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坚明专利>正文

多用途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772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LED灯具,所述灯具主体内设有供电单元、第一LED、第二LED、发光管及反光杯,所述发光管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侧部并平行于所述灯具主体的主轴,所述反光杯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LED设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所述第二LED设于所述反光杯底部,所述第一LED和第二LED分别电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灯具主体的端部和侧部分别设置发光管和反光杯,使得灯具兼备了大面积照明和远距离集中照明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用途LED灯具。
技术介绍
照明装置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的灯具多种多样,如固定安装在室内屋 顶的大功率照明灯,放置在桌面的用于看书的台灯,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手电筒等。LED作 为新的照明光源,由于拥有环保、节能、长寿命等多种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上述 各种灯具中,例如LED手电筒、LED台灯、LED应急灯等。然而,上述每一种灯具仅对应一种使用场合,也使得现有灯具的功能过于单一,如 前所述的台灯只能用于桌面,而无法随身携带。正是由于单一功能的LED灯具应用范围狭 窄,在使用时很不方便,使得用户需要购置多款产品,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局限了产品的市 场推广。目前市场上也有少部分LED灯具组合了多种功能,但普遍太笨重,失去了某些场合 使用时所需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灯具用途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多 用途LED灯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用途LED灯具,所述灯 具主体内设有供电单元、第一 LED、第二 LED、发光管及反光杯,所述发光管嵌入所述灯具主 体的侧部并平行于所述灯具主体的主轴,所述反光杯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 LED设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所述第二 LED设于所述反光杯底部,所述第一 LED和第二 LED 分别电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还包括灯架,所述灯架及灯具主体上设 有相配合的固定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灯具主体内设有朝向发光管的反光 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灯具主体的侧面设有截面为弧形的 第一安装座,所述反光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发光管通过管座安装到第一安装 座内。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第一 LED通过LED支架固定在所述 发光管的端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灯架和灯具主体上的固定结构包 括设于灯架上的爪式卡扣以及设于所述灯具主体上对应位置的凹槽,其中所述爪式卡扣 上设有凸骨。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还包括底座和定形软管,所述底座通过 定形软管与灯架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底座为夹式且在底部设有防滑泡 棉。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挂墙孔。在本技术所述的多用途LED灯具中,所述灯具主体还包括圆柱形外壳,所述 圆柱形外壳上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第一 LED和第二 LED的开关。实施本技术的多用途LED灯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灯具主体的端部和 侧部分别设置发光管和反光杯,使得灯具兼备了大面积照明和远距离集中照明功能。此外, 本技术通过设置灯架,使得灯具主体可方便地和底座分离和组合,从而增加了灯具的 功能和用途,也增强了使用的方便性,可作为台灯日常照明,作为轻便的电筒使用或作为便 携式的应急照明。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多用途LED灯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LED灯具分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LED灯具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发光管和反光杯分别对LED的光线进行散光和聚光,从而实现了 大面积照明和远距离集中照明。如图1-3所示,是本技术的多用途LED灯具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灯具包括灯 具主体10、灯架20、定形软管30以及底座40,其中灯具主体10通过卡扣固定在灯架10上, 灯架20通过定形软管30与底座40连接。底座40的底部可设置防滑泡棉,从而该底座40可直接放置于水平面上,并且可通 过调节定形软管30来调节灯架20及灯具主体的位置。此时,该灯具可作为台灯使用。此 外,还可将底座40设计为夹式,从而可将其夹在床头等处,作为床头灯使用。另外,还可在 底座40上设置挂墙孔,使该底座40可悬挂于垂直的墙面,从而将该灯具作为壁灯使用。在灯架20和灯具主体1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灯 架20上的爪式卡扣201以及设于灯具主体10上的凹槽(与爪式卡扣201的位置对应,图 中未示出)。为增强稳定性,可在每一爪式卡扣201上设置一个凸骨20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灯具主体10内设有供电单元、第一 LED 103、第二 LED 106、发光管101及反光杯107,其中发光管101嵌入灯具主体10的侧部并平行于该灯具主 体10的主轴,反光杯107嵌入灯具主体10的一端,第一 LED 103设于发光管101的两端, 第二 LED 106设于反光杯107的底部,第一 LED 101和第二 LED 106分别电连接到供电单 元,从而由供电单元供电发光。当第一 LED 102开启、第二 LED 106关闭时,该灯具可作为 大面积照明使用(例如台灯、壁灯或床头灯等);当第一 LED 102关闭、第二 LED 106开始 时,该灯具可作为手电筒使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灯具主体10具有圆柱形的外壳(由面壳110和底壳120拼合 而成),在外壳的侧面设有截面为弧形的第一安装座,在第一安装座内固定有弧形的反光片104,该反光片104的反光面朝外。发光管101由导光塑料制成,其通过两端的管座105安 装于第一安装座内,两个第一 LED 103分别通过一个LED支架102安装在发光管101的两 端开口处。第一 LED 103发出的光线通过发光管101扩散后向四周照射,从而使灯具主体 10可作为大面积照明。特别地,在第一安装座外可设置一个透明盖板,从而使灯具主体便于携带。反光杯107以开口向外的方式安装在灯具主体10的圆柱形外壳端部,且外部设有 一个透明镜108。第二 LED 106安装于反光杯107的底部,从而第二 LED 106发出的光线通 过反光杯107聚焦后作为远距离集中照明。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包括位于灯具主体10的底壳120内的电路板109 (电路 板组件109上可设置直流电源插座作为外接电源接口)以及电池122,其中在灯具主体10 的底壳120上可设置电池门121,从而方便更换电池122。在灯具主体10的圆柱形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第一 LED 103和第二 LED 106的开关130,该开关130连接到电路板组件109且其上设有制盖131,从而与灯具主 体10的外壳一致。当然,在实际使用中,灯具主体10可脱离灯架20及底座40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 结构的灯架和/或底座配合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 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一种多用途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主体内设有供电单元、第一LED、第二LED、发光管及反光杯,所述发光管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侧部并平行于所述灯具主体的主轴,所述反光杯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LED设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所述第二LED设于所述反光杯底部,所述第一LED和第二LED分别电连接到所述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主体内设有供电单元、第一LED、第二LED、发光管及反光杯,所述发光管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侧部并平行于所述灯具主体的主轴,所述反光杯嵌入所述灯具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LED设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所述第二LED设于所述反光杯底部,所述第一LED和第二LED分别电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坚明
申请(专利权)人:杜坚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