5年NO. 3)以 及“固体弹道导弹系列丛书-液浮惯性器件”(宇航出版社,1994年)。本技术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盖板(1)、单层线路框架0)、8个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盖板(1)、单层线路框架(2)、8个螺钉(3)、右盖板(4)、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所述电源模块(5)和接口模块(7)上均有一个外连接器(8)和一个内连接器(9);所述控制模块(6)上有一个外连接器(8)和两个内连接器(9);单层线路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顶面上留有三个安装外连接器(8)的孔,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两个侧面上有加强筋,单层线路框架(2)的底面两侧靠近加强筋的位置有固定孔;在单层线路框架(2)的四个面上有8个安装螺钉(3)用的通孔,在每一个面上均有三个通孔;将多个单层线路框架(2)靠紧在一起,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2)之间夹有金属薄板,通过8个螺钉(3)依次将右盖板(4)、多个单层线路框架(2)和左盖板(1)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2)内部均固定有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电源模块(5)和控制模块(6)之间有金属隔板,电源模块(5)和控制模块(6)之间通过内连接器(9)连接;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之间也有金属隔板且通过内连接器(9)连接,每个模块顶端均有外连接器(4),所述金属隔板的两端固定在单层线路框架(2)上;将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和接口模块(7)使用螺钉与单层线路框架(2)固定连接,使得每一个模块上的外连接器(4)从单层线路框架(2)顶面上的孔中探出,电源模块(5)通过外连接器(4)连接供电电源;控制模块(6)通过外连接器(4)连接陀螺仪;接口模块(7)通过外连接器(4)连接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官营武志忠李海滨王冲李勇陈小娟孙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